我爸爸在利津賣水煎包

前段時間,一篇小學生的作文《我爸爸在利津賣水煎包的》火遍東營的朋友圈。文章寫道:“我爸爸在利津賣水煎包的,由於利津水煎包很有名,不少地方的水煎包也冒充利津水煎包蘿蔔,現在冒充利津水煎包的越來越多,導致我爸爸做的的正宗利津水煎包被埋沒,我非常擔心爸爸的水煎包不好賣……我要在這裡呼籲看到此文的叔叔阿姨們大家都買我爸爸的水煎包,他的水煎包外焦裡嫩,吃後賽神仙,越吃越愛吃,看見就眼饞。”


我爸爸在利津賣水煎包

我們在感嘆這個小學生思維邏輯如此強大的同時,不僅也對利津的煎包產生濃厚的興趣。


利津水煎包傳奇

利津水煎包始於清代,揚名於民國年間,迄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民國初期,在濱、蒲、利、海、陽、沾各縣,提起地方名吃,人們總是說:“蒲檯面(條)、濱縣名吃鍋子餅、利津水煎包最有名”。


我爸爸在利津賣水煎包

民國5年(1916年),位於利津城西街庠門首路南的劉明遠、劉鳳崗父子的“茂盛館”開張,頗有經營頭腦的劉明遠請來了鹽窩鎮尚樂安來縣城合作經營水煎包,不用說,這生意一開張就頗有人緣。

茂盛館門前正對文廟“萬世宗師”木牌坊,周圍酒肆茶館店堂林立,車、轎來往絡繹不絕。逢集日,廟會更是人山人海,因此這一帶也叫“金盆子”。 劉明遠、劉鳳崗父子與尚樂安在這“金盆子”聯營幾年,後來尚樂安年老回鄉,時劉鳳崗已18歲,聰明好學的他已掌握了水煎包整個工藝流程。

這一晃就是30年。小小茂盛館在兵荒馬亂、民不聊生中苦苦掙扎,艱難生存,經營僅能餬口。從軍閥混戰到日寇入侵,期間曾幾度關門,但為了養活一大家子,劉鳳崗停停做做,捨不得丟掉這一謀生的手藝。他也沒忘記對傳統水煎包工藝進行改良。

上個世紀20年代初,劉鳳崗試著用發酵的麵粉做包子皮,竟然一試成功,不僅包子體型增大,而且口感鬆軟、麥香濃郁。接著他又對面的發酵進行改良,由酵母發酵改成“老面”發酵法,老面接新面,既快又省事。但這個“省事”中也有奧妙,劉鳳崗總是用刀隨意地在醒好的麵糰上深深一劃。如果裡面孔小細密勻,這面發的就恰到好處,出鍋的包子形體飽滿,而且特別適合老人、小孩的口味。

一次偶然機會,他又發明了“打面水”這一關鍵技術。原始的做法是,包子入鍋後,用清水澆注烹煮,出鍋的包子瘦小且不相連。一天他不小心用了加了麵粉的水澆到鍋裡,待起鍋是,鉻渣連成一片,因澆入面水而形成的油麵翅透明薄脆,桔紅中帶著金黃,而且包子的個頭明顯大了許多。


我爸爸在利津賣水煎包

上世紀40年代,茂盛館劉鳳崗的水煎包漸漸形成了自己的風味。劉鳳崗“打包子”打出了名堂,鋪子前排隊買包子的景象,成為利津城庠門首前的一道亮麗風景,村街里巷便流傳“劉鳳崗,開了張,別處的包子不吃香”的民謠。大凡進城的人,吃不到劉鳳崗的水煎包那將是說不出的遺憾。


我爸爸在利津賣水煎包

如今,黃河口上至星級酒店,下至路邊飯館,多為利津水煎包為主打麵食,而專營水煎包的飯館則無處不在,常冠以利津正宗為榮。

但讓人遺憾的是,黃河口利津水煎包卻一直走不出黃河三角州,它那獨特的工藝,近乎苛刻的烹製要求是其主要原因。

水煎包的吃法也與眾不同。要想全品味到利津水煎包的特點,務必在出鍋後立即品嚐。肉的濃郁、菜的清香、麵皮的麥香,全在這一剎那奪口而出。你想等會吃,油麵翅疲軟,那味道與剛出鍋時又差了很多。要想真正品味到這一名吃,還是到東營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