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写出零分作文也能被录取 其二 阎济美

公元774年冬,阎济美第三次参加科考,十一月下旬,考试杂文,十二月三日放榜天津桥。阎济美榜上有名,可以继续参加接下来的考试。第二天,考场就设在天津桥,考试帖经(帖,书字;经,五经)。主考官正式阎济美前两次参加科考的主考官张渭,一见面真有点如见故人的感觉。

阎济美看过考试题目后对考官说:"我早先只重视读书,没有注意学习写字,恐怕不及格。"(都第三次参加考试了,大哥)考官说:“不明了考试规矩,可以用诗赋来代替。”听到这话,阎济美觉得可以一试,又快步走到前面说:"考官大人既然指明了出路,请出题目。"考官即出题目为《天津桥望洛城残雪》。

在唐朝写出零分作文也能被录取 其二 阎济美

阎济美心想成不成就在此一举了,一定要写好啊,于是绞尽脑汁开始素肠挂肚的苦思冥想。这一番思考却不知过去了几时几刻,已经有考生开始陆续离场了。阎济美心里一惊才发现天色不早,而且寒凉沁骨,原来在他极力思考之时竟然全身出汗,现在汗水贴在身上整个人都冻僵了,强打精神在考卷上写下几句诗来:

新霁洛城端,千家积雪寒。

未收清禁色,偏向上阳残。

在唐朝写出零分作文也能被录取 其二 阎济美

才写完这几句,整个考场就他一个人了,太阳也要下山了。主考官张渭也坐不住了,就走过来催促他赶快交卷。阎济美只得将考卷递给考官说:“天气太寒冷了,我都写不成字了,大人你看看吧。"主考官看了阎济美的诗虽然没有写完,但是韵律意境都还不错,非常赞赏。由此阎济美经过三次考试登进士第。

你以为只二十个字就能让主考官录取,才不是这么简单。话说回这阎济美第二次落第,当时的阎济美年龄已长经过两次落第不免有些灰心,在准备回乡的时候想起主考官张渭,来向他辞行,各尽礼仪之后,阎济美赠上一首六韵诗:

謇谔王臣直,文明雅量全。

望鈙金自跃,应物镜何偏。

南国幽沈尽,东堂礼乐宣。

转今游异士,更昔至公年。

芳树欢新景,青云泣暮天。

唯愁凤池拜,孤贱更谁怜。

说自己文明雅量,堪做人臣。是一块金子,却不被镜子照到。在家乡碧水青山中,能进行礼乐之事。到如今功业不成,马上到了你的年龄。绿树焕新颜,游云却向晚天流泪。我屡试不第,谁人怜惜?

张渭读了他的诗,深深叹息自己的失误,为他的才华惋惜,便说:"你送来的这首六韵诗,肯定会有用处。你放心地走吧,不用担心将来的事情。"转眼又是一年科考,这才有了阎济美没写完诗也被录取的故事。

阎济美在之后的仕宦生涯中,为国为民,尽其所能展现出忠厚品质,有长者之誉,得到同僚和百姓的爱戴,一直活到九十多岁无疾而终。

延伸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