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謀|保九鼎,退秦兵,千秋留史

開篇

“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兵;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此話的出處就在《戰國策》開首的此篇。

伐謀|保九鼎,退秦兵,千秋留史

故事背景

今日故事講的就是顏率以舌退雄兵之事。在開始之前先來介紹一下九鼎。九鼎是周武王滅商時所造,九鼎是九個鼎,象徵著九州(現在的省),分別是揚州,荊州,梁州,徐州,豫州,雍州,青州,兗州,冀州。是夏禹鑄造,流傳之周天子,是夏,商,週三代的傳家寶。

秦國興師想得到九鼎,周君就著急了,問顏率,顏率是周朝的一名謀士,顏率就答:“老闆別擔心,我去找東邊的齊老闆借兵。”

伐謀|保九鼎,退秦兵,千秋留史

到了齊國,就跟齊老闆說:“秦國要來拉我的九鼎,給他我還不如給您呢!”齊老闆就高興了,發兵5萬,秦國只能罷兵。

齊王要鼎

秦朝退了兵,齊國派人來周朝來問鼎的事,

顏率:“老闆不要擔心,我的鍋,我會自己擦乾淨的”,到了齊國,“我周朝豈是說話不算數的人?答應給你,就給你,不過齊老闆想從哪運走這批文物啊?”

齊王:“考慮在梁國運回來”。

顏率:“那不行啊,那個梁國樑老闆早就想弄到我的鼎了,從那走就要不出來了”

伐謀|保九鼎,退秦兵,千秋留史

齊王:“那我從楚國運回來呢?”

顏率:“楚國也圖我的鼎很久了,從那走也很危險,必被他奪去”

齊王:“那你說,我該從哪運回來呢?”

顏率:“我老闆也很擔心這個事,也想不出什麼辦法!這個鼎,象徵著九州,周武王當時為了拉這個鼎,動用了9萬人之多,一個鼎9萬,9個鼎就是八十一萬人,齊王,您就是有這個實力,你這八十一萬人呢,開銷可不小啊”

齊王:“你們是不是不想給?”

顏率:“別大王,沒這個意思,您想好了怎麼搞運輸,從哪個地方過,咱就辦”

伐謀|保九鼎,退秦兵,千秋留史

評析

顏率不戰而屈人之兵,上謀要伐謀伐交,而不是動不動就幹仗。戰國時期各方割據,這樣精彩的故事還有很多。

我們來看看顏率的思維迴路,遇到問題,第一時間沒有放棄,曲線救國,沒有抱怨,周朝天子無能,連自己的傳家寶貝都保護不了,如果你只是抱怨周老闆沒實力,遇到問題就不會想到其他辦法進行解決了。

所以,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坐吃等死,敲鼓打鐘,不想辦法解決實際問題,自己也進步不了,問題也得不到解決。顏率提前進行了謀劃,自己的許下的承諾,如何化解。只強調運輸比較沒有合理方案,而避開齊老闆的給與不給的主要矛盾。

伐謀|保九鼎,退秦兵,千秋留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