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谋|保九鼎,退秦兵,千秋留史

开篇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此话的出处就在《战国策》开首的此篇。

伐谋|保九鼎,退秦兵,千秋留史

故事背景

今日故事讲的就是颜率以舌退雄兵之事。在开始之前先来介绍一下九鼎。九鼎是周武王灭商时所造,九鼎是九个鼎,象征着九州(现在的省),分别是扬州,荆州,梁州,徐州,豫州,雍州,青州,兖州,冀州。是夏禹铸造,流传之周天子,是夏,商,周三代的传家宝。

秦国兴师想得到九鼎,周君就着急了,问颜率,颜率是周朝的一名谋士,颜率就答:“老板别担心,我去找东边的齐老板借兵。”

伐谋|保九鼎,退秦兵,千秋留史

到了齐国,就跟齐老板说:“秦国要来拉我的九鼎,给他我还不如给您呢!”齐老板就高兴了,发兵5万,秦国只能罢兵。

齐王要鼎

秦朝退了兵,齐国派人来周朝来问鼎的事,

颜率:“老板不要担心,我的锅,我会自己擦干净的”,到了齐国,“我周朝岂是说话不算数的人?答应给你,就给你,不过齐老板想从哪运走这批文物啊?”

齐王:“考虑在梁国运回来”。

颜率:“那不行啊,那个梁国梁老板早就想弄到我的鼎了,从那走就要不出来了”

伐谋|保九鼎,退秦兵,千秋留史

齐王:“那我从楚国运回来呢?”

颜率:“楚国也图我的鼎很久了,从那走也很危险,必被他夺去”

齐王:“那你说,我该从哪运回来呢?”

颜率:“我老板也很担心这个事,也想不出什么办法!这个鼎,象征着九州,周武王当时为了拉这个鼎,动用了9万人之多,一个鼎9万,9个鼎就是八十一万人,齐王,您就是有这个实力,你这八十一万人呢,开销可不小啊”

齐王:“你们是不是不想给?”

颜率:“别大王,没这个意思,您想好了怎么搞运输,从哪个地方过,咱就办”

伐谋|保九鼎,退秦兵,千秋留史

评析

颜率不战而屈人之兵,上谋要伐谋伐交,而不是动不动就干仗。战国时期各方割据,这样精彩的故事还有很多。

我们来看看颜率的思维回路,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没有放弃,曲线救国,没有抱怨,周朝天子无能,连自己的传家宝贝都保护不了,如果你只是抱怨周老板没实力,遇到问题就不会想到其他办法进行解决了。

所以,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坐吃等死,敲鼓打钟,不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自己也进步不了,问题也得不到解决。颜率提前进行了谋划,自己的许下的承诺,如何化解。只强调运输比较没有合理方案,而避开齐老板的给与不给的主要矛盾。

伐谋|保九鼎,退秦兵,千秋留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