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并不神秘,可以是“国之大事”,也可以“诗和远方”

战略并不神秘,可以是“国之大事”,也可以“诗和远方”

说到战略,有人觉得高大上。有人觉得很严肃很神秘。其实,从学习研究的角度来看,战略可以很有趣。

战略并不神秘,可以是“国之大事”,也可以“诗和远方”

战略概念众说纷纭,没有标准答案。当年上战略学课时,导师第一句话就是让每个人给战略做一个定义,谁定义的有特色,给谁打高分。这太刺激了,于是,五花八门的战略概念被定义出来。当然,许多人还是把考研记过的战略概念做了一点字节式的修改,首先不能露怯啊。记得我写的是,战略是吃肉者思考的问题。当时导师就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你这是小计谋。但导师还是表扬了我,说研究战略得有个性意识。因为,国外研究战略学著作,每一个作者都对战略有自己的见解和定义,没有一个完全一样。我国关于战略概念相对比较一致,《军语》对战略有相对标准的定义。在学习研究战略学过程中,我的许多作业有表扬也有批判,但是,导师鼓励我,形成了我对战略概念的特有的认识。

战略并不神秘,可以是“国之大事”,也可以“诗和远方”

战略视角很重要。没有做不到只有看(想)不到。古代战争规模有限,战略战术不分。战略概念产生比较晚。古代把战略称之为“将道”,意思是将帅筹划指挥战争的艺术。有人常把战略与谋略混为一谈。其实,战略关于战争筹划,属于“国之大事”,涉及“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需要统帅,将士以及国民“上下同欲”才能达成。谋略属于计谋,只在一时一地一定条件下起作用。现在公认孙子兵法是最早关于战略理论的兵书。

但是,孙子兵法没有给战略定义概念,大家认为“庙算”“全胜”等属于战略范畴。18世纪普鲁士军事理论家比洛为战略定义了一个概念,“战略是关于大炮射程以外进行军事行动的科学,而战术是关于上述范围内进行军事行动的科学”。被誉为是现代战略概念的鼻祖。我也比较欣赏这个概念。比洛用了“大炮射程以外”的视角,打开了人们重新认识战争的脑洞。战略是关注人们视角以外的军事行动,蕴含了人类对视角的重视。事实上,当前关于战略的概念,每一个军事家政治家,或者学者,由于视角不一样,定义的概念不一样。这就是战略有意思的地方。我们常说寻找诗和远方,这就是视角的魅力。战略并不神秘。如果,你对战略有兴趣,你有独特视角,你也可以为战略概念下一个别致的定义。你就是战略学专家。

战略并不神秘,可以是“国之大事”,也可以“诗和远方”

战略解决全局性问题,什么是全局?战略着眼全局性问题,这一点没有争议。什么是全局?毛主席关于全局的论述比较通俗易懂,“只要有战争,就有战争全局。世界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国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个独立的游击区、一个大的独立的作战方面,也可以是战争的全局。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毛主席曾经说过,全局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需要静静想一想才能把握住。这句话很有意思。关于全局性的问题,的确需要在头脑里反复筹划,不能有私心。任何照顾局部利益的想法,都会把战略筹划带偏。把握全局有时候反而需要牺牲局部利益。这就是战略的魅力。越是有全局思维,越能达成战略目标,全局获得更大利益。反之,如果受到局部干扰,影响全局,不但达不成战略目标,最后可能全盘皆输。战略需要大信仰大目标大境界大格局。战略不是少数服从多数,有时候需要天才来把握。这就是战略的神秘所在。

战略并不神秘,可以是“国之大事”,也可以“诗和远方”

战略被誉为“六脉神剑”。当代关于战略的应用,不仅仅局限战争领域,已经渗透到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现在,企业家多用战略概念来表明企业发展规划。有人问我能否用一句话说清楚战略的意思。我说,战略越来越成熟,越来越透明。因为,时代变化越来越快,社会越来越复杂。我们认识和把握的全局也在快速发生变化。为了达成战略目标,必须让全体人员认识到战略路径,战略阶段,战略周期,战略利益等。只有越来越透明,才能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我们用企业发展战略来举例,阿里巴巴一直强化“使命、愿景、价值观“。这是阿里巴巴坚守“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战略观。

在9月10日,阿里巴巴成立20周年,又把战略用愿景阐述,被誉为“新六脉神剑”,表达了阿里人与世界相处的态度。“”六脉神剑“”就是六句话:——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因为信任,所以简单;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此时此刻,非我莫属;认真生活,快乐工作。阿里巴巴不仅把战略愿景让每一个阿里巴巴人清楚地去执行,也让全世界认识,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阿里巴巴。

一个企业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如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我们当前的战略目标,国人皆知,世人皆知。为了达成这个战略目标,我们只有努力奔跑,共同追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