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實施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2.0版,努力創建全國先行區、示範區

全面實施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2.0版,努力創建全國先行區、示範區

工作要點

浙江省工業轉型升級領導小組印發了《2020年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

主要目標

推動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在質量、效率、動力提升上取得新成效、開創新局面,不斷向集群化、數字化、服務化、品質化、綠色化發展,加快構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產業鏈和多元化、數字化的供應鏈,強化數字化營銷拓市場,打造傳統制造業競爭新優勢。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努力創建全國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先行區、示範區:

★ 力爭全年重點傳統制造業勞動生產率提高7%

★ 研發費用支出增長10%以上

★ 規上工業畝均增加值增長7%

★ 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左右

重要任務

一、深入推進集群化發展,加快推動重點行業先進製造業集群全覆蓋

1.打造一批先進製造業集群

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圍繞構建“415”先進製造業集群體系,支持綠色石化、數字安防、汽車製造、現代紡織、智能電氣等集群積極參加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競賽,力爭2—3個產業集群進入國家重點先進製造業集群培育名單,全力打造成為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在消費品製造、原材料製造、機械裝備製造等傳統優勢領域,培育發展一批主導產業鮮明、產業鏈協同能力強、安全綠色高效、輻射帶動能力較強的優勢製造業集群。堅持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生命健康和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創新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優化提升產業集群生產、配套和服務體系,推動有條件集群率先建設數字化集群。

2.創建一批高質量發展示範基地(園區)

深化國家和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建設,支持各地圍繞主導產業,聚焦傳統制造業優勢領域,按照集群發展思路完善產業鏈和創新鏈,加快向先進製造業集群轉型提升。全面整合提升各類開發園區和產業集聚區,通過要素集聚、機構精簡、職能優化,實施競爭性的差別化供給政策,打造高能級平臺。建立園區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標準和創建機制,遴選創建10個左右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基地(園區),推動優質資源要素向優勢區域、高能級平臺集中。

3.提升發展一批小微企業園

完善小微企業園佈局,優化小微企業發展空間,落實小微企業園建設管理有關政策舉措,推動小微企業加速入園集聚集約集群發展。開展小微企業園績效評價和星級評定工作,探索小微企業園綜合能源供應改革試點,降低園區運營成本,提升園區運營管理和服務能力。制定完善數字化小微企業園建設和評定標準細則,引導小微企業園結合實際建設數字化園區。

力爭全年建設提升小微企業園200個以上,創建數字化示範(試點)小微企業園50個以上

4.加快培育一批優質企業

發揮骨幹企業在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中的引領示範作用,大力實施“雄鷹行動”,在綠色石化、汽車製造、高端裝備、醫藥化工、輕工紡織等傳統制造業領域,加快培育一批在全球範圍內具有較強競爭力、影響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深化“雛鷹行動”,打造“雙創”升級版,培育“百行千企”專精特新“冠軍企業”。全年新增營業收入超千億製造業企業1—2家,新培育“雄鷹”企業30家,新增隱形冠軍企業50家,培育壯大一批獨角獸企業。深化“鳳凰行動”,支持企業加強國際國內併購重組、增強核心競爭力,全年上市公司併購重組涉及交易金額300億元以上。深化“小升規”、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工作,力爭傳統制造業新增“小升規”企業1000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00家,新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1000家

二、深入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推動規上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全覆蓋

5.加快工業互聯網建設

按照“一集群一平臺、一行業一平臺”培育目標,完善“1+N”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建設,推動紡織、服裝、化工、汽車零部件等一批優勢行業級、區域級、企業級平臺與“supET”平臺聯動發展、優勢互補,建設國際領先的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提升平臺服務能力。加快5G技術在製造業領域的應用,推進工業技術軟件化行動,加強傳統制造業領域工業APP的開發和試點應用。力爭全年新培育30家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累計開發集成3萬款以上工業APP,連接5000萬臺工業設備產品,服務10萬家以上工業企業。強化數據賦能,推進企業“高水平上雲,深層次用雲”,全年累計實現40萬家企業上雲發展

6.推進智能化技術改造

研究制定製造業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組織實施“四個百項”省級重點技術改造示範項目,樹立一批智能化改造診斷典型模式,強化工業機器人應用,

力爭傳統制造業全年新增應用工業機器人1萬臺以上。在傳統制造業領域開發應用數字化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培育工業數字化智能化服務商,推廣新型精益製造,建設智能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鼓勵和支持省內智能製造裝備和軟件企業牽頭制定智能製造標準,遴選省級智能製造領軍服務機構。面向先進製造業集群重點地區,試點建設省級智能製造示範區。全年創建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60家以上,培育建設“未來工廠”10家,重點工業企業裝備數控化率、工業設備聯網率分別達到60%和45%以上

7.推廣網絡化協同製造

支持建設以行業龍頭企業為中心的網絡化協同製造體系,提升研發設計、生產製造、運行維護及再製造各環節協同能力。鼓勵製造企業發展個性化定製和柔性化生產,深化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在製造業的集成應用,重點圍繞工藝流程優化、管理流程創新、智能供應鏈、輔助決策支持等環節,開展數據採集及建模分析,提升生產效率。支持深度學習算法、知識圖譜等人工智能在製造場景下的發展應用,推動實現生產過程優化、設備預測性維護、產品質量檢測、生產安全監控等。

力爭全年傳統制造業領域培育100家個性化定製示範企業,100家網絡化協同製造示範企業。

全面實施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2.0版,努力創建全國先行區、示範區

三、深入推進服務化發展,加快推動重點行業服務型製造新模式全覆蓋

8.實施工業設計賦能行動

引導傳統制造業企業加大創新設計在產品、系統、工藝流程和服務領域的應用,探索發展眾包設計、協同設計等新型模式。結合傳統制造行業集群發展特徵,推動工業設計基地、工業設計小鎮專業化發展,加快建設面向中小企業的生產性公共服務平臺,推動設計成果轉化和設計方案產業化。力爭全年省級特色工業設計基地設計服務收入增長10%以上

9.培育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

大力發展“製造+服務”新業態,提升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水平。鼓勵大型製造企業拓展服務路徑,向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延伸服務鏈條。支持製造業企業優化供應鏈管理,分行業推廣集中採購、供應鏈管理庫存(VMI)、精益供應鏈等模式。支持重點企業建設設備跟蹤系統和網絡服務平臺,開展遠程監測、故障診斷、遠程維修等在線支持服務。培育一批工業信息工程服務公司,支持企業由提供設備向提供系統總集成總承包服務、由提供產品向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轉變,實施全生命週期管理服務。

力爭全年培育省級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平臺)30家。

10.培育共享製造新模式

積極培育發展面向製造環節的分享經濟,鼓勵行業龍頭企業開放自身優質資源先行先試,與中小微企業共享通用工序設備、生產線設備、大型科研儀器設備設施和集成技術服務,推廣共享實驗室、共享實驗工廠等模式。圍繞紡織服裝、文體用品、汽車零部件等製造業優勢產業,分層次培育發展一批特色鮮明、具有競爭力的共享經濟示範標杆企業。依託開發園區產業集聚區,聚焦採購、研發、配送、售後等產業鏈前後端環節,建設提升一批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的共享經濟發展產業平臺。力爭全年培育20家左右參與共享製造網絡協同的標杆企業。

四、深入推進品質化發展,加快推動“品字標浙江製造”全國市場佔有率顯著提升

11.推進產品升級改造

圍繞紡織、食品、化工、醫藥等行業,支持企業開發應用先進製造工藝,組織開展產品品質提升行動,培育一批浙江製造精品。圍繞機械裝備、汽車、家用電器等行業,加強信息技術、數控技術、智能技術的融合應用,加快產品功能升級,提升產品智能化水平。重點支持紡織、化工、建材等行業的新材料替代應用,提高產品的壽命和可靠性。力爭全年新增200項浙江製造精品

12.提升“浙江製造”質量標準

推動質量革命,全面開展品質質量提升行動,完善政府質量獎勵制度,推動浙江製造成為高質量的代名詞。開展100個特色產業質量提升行動,切實增強優質產品的供給能力。實施“浙江製造”標準引領工程,加快紡織、服裝、皮革、傢俱等傳統優勢產業的標準研製,積極構建覆蓋主要產品與國際接軌的“浙江製造”先進標準體系。引導企業按照國際通行規則建立專利與標準結合機制,推動“浙江製造”認證國際互認,推動標準和認證走出去。力爭全年傳統制造業領域新制定“浙江製造”標準200項

13.推進“浙江製造”品牌建設

深化品牌大省建設,實施品牌競爭力提升工程,打響“品字標”區域公共品牌,引導企業對標國際先進水平,依託產業集群、特色產業基地和製造業特色小鎮,培育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品字標浙江製造”企業,打造一批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知名品牌。加強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推進知識產權聯盟對百億產值塊狀經濟實現全覆蓋。力爭全年新培育“品字標浙江製造”企業150家

全面實施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2.0版,努力創建全國先行區、示範區

五、深入推進綠色化發展,加快推動全域低效企業改造和“低散亂”企業出清

14.持續推進綠色化改造

推進實施綠色製造技術改造項目,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實施重點行業能耗與用水定額對標工作,繼續推進重點行業清潔化改造,實施700個VOCs治理項目。加快國家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建設,大力發展工業循環經濟。實施全域低效企業改造提升行動,全年改造提升畝均稅收低於1萬元的低效企業5000家。支持寧波市鄞州區開展工業土地全域治理試點工作,鼓勵基礎好、有條件的地區開展類似試點,積極探索方法舉措。對落後產能和“低散亂”企業(作坊)進行全面排摸,依法依規推動落後產能退出,力爭全年淘汰落後和嚴重過剩產能涉及企業1000家,整治“低散亂”企業(作坊)10000家,盤活存量建設用地10萬畝,騰出用能100萬噸標準煤

15.加快建設綠色製造體系

以開發綠色產品、建設綠色工廠、壯大綠色企業、發展綠色園區、打造綠色供應鏈為重點,推進綠色製造標準化工作,推動建立綠色製造體系。鼓勵各地開展綠色供應鏈建設與管理示範,實施綠色製造系統集成項目,通過設計、製造、供應鏈、園區管理等全流程推動完善綠色製造體系,打造工業綠色競爭新優勢。力爭全年新創建10家以上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園區

六、深入推進穩企業防風險,精準幫扶企業、保障重點行業產業鏈安全

16.加強穩企業防風險

科學研判、準確把握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的變化,統籌抓好醫療應急物資生產、供應保障和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深入推進降本減負,全面落實各項惠企助企政策,精準幫扶困難企業,提高企業自身治理能力,實施好減稅減費減租減息減支1500億行動。積極將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列入國家政策支持清單,爭取更多資金支持。加強政策儲備和執行跟蹤,及時根據形勢變化研究制定出臺新的政策,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深化企業重大風險防範和化解機制建設,開展產業鏈運行態勢監測預警,做好“一企一策”分類防控重點企業風險工作。

17.加強穩投資穩增長

謀劃實施“百項萬億”重大製造業項目、千億數字經濟項目和千億高端裝備項目,發揮好投資對經濟增長的穩定支撐作用。深化全球精準合作對接,辦好產業對接活動和平臺,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省市縣長工程為重點,推進實施100個左右引領性重大項目,帶動實施2000個左右重大產業項目,提升地方塊狀特色產業。充分發揮政府產業基金引導作用,強化部省合作,主動爭取、積極承擔國家項目。

18.推動產業鏈協作創新和佈局優化

全力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建立科技攻關與產業鏈安全專班,集中開展攻關,突破一批產業鏈短板和行業“卡脖子”重大關鍵技術。針對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短板與缺失環節,組織實施一批產業鏈協同創新項目、供應鏈保障項目,培育一批產業鏈主導企業和核心零部件企業,加大國產產品的推廣應用力度,有效防範化解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和關鍵核心技術斷裂等風險。進一步加大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佈局建設力度,推廣應用核心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增一批首臺套裝備、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軟件等的示範應用。

力爭傳統制造業領域新增15家以上省級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累計建設5家左右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打造10條以上特色優勢產業鏈,新認定省級首臺(套)產品200項。

19.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全球精準合作

加快培育自主可供、安全高效的產業鏈生態,推動供應鏈多元化和數字化發展,支持傳統制造業龍頭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積極開展國際併購,共建科創平臺,推動全球創新成果在省內孵化轉化和應用,優化產業鏈國際化佈局。加強“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強化重要資源、技術、產品多元化供應和互利合作,提升供應鏈節點安全。加強境內產業園與境外併購產業合作園、國際產業合作園的產業鏈合作,實現“走出去”和“引進來”相互促進,在開放合作中形成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的產業鏈。加強合作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協同建設一批產業合作“飛地”,加快建設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區域性完整產業鏈中心。全年實施一批重大產業合作項目,建設省級產業合作“飛地”30個以上。

20.加強制造業拓市場

深化“百網萬品”拓市場行動,推動傳統制造業企業全面實現營銷模式數字化提升,啟動實施浙江製造拓市場“春雷計劃”,推廣“互聯網+優質製造”模式,推動展會上網,舉辦“浙江出口商品網上交易會”,深化“電子商務進萬企”工程,支持傳統制造企業開展網絡銷售,鼓勵原始設計製造商開拓電商渠道,培育一批行業垂直電商平臺。深化杭州、寧波、義烏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制定實施溫州、紹興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方案。加快製造業產業集群跨境電商發展,實施專項激勵。爭取全年網絡零售增長10%以上,跨境網絡零售出口增長30%以上


全面實施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2.0版,努力創建全國先行區、示範區


全面實施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2.0版,努力創建全國先行區、示範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