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人熟悉的这些品牌,在三元区!有机械制造、食品……

工业兴则经济兴

三元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双轮驱动路子,重点培育稀土和新能源材料、氟硅材料、生物医药三大产业,加快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两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业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日益增强,新兴动能不断迸发,在新起点上谱写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创新引领

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

工业基地 活力新城 |三明人熟悉的这些品牌,在三元区!有机械制造、食品……

毅君机械生产车间里,工人在对大型挖掘机铸造件进行打磨

三元因工业崛起,机械制造产业历史悠久。“辉煌”牌连铸机、“鸣鹤”牌汽车缸套等国家、福建省“优质产品”和“著名商标”,老三明耳熟能详。

机械制造作为传统产业,如何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是三元工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命题之一。

3月25日,走进三明毅君机械铸造有限公司精加工生产线,工人们正在打磨大型挖掘机铸造件,车间地面干净整洁,生产过程听不到金属加工发出的刺耳声响。

“这些毛坯铸造件经过精加工后,可以直接组装使用,产品附加值提高了。”毅君铸造厂长黄志达介绍说,从粗加工到精车一刀,看似只增加了一个环节,背后是毅君铸造对技术创新孜孜不倦的追求。

黄志达1993年进入毅君铸造,从学徒到厂长,不仅见证了公司发展壮大,也在参与技术创新中收获人生。他说,毅君铸造先后与国内外院所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紧跟国际主流高端铸造技术发展步伐,公司铸造技术在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创新无止境。去年,公司建成大型工业NDT无损检测平台并投入使用,将福建省RT检测能力由现有厚度50厘米提升到300厘米,产品质量迈上新台阶,为满足客户对产品特殊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走自主创新路子,心无旁骛做主业,毅君铸造80%以上产品出口欧美市场,为德国西门子、瑞典山特维克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关键零部件提供配套,在国际铸造业舞台擦亮三明工业名片,年产值从不足千万元增长至近亿元。

毅君铸造是三元区机械制造产业通过持续创新,加快产品转型升级的生动注脚。三元区机械制造立足产业特点,有坚守有舍弃,稳步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改革,用科技创新活水浇灌传统产业之花,机械制造产业历经数十载,依旧活力四射、蓬勃向前。

走进三元区溪口汇华工业园,福建汇华集团东南汽车缸套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声隆隆。作为专业从事汽车缸套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高新制造企业,历经20多年风雨,汇华缸套拥有9项专利技术,气缸套销量排名全国缸套行业前五。

“全区共有机械制造规上企业54家,不仅具备机械全产业链服务优势,而且铸锻成型、机械加工、超精密加工、无损检测、工业零部件等产业走在全省前列。”三元区工信与商务局副局长赖朝辉说。

和机械制造产业一样,食品加工产业是三元区“3+2”产业布局中,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发力点。

三元区白蒙畲工业区四周青山环绕,沿着园区公路进入半山腰,眼前一排排厂房沿山势排列,这里就是名佑(福建)食品有限公司。

秉持“一头猪只选7%好肉做培根”理念,名佑食品注重低温西式肉制品技术研发创新,精心培育“名佑”牌培根主打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目前销售占全国市场份额20%左右,成为全国较大低温西式肉制品培根制造商,是培根国家标准、熏煮火腿国家标准制定单位。

培育品牌,做大做强企业。名佑食品以生产加工培根肉为主,先后引进香肠、果蔬加工、拌菜加工三条生产线,拥有“名佑”“阿发伯”“厦南味”等注册商标和品牌,50余种产品走进消费者的厨房、餐桌。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名佑食品承担了国家星火项目和福建省科技厅区域科技重大项目,先后研发30多种新产品,组合培根等新产品已获得国家多项发明专利证书。同时,公司不断延伸产业链,农林种植、生猪养殖、肉制品研发、深加工、冷藏运输、市场营销等业务持续拓展。

作为三元区食品加工产业龙头企业,名佑食品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发展路子,为全区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目前,三元区正按照产品多元化、品牌特色化思路,打造绿色食品产业体系,加快肉制品、笋制品等食品加工企业提质增效。

创新驱动,龙头引领,三元区传统产业“老树”开出“新枝”。去年,机械制造行业实现产值176.8亿元,比增11.5%;食品加工行业实现产值52.9亿元,比增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