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何時了,詞人皇帝李煜的悲情人生

閒來無聊,特別容易傷春悲秋,便想起了那一句“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也想起了那個多才多藝的男子,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詞人皇帝李煜的悲情人生

李煜,南唐後主,字重光,原名李從嘉,當了皇帝后才改名為李煜。李煜長得丰神俊朗,玉樹臨風,按現在的說法就是帥哥一枚,而且很有才華,文章出眾,在書法和繪畫方面造詣也很深,加上他為人和善,所以大家都很喜歡他。作為南唐君主李璟的小兒子,本來是輪不到李煜做皇帝的,無奈他的哥哥們都死的早,南唐的興衰大任就落在他的肩上。有人就要說了,看看別人登上皇位那是驚險萬分,不爭個你死我活的都不罷休,他倒好,輕輕鬆鬆就繼承了皇位,但是要知道,在五代十國戰爭頻發,政權更迭不斷的時代,李煜接手的就是一個爛攤子,在弱小的南唐當皇帝,隨時都會丟了身家性命,面對強大北宋的虎視眈眈,只能提心吊膽地稱臣納貢以求得安身。

李煜即位後,就下令減輕賦稅,放寬對百姓的處罰,同時鼓勵百姓進行農桑生產,不過這些措施並不能改變南唐已經不復風光的頹勢。

春花秋月何時了,詞人皇帝李煜的悲情人生

李煜不能算是一個稱職的皇帝,他非常熱衷佛事,於是廣建佛塔,而且僧人犯罪不會按照法律受到制裁,只要誦佛唸經就可以得到赦免,簡直荒唐。而此時的北宋如狼似虎,正對準南唐這塊肥肉。李煜真不是當皇帝的料,既不通軍事,又不能識人,因此在與北宋的對決中,屢戰屢敗。終於在公元974年,宋太祖趙匡胤派大軍攻滅南唐,李煜被押到汴京,開始了他屈辱的寄人籬下的生活。

此後,李煜創作了大量哀怨憂傷的詞,正是這些詞成就了他,讓他成為後人熟知的“千古詞帝”。公元978年,北宋太宗趙匡義派南唐舊臣徐鉉去看李煜,舊日君臣相見,便抱在一起痛哭,李煜更是嘆息地說:“當初錯殺了潘佑、李平,真是後悔呀”趙匡義知道後,對李煜更是猜疑。這年的七夕,李煜42歲生日的時候,作了新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下趙匡義十分震怒,覺得再也不能留著他的性命了,李煜一心念著故國,萬一哪天勾結那些亂臣賊子,密謀復國,那就不好了,還是趕緊把李煜這根刺撥掉才不會給自己添堵,於是賜毒藥殺害了他,一代詞人巨匠就這樣歸於黃土。

春花秋月何時了,詞人皇帝李煜的悲情人生

如果不是生在亂世,不是君王,該多好。只是沒有如果,亡國之君的命運早已註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