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珊溪水庫捕獲約70公斤重“魚王”,它將被……

今天,溫州珊溪水庫捕獲“魚王”,這條“螺螄青”重約70公斤、長約1.7米,魚齡超過20年。溫州市公用集團珊溪水源保護分公司(簡稱“珊溪水保分公司”)介紹,這是該水庫建成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個體魚類。

“魚王”將製作成標本

今天上午,珊溪水保分公司捕撈隊與往常一樣,運用定置張網的方式,捕獲鰱魚、鱅魚(溫州人俗稱“包頭魚”),想不到捕獲這條大魚,讓捕撈人員驚喜不已。據捕撈人員介紹,此前他們曾多次捕獲大魚,但它們都破網而出,逃回水中。

溫州珊溪水庫捕獲約70公斤重“魚王”,它將被……


珊溪水保分公司相關人員稱,為確保“魚王”身體不受損害,加上暫時沒有最佳的方法稱重,因此,“魚王”重量和年齡等暫時是估計的,其準確的數據將於明天揭曉。

有捕撈人員用“身體”比量了一下,“魚王”幾乎與他展開雙臂的長度差不多。

目前,“魚王”暫時放養網箱中,其生命特徵平穩,定於明天送有關單位制作魚標本。

溫州珊溪水庫捕獲約70公斤重“魚王”,它將被……


“這麼大的魚為何不放生呢?” 該分公司有關負責人解釋:螺螄青食量大,會影響到水生生態的平衡,將其製成標本有助於珊溪水庫水生生態系統研究,對完善水庫水生生物鏈,為維持水生物多樣性提供重要研究價值,為下一步科學增殖放流、成魚捕撈,提升生態保水實效提供參考數據。

去年重50公斤大魚出水

據悉,珊溪水保分公司曾於2019年7月18日,在珊溪水庫松坑流域捕獲一條螺螄青,是當時水庫內發現的最大的個體魚類,長1.58米、重50.1公斤,魚齡超過20年,這條魚已製作成標本。目前,他們已完成青魚、鱖魚、鯉魚等標本製作。

該分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公司將繼續豐富生物標本庫,開展水庫生物多樣性研究,探索建立保水漁業與水質關係模型,為生態保水服務。同時,適時開放展廳,科普水源保護知識,引導全民參與保護水庫生態環境的行動中計劃。

今年捕撈“包頭魚”17萬公斤

連續定期投放的鰱魚、鱅魚等屬於濾食性魚類,可通過大量吃食藻類保護水質。比如一尾鰱魚長一公斤肉,需要吃20公斤藻類。”該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說,珊溪水庫擔負著溫州500多萬人的飲水安全。去年珊溪水保分公司捕撈鰱魚、鱅魚共15萬公斤,計劃今年捕撈17.5萬公斤,讓市民有口福享受到有機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