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價值700萬房子被以千元賤賣!老年人需警惕“以房養老”騙局

針對老年人的“以防養老”騙局,可以稱得上“吃人不吐骨頭”。更可怕的是,這種騙局和之前上海被曝光的“套路貸”一樣,都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老人價值700萬房子被以千元賤賣!老年人需警惕“以房養老”騙局

日前,央視曝光了中安民生的“以房養老”騙局。許多老人參加了這家公司的“以房養老”項目,事後發現,他們的房子被抵押給各種小貸公司,有的老人揹負了300餘萬、年息高達24%的貸款。他們因此不斷被貸款公司威脅,逼他們趕緊賣房還貸。今年3月,受騙的老人們選擇報案,警方進行立案偵查,刑事拘留了88名犯罪嫌疑人。

據媒體報道,北京一些有房的老人們,被騙子忽悠,只要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借貸3個月,投資“以房養老”項目,每個月就能拿到5%的高額返利。

老人被忽悠到了所謂“公司”籤合同(其實是公證處),簽了將房產抵押的“借款合同”,老人剛得到所謂“借款”一兩百萬元,就轉給騙子去“理財”。 更糟糕的是,老人還簽下經公證的“委託書”,放棄自己的抗辯權。

老人價值700萬房子被以千元賤賣!老年人需警惕“以房養老”騙局

結果騙子作為“債權人”直接拿著經公證過的委託書,在他們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房子過戶了,低價“賣”給同夥;騙子同夥再以房東的身份,理直氣壯地把老人掃地出門。

2015年開始,北京市數十位老人陸續遭遇這樣的騙局,他們有的失去了自己的房產,有的背上了鉅額的債務。據北京老年維權服務工作站、北京市致誠律師事務所統計,僅由北京市西城區公安分局移送檢察院的案子就有30多起。

“以房養老”是依據擁有資源,利用住房壽命週期和老年住戶生存餘命的差異,對廣大老年人擁有的巨大房產資源,尤其是人們死亡後住房尚餘存的價值,通過一定的金融或非金融機制的融會以提前套現變現。實現價值上的流動,為老年人在其餘存生命期間,建立起一筆長期、持續、穩定乃至延續終生的現金流入。

老人價值700萬房子被以千元賤賣!老年人需警惕“以房養老”騙局

“以房養老”本來是為了保障老年人養老權益的一項政策,但是被有些不法公司和人員利用成為了一種新型騙局,導致一些老人房財兩空。據被騙的老人們講,他們之所以相信北京中安民生的這個以房養老項目,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安民生在各種宣傳中借用了國家的“以房養老”政策,打著民政部、全國老齡委、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等的名義,對他們實施了欺騙。

老人價值700萬房子被以千元賤賣!老年人需警惕“以房養老”騙局

現代社會騙術五花八門,新型騙術層出不窮,老年人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因而出現認知盲區和誤區容易上當受騙,是難免的事情。所以當老年人遭遇騙子精心構築的陷阱時,更需有人來提醒和幫助他們。加強老人的防騙意識教育宣傳刻不容緩,但僅僅依靠老年人提高自我防範意識顯然不夠。更應該加強政府部門的基層治理能力,加大相關的監督力度。

老人價值700萬房子被以千元賤賣!老年人需警惕“以房養老”騙局

另外相關業內人士提醒,國內經過中國銀保監會批准、實質性開展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業務的,目前只有幸福人壽保險公司一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