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屬事業單位整合全面完成,機構數精簡41%,編制數精簡34%

浙江:省屬事業單位整合全面完成,機構數精簡41%,編制數精簡34%

據《浙江日報》4月26日消息,浙江省省屬事業單位清理規範整合工作已全面完成,實現機構職能編制規定製定全覆蓋。

浙江:省屬事業單位整合全面完成,機構數精簡41%,編制數精簡34%

這次清理規範整合中,加大機構撤併整合力度,並根據省委、省政府重大任務需要新設了4家機構。改革後,除高校、醫院外,省屬事業單位共設置353家,機構數精簡41%,編制數精簡34%,進一步規範了152家的規格、類別、職數。

報道中,浙江省委編辦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次改革撤併了7名及以下編制的“小散弱”單位,對職能弱化、職能交叉、重複相近的事業單位按大保障、大服務方向進行了整合歸併。部門所屬事業單位較多的,重點進行精簡整合,實行綜合設置。

部門所屬事業單位較多的,重點進行精簡整合,實行綜合設置。如省自然資源廳按照系統聯動、陸海統籌、做大做強的思路綜合設置機構,所屬事業單位由21家精簡整合至10家;省水利廳將所屬事業單位從23家精簡至13家以後,形成了水資源保障、水生態保護、水災害防禦、水工程建管的全方位支撐。

浙江:省屬事業單位整合全面完成,機構數精簡41%,編制數精簡34%

而浙江省市縣事業單位清理規範整合工作計劃於5月底前完成,預計全省市縣精簡事業機構總數超過5000個,精簡比例達22%以上,精簡比例最大的杭州市達40%。


4月22日,中國機構編制網刊發的杭州市委編辦署名稿件介紹,按照中央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精神和浙江省統一部署,杭州市事業單位改革分三步走。一是去年上半年,該市結合機構改革實施了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還政於政”改革。二是去年下半年,該市全面推進了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市和區縣(市)兩級57家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方案批覆實施、高質量推進,相關經驗做法得到上級編辦的充分肯定。三是今年5月底前,該市全面完成公益類事業單位清理規範整合改革。

4月10日,杭州市事業單位改革工作會議暨市屬事業單位改革方案實施推進會、市屬事業單位改革政策業務培訓會的召開,標誌著市屬事業單位改革進入具體方案實施階段。按照改革方案,除學校、醫院外,市屬事業單位總數將精簡42.46%,並直接收回事業編制將達2300多名。到5月底,全面完成保留或整合後的市屬事業單位“三定”規定(或機構編制規定)制定印發、人員轉隸等各項改革任務。

寧波、溫州等地也公佈了市屬事業單位精簡比例。

據《寧波日報》消息,4月13日,全市事業單位清理規範整合工作推進會舉行。寧波市納入此次改革範圍的市屬事業單位共494家,通過清理規範整合將精簡170餘家,精簡比例超過35%;區縣(市)按照全市改革統一步調、統一尺度、統一規範要求同步推進。

溫州市委編辦介紹,溫州在制定方案上做到“三嚴”:一是嚴減機構。在落實省定限額管理基礎上,自我加壓,加大精簡比例,做到應減盡減,實際精簡比例達到

27%,比省規定限額多精減12.8%,並明確今後事業單位原則上按“撤一建一”從嚴控制。二是嚴收空編。制定收回編制具體口徑,共收回空編327名。“回籠”編制全部納入“溫州事業編制銀行”,統籌用於教育、衛生等急需配置的公共服務領域。三是嚴控職數。在用足用好改革政策基礎上,參照省屬事業單位領導職數配置標準,結合市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管理暫行辦法,嚴格按照事業單位承擔職責和任務需要,從嚴把關,共核減職數55名。

此前,遼寧省已於2018年5月全面啟動事業單位改革,歷時3個月時間,基本完成改革任務,共涉及各類事業單位(學校、醫院除外)2.8萬個、事業編制57萬名,實現了公益類大幅整合,行政類一律取消。

中國機構編制網近期刊發遼寧省委編辦署名文章稱,遼寧全面整合“小散弱”事業單位。將全省2.7萬

個公益性事業單位優化整合為2300個,精簡比例超過90%。其中,省級659個整合為65個,市級由4881個整合為512個,縣級由22062個整合為1723個。另外,收回事業單位空餘編制。組織各級對所有事業單位編制配置和使用情況進行“大起底”,將學校、醫院外的事業單位空編全部收回,共收回空編15萬餘名,佔原有編制總數的13%,有效控制了人員增長,減輕了財政負擔。

來源:浙江日報、寧波日報,中國機構編制網、澎湃新聞、浙江衛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