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和方洪波:一个要留下什么 一个想成为过客

出品 | 高工机器人

公众号ID | gaogongrobot

作者 | 廖文清



在跨界布局机器人上,格力和美的作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代表,选择了两条不同的路径,在这背后,掌舵人董明珠和方洪波的个人气质和抉择在某种程度上也促成了这一结果。


一个执着于改变世界,一个醉心于探索世界,一个要留下什么,一个想成为过客。

1954年,董明珠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普通人家,长到12岁的时候,这个在亲朋好友眼里性格温和,无论你说什么都回答“好”的姑娘却做了一件不符合人设的事情:执拗于学游泳。

当时,董明珠已经长得比同龄的孩子要高,有一天课外活动,班里的辅导员老师找来三名游泳高手,让他们教小董明珠游泳。教了一会儿后,这三个游泳高手犯起了游瘾,他们直接给董明珠一根棍子,让她在浅水里杵着,说你自己玩会儿,我们游一圈再回来教你。

杵着杵着,董明珠就被水冲倒了,她吓得魂飞魄散,大声呼救,呛了几口水差点淹死,好在有人经过,跳下水把她拉了起来。经历了这么惊魂的事情,大家都觉得董明珠再也不会学游泳了,没想到,第二天她又去了:“我一定要学会游泳,如果我不会游泳,有一天同样还会被淹死。”

多年之后,董明珠回忆起这段经历还会笑着称,她那时候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态度去学游泳的。

12岁的董明珠可能不会想到,一年后,在安徽省某个偏僻的小村庄,有个同样执拗的小男孩出生了,并且在多年以后,会成为她的对手。

21岁从大学毕业之后,董明珠成为了一家化工研究所的普通职员,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子,日子平淡、岁月静好。

而此时,那个在安徽偏远山村出生的小男孩已经成为全村人的骄傲,他连续跳级,16岁就进入了华东师范大学,开启了他五彩斑斓的大学生活,这个“天才少年”就是方洪波。

大学时期的方洪波就显示了独特的个性:一方面,他参加诗社,写优美的诗歌,还喜欢学历史;另一方面,他染黄头发,甚至舍得花两个月的生活费买一件西装。

平淡的日子过了不到十年,董明珠在30岁那年突然遭受了生活给她的致命一击:她的丈夫因病去世,留下她和两岁的孩子相依为命。

这件事情也成为了董明珠人生中的转折点。因为失去了家庭支柱,董明珠带着孩子,生活过得一贫如洗。

在董明珠艰难度日的同时,方洪波却过得很滋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湖北十堰东风汽车,这是响当当的国企,十足的“铁饭碗”。

到36岁的时候,董明珠意识到不得不改变了,她把8岁的儿子托付给了婆婆,辞去了公职,独自跑到珠海去找工作,成为了格力集团(当时名叫海利)的一名业务员。

就在董明珠加入格力集团后不久,隐藏在方洪波体内的不安分因子在他读到一篇名为《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的长篇通讯之后被唤醒,不甘于平淡的方洪波买了一张车票坐上了南下的车。

那一年,笑容明朗、意气风发的方洪波凭借着在大学时期积淀的文学素养,成为美的集团内刊《美的报》的编辑,一个新的世界向他打开。

“铁娘子”的奋斗史

被命运逼到了绝路的董明珠,骨子里不愿认输的特质被激发。

刚做业务员的时候,董明珠跟着老业务员第一次出差就中暑晕倒在旅馆里,腿也摔伤了,最后还是一瘸一拐地坚持谈完业务,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她学会了独自应对营销业务,并做成了300多万元的单。

董明珠后来在自传里这样描述那时的心情:“要养活孩子和自己,销售提成对我十分重要,所以,我必须勤力再勤力。”

半年后,董明珠被派往安徽,负责开拓安徽市场,那个时候董明珠接下了前业务员留下的一笔烂账,经历了死缠烂打加强势泼辣的追债之路,盯梢了40多天,成功将价值42万元的货物追回,从此一战成名。1992年,董明珠在安徽的销售额突破了1600万元,一个人的销量占了整个公司的八分之一。

1994年,格力内部却出现了一次严重危机,部分骨干业务员突然“集体辞职”,董明珠经受住了诱惑,坚持留在格力,被全票推选为公司经营部部长。

1996年,空调业凉夏血战,已升为销售经理的董明珠宁可让出市场也不降价,她带领23名营销业务员奋力迎战国内一些厂家成百上千人的营销队伍。她还宣布拿出1亿元利润的2%按销售额比例补贴给每个经销商,促使该年格力销售增长17% ,首次超过春兰。2001年,董明珠出任格力电器的总经理。

到2012年,格力已经实现1000亿的销售额,连续8年空调销量排名世界第一,也就是这一年,董明珠除了担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及总裁之外,还正式出任格力电器的母公司——格力集团的董事长。从此开启了权力高度集中的“董明珠时代”。

“浪漫诗人”的火速上位

方洪波最初在《美的报》任职的时候,每天约访、写稿、校对版面、跑印刷厂、送报,忙得不亦乐乎,偶尔写写诗,抒发抒发小情绪,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文艺男青年方洪波最单纯的日子。

都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方洪波显然是幸运的那一个。

在一次与美的创始人何享健出行的机会中,方洪波大谈关于美的现状的想法与建议,并且将自己所观察到的市场情况整理成册,这让何享健刮目相看。随后,方洪波便被任命为美的广告科科长。

受到贵人提拔的方洪波,从此开启了他开挂的上位之路,一路从广告科科长晋升到空调事业部总经理,最后成功接手美的,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

1995年,时任美的广告科科长的方洪波,策划了一场宣传方案:花了100万元请来了彼时的红星巩俐做美的代言人,还请来了张艺谋拍广告,“美的生活,美的享受”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语,这次成功的宣传不仅让美的名声大噪,而且还使美的销量快速提升。

然而,1997年,方洪波面临了一个重大考验,当时中国空调市场的份额速度上升得非常快,但美的业务陷入了谷底,业绩不仅没有上升,而且大肆下滑,顺德市政府更是把空调行业当成了当地的龙头企业,因为美的业务下降,所以有意让科龙并购美的。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何享健让方洪波亲自负责美的集团的销售业务。临危受命的方洪波在考察了顺德当地空调市场之后,在何享健的支持下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砍掉原来的销售团队,组建一个大学生销售团队,结果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到1998年的时候,方洪波成功扭转了销售困局,一年卖出了90万台,增长速度达到了200%,从此奠定了美的在空调行业中的地位。

2000年,方洪波升任美的空调事业部总经理,此后美的空调一直保持行业三甲之位。2011年,美的集团整体收入1400多亿元,其中制冷家电集团收入900多亿元,为集团贡献了超过六成收入。

2012年8月25日,美的集团正式宣布,70岁的创始人何享健“退位”,45岁的方洪波接棒美的集团董事长,并同时担任美的电器董事长和总裁。

一个要留下什么 一个想成为过客

如果说到格力,你一定会想到董明珠,但谈到美的,也许很多人都不会立刻将其与方洪波挂钩。

不知道是不是某种命定之意,方洪波接手美的那年也正是董明珠执掌格力之时,从此,这两个看似性格迥异的人成为了死对头,比起董明珠的高调和敢说,方洪波则显得谨言而克制。

如果说董明珠雷厉风行,就像一个拿着剑的女侠,横冲直撞,随处摆擂台一决高下;方洪波则低调沉稳,就像遁居山林的隐士,指点江山不在话下。

在很多人眼里,董明珠是一个好斗的人,她自己也说斗争使人快乐,她不仅跟别人斗,也跟自己斗,你永远不会知道,这个好斗的女总裁下一步会在哪个地方摆起她的“擂台”?

和自己斗的董明珠,做手机、造车、进军机器人领域,最近又说要投入10亿元研发医疗设备,各种任性的跨界,尽管面对无数非议,她依然我行我素。

说到她的好斗,不得不提到她跟雷军的“十亿赌约”。在2013年年度经济人物评选现场,雷军和董明珠“打赌”:如果5年之内,小米的营业额击败格力,董明珠输给雷军一块钱。董明珠则霸气回应,“一块钱有什么好赌的,要赌就赌十个亿”。

从那次之后,董小姐说话越来越大声,越来越无所顾忌,也越来越引人注目。然后,她宣布为格力代言,还把自己的照片,做成了格力手机的开机屏保。她像母豹子护崽一般呵护着格力,对一切试图对格力不利的人伸出了自己锋利的“爪子”。

其实,“铁娘子”也有柔情的时候。

2005年,董明珠的母亲去世了,但是因为公司事情很多,当时她没有陪在母亲身边,这件事情一直成为她心头的结,每每讲起,“铁娘子”也要落泪。

2011年,当时董明珠遇到很大的困难,格力电器面临着如何去走接下来的路的抉择,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别人斗还是放弃,这种折磨最终让董明珠病了,但是董明珠一直没有哭过。

某个夜里,董明珠做了一个梦:“我梦见了我的妈妈,我抱着她拼命地哭,拼命地叫,我当时记得我妈妈跟我说过一句话,她说你自己想好的事情就要坚定地去干。”醒来之后,董明珠觉得浑身轻松了起来。

“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你认为是对的,你就坚持下去,无论别人怎么看。”这句话几乎成为董明珠的人生信仰,成为她披荆斩棘的“利剑”。她在格力电器接近30年,从1990年到现在,没有休过年薪假,“别人说你是‘疯子’、‘傻瓜’,但是我很幸福。”

跟董明珠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不同的是,方洪波不忙的时候会去滑雪,当然,忙的时候他也顾及不上享受滑雪带来的乐趣。

方洪波的冷静和克制,在于他始终都很明确自己与世界,与他人的界限,他坚守着这条界限,宠辱不变,尽管后来手握重权(何享健退居二线后就几乎没有再插手美的事务),但他一直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也很清楚他对于美的的意义。

在2012年交班的大会上,方洪波只说了两句话:“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方洪波只是美的发展历史上的一个过客”。

他也曾自嘲是美的“保姆”,常说:“老板是天生的,是天才;而职业经理人只是严密的机器标准件,靠的是职业的素养和能力。”

“这种信任关系可能都在变化。如果哪个细节没有把握好,会顷刻间发生变化。它很脆弱,毕竟不是血缘关系,是雇佣关系。”方洪波曾经这样形容过他和何享健之间的信任关系。

美的大楼共有31层,方洪波的办公室在29层,其余的两层是留给何享健待客的地方,尽管他并不常来。

方洪波周围的人有时会叫他波哥,但是在工作时间外,方洪波几乎和同事、员工毫无交集,这也是他一贯的作风。

把自己当成“过客”的方洪波清醒地近乎悲情:他带着美的一路狂奔,生怕一停下来就落后,但一旦停下来,他也做好了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自觉。

每年的美的经营管理年会,是方洪波难得可以展示才气的时候,过去这几年,方洪波谈及最多的词就是“改革”,这也是他接手美的以来,一直在坚持做的事情。

2018年,方洪波为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个高管配备了三个90后逆向导师。他的初衷,就是让高管们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方洪波相信,作为企业家的核心要素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就是不断地去尝试,不断地去创新,不断地去冒险,不断地自我颠覆,永远地站在时代的前沿。

2017年,在汉诺威工博会上,方洪波系着“库卡色”领带出现在现场,首次回应收购库卡,面对记者提出的质疑,方洪波一如往常地淡定回应:时间会证明一切,看未来两年后、三年后、五年后。

方洪波的微博,鲜少关注美的系的其他人,刘同是其中一个,刘同在他的书《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中有一句话:“你不需要立刻被理解,也不用急着去妥协,时间能证明一切。”

职业经理人是一个很孤独的群体,太理智的职业经理人则更孤独。

方洪波曾经在《美的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从美的报开始,最好的时光》,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也许我们应该适应,时光亦或岁月只有漫长,其实没有永远”。

同样是职业经理人,董明珠和方洪波,无疑都是倔强的,但他们的倔强又有点不一样,被命运逼着往前走,不服输的董明珠还是那个喊着“即便淹死,也一定要学会游泳”的小姑娘,而“掌握核心技术”就是她抓在手里的“救生圈”,是她一直想要改变命运、甚至改变世界的筹码。

而追求改变,主动拥抱不确定性的方洪波还是那个挑着箱子棉被离开村口时觉得可以容纳全世界的少年,他出走,享受每一次挑战,站在时代的前沿呼唤变革,都不过是为了探寻内心的诗和远方。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布局机器人上,董明珠和方洪波会选择两条截然不同的路。

对于一路打拼的董明珠而言,握在手里的才是自己的,所以格力造机器人,造核心部件,格力忙于申请专利,这是董明珠心里认为的那个对的事情;方洪波要让美的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就必须快速地奔跑,整合优势资源就成为美的的选择。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