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那些遺失在華夏曆史中的逆天“黑科技”

雲紋銅禁--(通俗解釋:古代鐵板燒) 【所屬時期:周朝】

遺憾!那些遺失在華夏曆史中的逆天“黑科技”

吃這樣的銅板燒烤是不是很霸氣

在古代燒烤叫做"炙肉",成語 "殘羹冷炙" 中的"炙"就指冷掉的烤肉。

雲紋銅禁是一件青銅器,整體用失蠟法(熔模工藝)鑄就,工藝精湛複雜,令人歎為觀止。

雲紋銅禁中""字有禁戒飲酒之意。由於周朝人親眼目睹了商王朝的滅亡,他們認為夏、商兩代滅亡的原因之一在於嗜酒無度,因而將承放酒杯的案臺稱為"禁"。雲紋銅禁1978年出土於河南淅川縣下寺春秋楚墓,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再來瞧瞧下面後世演變而成的西漢皇家御用炙爐:

遺憾!那些遺失在華夏曆史中的逆天“黑科技”

西漢皇家炙爐已然沒有了霸氣的趕腳


越王勾踐劍 【所屬時期:春秋時期】

遺憾!那些遺失在華夏曆史中的逆天“黑科技”

勾踐劍--春秋晚期越國青銅器,屬於國家一級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於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中。因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鏽。經無損科學檢測,其主要合金成分為銅、錫、鉛、鐵、硫等。花紋處含硫高,因硫化銅可防鏽。劍通高55.7釐米,寬4.6釐米,柄長8.4釐米,重875克,極其鋒利。刻有"鉞王鳩淺,自乍用鐱"八字。此劍寒氣逼人、鋒利無比,歷經兩千四百餘年,仍然紋飾清晰精美,加之"物以人名",歷史文化價值很高,此劍被當世之人譽為"天下第一劍",堪稱我國國寶。越王勾踐劍最大奇特之處在於劍身鍍鉻,這是現代工業文明才有的技術。


木鵲--(通俗解釋:古代無人機) 【所屬時期:春秋戰國】

遺憾!那些遺失在華夏曆史中的逆天“黑科技”

木鵲

春秋末期,中國當時的思想家、科學家墨子就曾製造過木鳶。戰國時期,魯班用竹木也製造出了一隻木鵲,可以在空中連續飛翔三天而不落,算得上是最早的"無人機"了。魯班非常得意,便向墨子炫耀,墨子觀後不但沒誇讚,還說這項發明還不如做一個普通車軸有意義。

墨子認為:對人們有用的東西才能稱得上"巧",而這種無意義的東西只能稱之為"拙"。魯班聽後很慚愧,從此開始發明實用工具,而這木鵲製作技術便失傳了。在當時條件下,魯班就能做出如此精巧、複雜、飛翔三日不落的木鵲,真可謂"至巧",那不就是小型無人飛行器嗎?只可惜,現代人已然還原不出這樣的木質飛鳥了。


水晶杯 【所屬時期:戰國時期】

遺憾!那些遺失在華夏曆史中的逆天“黑科技”

除了價值不菲,時尚的外形讓人覺得它不應該屬於那個時代


戰國水晶杯的稀有之處在於它是由一整塊水晶(水晶硬度為摩氏7度)打磨而成,經過細緻的拋光處理,是中國早期水晶器皿中個頭最大的。

據專家推算,這個水晶杯是古代工匠在一整塊水晶石上一點點磨出來的,按當時生產水平需要花費幾十年時間。戰國水晶杯現藏於杭州博物館。


冰鑑--(通俗解釋:古代冰箱空調一體機) 【所屬時期:戰國時期】

遺憾!那些遺失在華夏曆史中的逆天“黑科技”

古代冰箱空調一體機,節能環保

古人是如何應付炎熱酷暑的,在沒有電的時代,是不是就沒有辦法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古代人的智慧著實不可小覷,他們發明了"冰箱",而且還有空調的功能,不過古代人不叫其冰箱,而叫它冰鑑

冰鑑分裡外兩層,外層放冰,內層就可以用來冰鎮果蔬和酒了。不僅如此冰鑑的蓋子上還多了幾個孔,這樣一來,除了可以做冰箱,還可以通過這幾個孔往外冒冷氣,變成冰箱空調一體機,冰箱與空調兩用。


青銅棘輪--(通俗解釋:戰國時期齒輪) 【所屬時期:戰國時期】

遺憾!那些遺失在華夏曆史中的逆天“黑科技”

這個齒輪是不是穿越過去的?

戰國時期的齒輪,是不是很驚訝,很開眼?!


秦軍弓弩--(通俗解釋:弓弩中的AK47) 【所屬時期:秦朝】

遺憾!那些遺失在華夏曆史中的逆天“黑科技”

秦能統一六國的軍事利器之一

2015年出土的一張完整的秦軍弓弩,製作十分精良,科學家在原有材質及製作工藝基礎上進行復制,發現秦軍弓弩射程竟然是蘇制AK47有效射程的兩倍,達到驚人的800多米

歷史上秦始皇能統一六國,當時秦軍的軍事力量由此弓弩可見一斑。


秦朝鑄劍術 【所屬時期:秦朝】

遺憾!那些遺失在華夏曆史中的逆天“黑科技”

這兩把青銅劍陳列於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歷經2000多年沒有腐朽,經過化驗分析其表面有一層10μm左右(一毫米等於一千微米)的鉻鹽氧化物防止腐朽,這個類似的技術直到20世紀才被德國人發明出來,而2000多年前的秦人就已經掌握了這樣的技術,至於如何做到的,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青銅牙刷 【所屬時期:秦朝】

遺憾!那些遺失在華夏曆史中的逆天“黑科技”

誰說古人不刷牙?

這個類似菸斗的東西,是秦朝的青銅牙刷。

筆者一直很好奇,古人是如何進行牙齒保護的,原來2000多年前的秦朝人已經在用牙刷了,而且材料用的還是青銅!


秦朝排水管 【所屬時期:秦朝】

遺憾!那些遺失在華夏曆史中的逆天“黑科技”

如果不陳列在博物館,是不是感覺是現代的建築材料?

秦朝的排水管道的水管樣式,有圓筒形,彎頭形,三通形,四通形等。這些管道,既有排水管道,也有給水、供水的管道,令人十分震驚。

在現代的管道建設中依然有所使用,好像今天的我們一直在模仿古人......


西漢紗衣--(通俗解釋:薄到可以放進火柴盒的紗衣) 【所屬時期:漢朝】

遺憾!那些遺失在華夏曆史中的逆天“黑科技”

古代紡織技術之高超我們今天簡直難以想象,特別是漢馬王堆那件紗衣最為聞名,這件紗衣長128釐米,袖長190釐米,僅重48克,還不到一兩,摺疊後甚至可以放入火柴盒中。可以說是清若煙霧、薄如蟬翼。它也是西漢紗織水平的代表作,更是楚漢文化的驕傲,目前這樣的紗織水平已經失傳。


地動儀--(通俗解釋:地震檢測儀) 【所屬時期:漢朝】

遺憾!那些遺失在華夏曆史中的逆天“黑科技”

地動儀是漢代科學家張衡的得意之作,地動儀是用來檢測地震的儀器,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

由於張衡的地動儀早已失傳,現在我們能看到的地動儀模型都是後人根據史籍復原的。歐洲直到1880年,才製成與此類似的儀器,比起張衡的發明晚了1700多年。


記裡鼓車--(通俗解釋:古代計程車) 【所屬時期:漢朝】

遺憾!那些遺失在華夏曆史中的逆天“黑科技”

記裡鼓車,又稱記裡車、大章車,中國古代用來記錄車輛行過距離的馬車。車有上下兩層,每層各有木製機械人,手執木槌,下層木人打鼓,車每行一里路,敲鼓一下,上層機械人敲打鈴鐺,車每行十里,敲打鈴鐺一次。

記裡鼓車在天子出巡的儀仗隊列中,排列第二,在指南車之後。不得不說,古人講排場不僅僅是一種虛表奢華,更有大智慧的加持。


王莽卡尺 【所屬時期:漢朝】

遺憾!那些遺失在華夏曆史中的逆天“黑科技”

王莽時期的卡尺跟現在用的看似沒有差別,做工精細,唯一不同的它是青銅質地。需要指出,王莽卡尺和遊標卡尺是兩種不同的東西,遊標卡尺的精髓是"遊標",而非"卡尺"這個外形。


諸葛連弩--(通俗解釋:冷兵器時代的機關槍) 【所屬時期:三國時期】

遺憾!那些遺失在華夏曆史中的逆天“黑科技”

諸葛亮連弩,又稱作元戎弩,一次能發射十支箭,火力很強,但是體積、重量偏大,單兵無法使用,主要用來防守城池和營塞。漢末魏朝大發明家馬鈞對其進行了改進,改成了一種五十矢連弩,使其體積、重量大大減輕,成為一種單兵武器。

這種機械連續發射的弩弓,可以說是冷兵器時代的機關槍了。


木牛流馬--(通俗解釋:不怕油價高的運輸工具) 【所屬時期:三國時期】

遺憾!那些遺失在華夏曆史中的逆天“黑科技”

三國蜀國丞相諸葛亮發明的運輸工具,分為木牛與流馬。史載建興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諸葛亮在北伐時所使用,其載重量為"一歲糧",大約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為"特行者數十里,群行三十里",為蜀國十萬大軍提供糧食。


麻沸散--(通俗解釋:古代麻藥) 【所屬時期:三國時期】

遺憾!那些遺失在華夏曆史中的逆天“黑科技”

麻沸散是華佗創制的用於外科手術的麻醉藥。《後漢書·華佗傳》載:"若疾髮結於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刳(kū,剖開)破腹背,抽割積聚(腫塊)。"

華佗所創麻沸散的處方後來失傳。


青囊書--(通俗解釋:外科手術醫書) 【所屬時期:三國時期】

遺憾!那些遺失在華夏曆史中的逆天“黑科技”

華佗擅長外科手術,後世譽為"外科聖手",是我國外科醫學的鼻祖。佗被曹操殺害之前,曾把他畢生所作的醫術放入一個青囊中,贈送於看守他的獄吏,後世把這些醫書稱為《青囊書》。此書記載了華佗的行醫經驗和畢生心血,傳說後因其徒守護不利被焚燬過半。

如果當時青囊書中記載的外科手術醫術能繼承下來,中華文明中又會多一顆璀璨的明珠,與西方外科手術相媲美。


八牛弩--(通俗解釋:古代射程最遠的弩) 【所屬時期:宋朝】

遺憾!那些遺失在華夏曆史中的逆天“黑科技”

三弓床弩,在古代又被稱為"八牛弩",因為需要八頭牛才能將弓拉開。古人用堅硬的木頭為箭桿,以鐵片為箭翎,於是又稱"一槍三劍箭",床弩也可發射"踏橛箭",發射的時候蔚為壯觀,箭支有如標槍,近距離發射可以直接釘入到城牆裡面,齊射的時候,成排成行箭牢牢地釘入城牆,攻城兵士可以爬著登上城樓。

宋朝有這樣的記載:"舊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丕增造至千步。"宋代一步合1.536米,千步有1536米,這是古代射遠武器所達到的射程最高紀錄之一。


水運儀象臺--(通俗解釋:小型綜合性天文臺) 【所屬時期:宋朝】

遺憾!那些遺失在華夏曆史中的逆天“黑科技”

北宋天文學家蘇頌等人創建了水運儀象臺。它是集觀測天象的渾儀、演示天象的渾象、計量時間的漏刻和報告時刻的機械裝置於一體的綜合性觀測儀器,實際上是一座小型的天文臺,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鐘。

中國古代對天文的觀測曾遠遠地走在世界的前沿,可惜這樣複雜精密的超級高科技,竟然失傳了!


種痘免疫法 【所屬時期:宋朝】

遺憾!那些遺失在華夏曆史中的逆天“黑科技”

相傳公元10世紀北宋時期已用種痘術預防天花。種痘免疫法,即取天花痘痂製漿接種於健康兒童,使其產生免疫力以預防天花的方法。到公元16-17世紀,人痘術在國內成為專業並得以推廣。其方法有痘漿法、旱苗法、水苗法、痘衣法四種。前三種都是接種於鼻孔,其痘苗又叫做鼻苗。痘衣法是穿用天花患者患病時所穿的內衣。

公元1688年,俄羅斯遣人至中國學痘醫。這是最早派留學生來中國學習種人痘的國家,種痘法後經俄國又傳至土耳其和北歐。隨後歐洲各國和印度也試行接種人痘。種痘免疫法是我國對世界醫學的一大貢獻。


架火戰車--(通俗解釋:多功能戰車) 【所屬時期:明朝】

遺憾!那些遺失在華夏曆史中的逆天“黑科技”

明朝的軍事科技、軍事理念在同期非常超前,其中典型的有"架火戰車"。 架火戰車體輕靈活,使用轉移都很方便。

架火戰車多功能性能體現在:如果敵人眾多並且距離遠,士兵就會點燃箭匣,300支火箭齊發;如果敵人稍微近些,士兵就會放火銃;如果敵人攻到了身邊,士兵還可以用長矛格鬥。

打仗時,三個人即可操作。其中一人負責瞄準指揮,兼管推車,其他兩個裝填彈藥和點火等,協同作戰。一車多用,架火戰車既有類似現代火箭炮威懾敵人的齊射火力,也有快速轉移的機動性,在戰場上一向威武無敵手。


地雷 【所屬時期:明朝】

遺憾!那些遺失在華夏曆史中的逆天“黑科技”

明朝地雷,這種武器在當時來說理念就非常超前了,後來未能在兵器史上發揚光大,甚是可惜。


香毬--(通俗解釋:高科技不怕燙手爐) 【所屬時期:不詳】

遺憾!那些遺失在華夏曆史中的逆天“黑科技”

這種香毬球裡裡外外有好幾層,不僅可以薰香,也可做手爐取暖,把薰香放在裡層的小碗裡,不論這個球怎麼滾,雙手怎麼動作,裡面的薰香或者碳火都不會掉出來,還能一直保持水平的狀態。

這是古人利用了陀螺儀的原理,真的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然而這樣的高科技,我們的老祖宗拿來做了香爐……


助聽器 【所屬時期:不詳】

遺憾!那些遺失在華夏曆史中的逆天“黑科技”

這個東西僅比成人的指甲蓋大,卻塔馬用莫氏硬度7的玉打製的!經考證這是助聽器,這還真是耳力不好的古人的福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