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一季度新設外資項目超過4000個

今年1月,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與廣東省政府簽署框架協議,正式宣佈在湛江新建一體化生產基地,該生產基地總投資額為100億美元,是巴斯夫迄今最大的投資項目。

這只是外資項目落地廣東的一個縮影。2018年,投資總額1億美元以上的落戶和在談外資項目達166個,多個項目已落戶或動工。

今年1-4月,廣東實際吸收外資476.1億元,同比增長16.9%。外資企業加速在廣東推進重大項目投資,多個實力強勁的國企、民營企業也紛紛將投資目光鎖定廣東。這成為廣東經濟發展活力的新註腳。

廣東一季度新設外資項目超過4000個

示意圖丨廣州城市天際線

優化吸引外資政策,多個百億項目落地

“我們在這裡(湛江)將建設一個大型的一體化基地,在項目的前三個階段將建設40多個工廠,接下來還有更多。” 巴斯夫亞太區總裁柯迪文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2018年7月,巴斯夫在德國柏林與廣東省政府簽署第一份一體化基地諒解備忘錄,並於今年1月簽署框架協議以制定規劃細節。如今,該項目正在快速推進,是巴斯夫迄今為止最大的海外投資項目,總投資達100億美元,包括一個年產100萬噸乙烯的蒸汽裂解裝置,以及數個面向消費市場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生產裝置。首期項目計劃今年動工,一體化項目計劃明年下半年動工。

廣東一季度新設外資項目超過4000個

除此之外,埃克森美孚公司投資100億美元,在惠州建設化工綜合體項目、LNG接收站項目;德國醫藥化工企業默克集團與廣州開發區簽署協議,雙方將共同致力於華南地區的創新發展,默克計劃在廣州國際生物島設立廣東創新中心。

一組數據顯示,外商投資對廣東的青睞有增無減。2018年,廣東累計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總額超過4470億美元。其中,投資總額1億美元以上的落戶和在談外資項目達166個。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累計新設外商直接投資項目4144個,實際吸收外資370.6億元,同比增幅達到9.1%。

政策環境的不斷改善,幫助廣東實現外資穩定增長和質量提高。2017年,被稱為“外資10條”的《廣東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政策措施》出臺,放寬多個領域的外資准入限制,以重點加強吸引高端外資和人才,進一步推動廣東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

2018年,圍繞基層和外商在市場準入、財稅、用地等方面的核心關切,廣東又推出“外資10條修訂版”,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今年3月1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進一步優化外商在華投資環境。

看中廣東營商環境,企業不斷加碼投資

今年4月,位於廣州芳村廣船地塊附近、毗鄰珠江、總投資300多個億、佔地1100多畝的廣州國際醫藥港首期項目將完成最後一塊頂板混凝土的澆築,實現主體結構封頂。“該項目計劃在今年10月1日開業,力爭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大健康產業平臺、門戶和樞紐。” 立白集團黨委書記副總裁許曉東說道。

許曉東也表示,吸引立白繼續加大在廣東投資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政府打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二是廣東對實體經濟發展的大力支持。“‘政策大禮包’讓我們吃下了定心丸,增強了我們加大投資、做強做大的信心。”他說。

廣東一季度新設外資項目超過4000個


資料圖丨廣州立白中心


在廣州市黃埔區,世界500強企業雪松控股的第二總部建設項目也正有序推進。該項目投資總額約30億元,將打造集商務辦公、旅遊休閒、精品購物於一體的園林式綜合體。“廣東特別是廣州優質的營商環境和區位優勢,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的重大發展機遇,將為雪松的成長提供支撐。因此,我們選擇在此投資建設第二總部。” 雪松控股相關負責人表示。

“廣州金融企業對當地民營企業提供充足、優質的金融服務資源,也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雪松控股負責人介紹,5月31日,雪松控股就獲得工商銀行廣州分行提供的200億元人民幣的金融服務支持。

近年來,國企、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積極加碼在廣東的投資,其中有不少是實力強勁的世界500強企業。

據悉,今年一季度,廣東經濟開局平穩,投資保持兩位數增長。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11.2%,增幅比1-2月加快0.1個百分點,高於年度預期目標2.2個百分點。而回望2018年,廣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0.7%,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3個百分點,創下半年以來的最快增速。

數說

●2019年一季度,廣東投資保持兩位數增長,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11.2%,高於年度預期目標2.2個百分點。

●2019年1-4月,廣東實際吸收外資476.1億元,同比增長16.9%。

●2018年,廣東累計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總額超過4470億美元。

●2018年,投資總額1億美元以上的落戶和在談外資項目達166個,共計1162億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