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自衛還擊戰烈士的兩歲外孫,雙手拍打墓碑喊道:爺爺,開開門

陰雨霏霏,松柏蒼綠。

清明,在雲南的金平烈士陵園,常看到一個穿著少數民族服裝的女士佇立在一個墓旁,滿眼淚水,獻花,上香,燒紙錢,輕輕撫摸著墓碑……

對越自衛還擊戰烈士的兩歲外孫,雙手拍打墓碑喊道:爺爺,開開門

她是烈士陳友亮烈士的女兒陳軍節。

已不知有多少次了,每年春季的這個時候,她總是來到爸爸的墓前,用這種方式默默訴說著對父愛的希翼和內心的悲痛。

對越自衛還擊戰烈士的兩歲外孫,雙手拍打墓碑喊道:爺爺,開開門

陳友亮烈士

陳友亮烈士,1954年出生,哈尼族,雲南省金平縣人,1977年1月入伍,原11軍33師97團3營884步談機報務員,在1979年2月17日的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光榮犧牲,年僅23歲,中共黨員,三等功臣。

陳友亮入伍後不久,他的女兒出生,因“八一”建軍節就要到了,所以取名“陳軍節”。

陳友亮犧牲時女兒軍節才1歲多。

陳友亮犧牲後,妻子痛不欲生,神經崩潰。

在軍節兩歲多時媽媽改嫁他人,撫養烈士女兒的擔子落在了年邁的爺爺肩上(奶奶早已離逝)。

不幸的是,沒過幾年爺爺也去逝了。

孤苦伶仃的軍節,從小就砍柴做飯,開始獨立生活。

幹不動農活,就幫別人放放牛,靠著鄉親們的“百家飯”裹腹。

因交不起學雜費,軍節小學沒上完就輟學回家了。

由於沒有什麼文化,也沒有什麼技術,長大後的軍節無法找到穩定的工作,只能在街上幫別人打打零工,洗洗碗,勉強生活。

得知軍節的情況後,當年的戰友們很是心疼、焦急。​2016年,在陳友亮烈士生前戰友姚凱等老兵的反覆呼籲下,經多方努力,當地民政部門終於為陳軍節解決了廉租房。

每當見到爸爸當年的戰友,軍節總要緊緊地依靠在老兵的身旁。

對越自衛還擊戰烈士的兩歲外孫,雙手拍打墓碑喊道:爺爺,開開門

她說她依偎著老兵,就象依偎著爸爸。

今年4月14日,軍節再一次來到爸爸的墓前。這次她帶來了剛剛兩歲多的兒子。

對越自衛還擊戰烈士的兩歲外孫,雙手拍打墓碑喊道:爺爺,開開門

“爸爸,我們來看你啦!”

兒子來到陳友亮烈士的墓前,雙手拍打著墓碑,突然喊道:“爺爺,開開門 ……”

陳友亮是不幸的,但又是萬幸的,今天還有子孫來看他。

在對越自衛還擊戰犧牲的一萬二千多名官兵中,絕大多數沒有留下後人。

對越自衛還擊戰烈士的兩歲外孫,雙手拍打墓碑喊道:爺爺,開開門

但誰又能說,現在沒人來祭奠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