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信客·I think】:能耐得了煩,是一種能耐

引言:

每一名輔導員,每天都在工作中面對著成百上千的學生。教育部第43號令中規定了輔導員的九大工作職責。這九大職責像是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圓。學生在校期間的方方面面似乎都或多或少與輔導員工作發生著聯繫。即便是某一項具體工作並沒有寫在九大工作職責中,別忘了,我們輔導員還應當“努力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想和零零後成為知心朋友?怕是沒那麼容易吧?每一位同仁內心可能都會有無數的故事。


【愛信客·I think】:能耐得了煩,是一種能耐

最近比較煩?

1998年,李宗盛、周華健、品冠三位唱作人演唱過一首歌名叫《最近比較煩》。一晃20多年過去了,重新翻看歌詞,會發現其中描寫的煩,如今依然存在。20多年後,我們的煩似乎只多不少。時代的發展給我們輔導員帶來了工作上新的便利,也帶來了新的困擾。

午夜被鈴聲驚醒,接到學生電話說他想家了,做好心理安撫,卻一夜無眠;突然收到快遞取件碼,好不容易在菜鳥驛站翻到包裹,發現是學生的網購,收件人手機號卻留了你的;疫情防控雲開學,學生們一天十次問什麼時候開學,他們想提前買票。縱然你發再多通知提醒,人家回覆一句“沒看到”;每日健康填報,每天都會有人漏報、錯報,“忘了”、“手滑”、“不好意思”、“下次注意”都是高頻詞。雖說這一波同學下次注意了,下次又換了另一波同學繼續“忘了”、“手滑”、“不好意思”、“下次注意”。

當八零後、九零後的輔導員遇到零零後的學生,搖搖頭嘆口氣會不會是習慣性動作。內心縱然有一萬隻羊駝奔騰,卻依然要保持言語的淡定。感嘆於學生們驚天想象力,真想挨個看看他們的小腦袋裡到底在想些什麼。

身為輔導員,我們在開展工作時是能量的正輸出。而當我們輸出的能量從學生那裡卻得到的是負反饋時,我們原本的內心能量常就會失去平衡。每天,人的內心都處於一種正負能量的動態變化之中,當我們自身情緒上高興或者悲傷時,我們的內心能量場由於自因而產生激盪,從失衡到新的平衡,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個人情緒的逐漸平復。另一種外因所產生的激盪,是由於我們的情緒受到了外界因素影響,外界因素引發了我們內心能量場的失衡。而我們輔導員所談及的工作上的煩,大多都是指後者,亦即由外界因素所引發的情緒失衡。用輔導員的工作語言,可以這樣講:我們每天的心情是隨著學生的一舉一動而高低起伏。回頭再看,前文所提的搖搖頭嘆口氣這些輔導員們的習慣性動作,其實就是一種舒緩情緒的自然反應。

【愛信客·I think】:能耐得了煩,是一種能耐

如何耐得了煩?

每每此時,我們都需要迅速調整,回覆平衡。我們的情緒不容易失衡,在外界看來,也就是耐得了煩。那應當如何耐得了煩呢?

一、職業意識。選擇了輔導員的職業,具備職業意識的最基本的前提。不要總想以“這種事情不應該找輔導員”作為出發點,不要總是想自己付出了多少多少,而是牢記輔導員的職業守則是要敬業愛生、育人為本。我們的職業決定了與學生的朝夕相處。這是工作中經常遇到的,也必然會遇到的。20年前,學生想找你,需要跑到辦公室。20年後,學生想找你,只需要動動手指發條微信。換句話說,這是新時代輔導員這個職業必須做的,也必須做好的。這就是輔導員工作的新常態。職業的意識,使得我們在遇到來自學生的負能量時,不會輕易傳導到我們的內心,進而影響情緒。就好比機器以穩定無故障運轉為考量標準,以職業的意識來要求自己,會保證我們心態的平和,工作狀態的平穩。

二、專業技能。

當我們具備職業的意識,以平和的心態來應對學生事務時,我們不僅要求穩,更應該追求應對學生事務的效率。

如何在同樣的工作時間內完成更多的工作任務,需要的就是專業技能。在我看來,技能包括技術和能力兩個方面。技術又包括技與術。前者指開展工作需要的專業知識儲備。後者指開展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就是藝術性。而能力包括解決問題的能,與解決問題的力。能是相對抽象的概念,是蘊含於內的,是具備的潛能。力是相對具體的概念,是施加於外的,是內在潛能所轉化為外在的影響力。再次與機器打比方:同樣穩定無故障運轉的機器中,單位時間運轉的效能越高,我們對其的綜合評價也就越高。在輔導員工作中,提升工作效能,更容易贏得學生的認可,也更容易獲得專業所帶來的成就感。

三、職業成長。輔導員隊伍建設一直在探索職業化、專業化的發展道路。越來越多的輔導員在一線學生工作崗位上幾十年如一日的耕耘。當我們帶完一屆學生又開始帶新一批學生的時候,如何有效對抗倦怠感?我們應當認真思考和總結的問題就是:職業成長在哪裡?當我們能夠以更平穩的職業意識來保證工作狀態,這是成長。當我們能夠以更豐富的專業技能以更有效、更低成本的方式方法來解決工作中的問題,這是成長。而隨著我們自身的年齡、經歷的發展變化,也會帶給我們工作中更多的覺察與思考。這種源自於生活本身的力量,也會推動我們職業的成長。

情緒是一種兼具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的心理活動,我們既要做職業的輔導員、專業的輔導員,也應當注重在工作中的自我身心發展,以社會的標準做一個更醇熟的人,找尋到思想與行動的同步節奏感。回到我們對於機器的比喻:職業成長,就好比是一臺機器的自我升級功能。只有做到與時俱進,我們具備更多的自我調適空間,具備更大的普適性與兼容性。我們在未來工作中的表現才能擁有更大的穩定性與實效性。

【愛信客·I think】:能耐得了煩,是一種能耐

結語:

輔導員不是聖人。面對紛繁複雜的學生事務,我們難免會有自己的情緒。輔導員的工作又是千頭萬緒,而細思其內核,試以一語概之:為導者,無它,唯耐煩爾。

對輔導員而言,能耐得了煩,何嘗不是一種能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