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沙吹不走三十四團人,生態綠色的信念根植在人們心中

今年的疫情從爆發到現在將近4個月了,每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報疫情動態時 “截至某日某時,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全國人民只聽到、看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8個字,具體職能是什麼應該很多人不明白,更不知道現在的兵團人生活是怎麼樣的吧。


風沙吹不走三十四團人,生態綠色的信念根植在人們心中

三十四團小城鎮新貌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歷史與發展》白皮書:“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4年中央政府決定在新疆成立生產建設兵團。這是符合中國國情和新疆實際的戰略舉措,也是歷史經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66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白手起家,艱苦奮鬥,忠實履行著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的光榮使命。廣大兵團軍墾職工櫛風沐雨,紮根邊疆,同當地各族人民一道,把亙古戈壁荒漠改造成生態綠洲,開創了新疆現代化事業、建成了規模化大農業、興辦大型工礦企業,建起了一座座新型城鎮,充分發揮了生產隊、工作隊、戰鬥隊的作用。兵團為推動新疆發展、增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鞏固國家邊防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兵團承擔著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職責,實行黨政軍企合一體制,是在自己所轄墾區內,依照國家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法律、法規,自行管理內部行政、司法事務,在國家實行計劃單列的特殊社會組織,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雙重領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總部設在烏魯木齊市。至2018年末,兵團有14個師,179個團場。9個兵團管理的師(市)合一的自治區直轄縣級市、建制鎮11個、鄉1個”。

介紹了這麼多,大家也許明白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大概,兵團人怎麼生存、怎麼生活由我慢慢與你道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三十四團(以下簡稱三十四團),就是我們這裡,也是兵團發展史上一個縮影。

風沙吹不走三十四團人,生態綠色的信念根植在人們心中

三十四團六連綜合活動室和辦公室


翻開中國地圖,在茫茫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東北邊緣,在古絲綢之路的中段有一道綠色走廊,將塔克拉瑪干沙漠和庫姆塔格沙漠隔斷,地圖上標註的鐵幹裡克就是現如今的三十四團。

自三十四團成立的那天起,職工們的生產生活條件異常艱苦,住的上潮溼的地窩子,吃的是苞谷面窩窩頭,用的是挑筐、抬耙等簡易的工具,每天勞動長達15­16小時。儘管這樣,廣大軍墾職工發揚南泥灣精神,披星戴月、風餐露宿,一手拿槍,一手拿鎬,在荒無人煙的戈壁灘上,與天鬥,與地鬥,與無休止的風沙鬥,手拉肩扛在恆古荒原上建設起了綠色家園,寫下了人進沙退的歷史。

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由於塔里木河流域生態環境的急劇惡化,塔克拉瑪干和庫姆塔格兩大沙漠以每年6米的速度向前推進,呈合攏之勢,最窄處不足1公里。每年因生態環境惡化所帶來的大風、沙塵暴等自然災害達到9次以上,每年給團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000多萬元。在嚴峻的形勢面前,三十四團把生態環境建設擺上了團場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1995年到1998年間,團場每年在防風固沙方面的投資達到300萬元以上,儘管滴水如油、惜水如金,但每年團場把用於澆灌棉花的水專門調撥一部分用於生態林灌溉,每年的造林建園面積由1000餘畝猛增到2萬畝,初步形成了以固沙防風為框架,防風林和經濟林兼顧的生態防護體系。

2000年以後,三十四團專門成立了治沙站,專門配備專職管理人員10名,建立了轄區野生植被管護區,管護面積由不足1.5萬畝擴大到7萬畝。三十四團用發展的眼光解決生態環境建設中的問題,積極構建生態效益型經濟體系。

每年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植樹造林,治理荒漠80多平方公里,植樹造林5.31萬畝,在沙漠邊緣構築了一條長100公里、寬175米的綠色屏障,有效地阻止了兩沙漠的合攏之勢。同時,還對35萬畝野生資源進行了封禁保護和封育保護,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共落實退耕還林面積4.5萬畝,完成植樹造林300多萬株;繼續落實植樹造林任務11000畝;積極發展生態經濟林,新建紅棗園4.1萬畝,使全團果林面積達到7萬餘畝。

三十四團通過生態經濟林草工程的實施,有效地阻止兩大沙漠的合攏,保護了塔里木河“綠色走廊”,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近幾年,三十四團六級以上大風和沙塵暴天氣明顯減少,年平均沙塵暴、揚沙、浮塵等惡劣氣候的發生率明顯降低,全團森林覆蓋率已達30%以上。

地處“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東北邊緣的三十四團,把防風治沙、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團場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探索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新途徑、新路子,走出了一條在惡劣環境中生存發展的新路子。

風沙吹不走三十四團人,生態綠色的信念根植在人們心中

三十四團生態紅棗園的果實。


這只是三十四團人與風沙鬥,建設綠色家園的一個片斷,風沙吹不走三十四團人,護林員就增加到了50多人,生態綠色的信念根植在恆古荒原建起的家園中的每一個人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