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老艾:養生模範

英國人老艾:養生模範


老艾是典型的英國人。來美國三十年了,還是一副英國人的做派。
第一次見老艾,就被他濃烈的英國口音衝昏了頭腦。他面帶微笑地說了不知道幾分鐘,我一個字都沒懂,只能看著他的混雜著褐色的灰藍的眼睛禮貌地笑回去。老艾是親戚的好友及房客。我來親戚家小住,和老艾抬頭不見低頭見,也只能逐漸習慣英國口音。好在老艾是英國人,有的是涵養,從來不急不躁不惱不怒,對於我薄弱的聽力頗為照顧,遇到我聽不懂時,他會繼續耐心解釋。實在解釋不通了,便聳聳肩帶過。

英國人老艾:養生模範

清晨,老艾為大家做他最拿手的pancake


除了鄉音未改,老艾喝英國紅茶的習慣也雷打不動。他有一個專門的茶壺泡英國紅茶。茶壺頗為老舊,和國內八十年代流行過的醬油壺質地、顏色差不多,蓋子上還新被摔掉一小塊。不知道這把茶壺跟了老艾多久,納悶他為何不換一把影視劇中英國人標配的骨瓷茶壺,但想想老艾已經八十二歲,用這樣款式的老茶壺也蠻般配。每天清晨,老艾步入廚房的第一件事是燒水泡茶。他的茶口味專一——喝印度紅茶,卻不講究——是從亞馬遜網站買的經濟包裝。從我來訪之後,很自然地給我分一杯。老艾想喝水時就要泡茶。他說英國人安家第一件事就是買個熱水壺燒水。沒有咖啡可以,卻不能不喝茶。早晨之外,中午前後、下午、晚飯前後老艾都要泡茶,有時候晚上九點鐘還要泡一次。每次泡茶都是燒水、燙壺、放茶包、悶一兩分鐘、馬克杯中倒奶、加茶這一套流程一絲不苟、毫不馬虎。

英國人老艾:養生模範

老艾每年都去夏威夷度假


這種不急不慌貫穿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早餐吃牛奶麥片時,老艾會把香蕉切片、草莓切塊、葡萄切開,放在麥片上,再倒牛奶。為了保持腸道正常蠕動,每天早晨的半根香蕉是必須品。有時候不吃麥片吃其他的,也要搭上半根香蕉。而其他水果被他稱為“額外獎品”。他常常是緩緩做完,然後坐在餐桌前很享受地吃完。他的這個配方我也吃過,實在吃不出有什麼特別美味。有時候早晨他會煎一隻蛋。一隻煎蛋,也能讓他正襟危坐地刀叉並用,一下下地切著吃完。他吃一隻煎蛋的時間,夠我吃完一頓早餐了。老艾的蛋黃流動的英式煎蛋味道雖好,但我同樣吃不出來老艾的那種享受的感覺。有時候我想,可能是他的從容不迫為麥片、煎蛋增加了額外的風味。

英國人老艾:養生模範

老艾對待煎蛋的態度非常認真。有一天他煎蛋時看我也要吃早飯,便問我是否要一隻,我欣然贊同。之後我便去院子裡做了一些活兒。等我回來後,以為可以吃煎蛋了,誰知他還沒有煎。看我進門,才去打火準備煎蛋。原來他認為,煎蛋要趁熱吃。既然我不在,煎出來會放涼,影響口味。所以一定等我出現時,才去煎蛋。下午或者晚上喝茶的時候,老艾有時候會吃點小餅乾。我從加拿大帶來的楓糖夾心餅乾送了老艾一盒,他時而會拿一片,放在小碟子中,坐下來邊喝茶邊吃。更多的時候,老艾配茶的是奶酪餅乾。他的奶酪也是基本固定的一種,每次吃的時候,拿出來切幾小片。每片餅乾上搭一片奶酪,鄭重地擺在盤子中,像模像樣。

英國人老艾:養生模範


我誇他講究,他謙虛地說,這樣防止餅乾掉渣渣。想想我自己,如果怕吃餅乾掉渣,多半會拿著餅乾、端著茶杯,站在水槽前吃吃喝喝。吃水果也是一樣。吃熟透了的汁水多的果子時,我也喜歡站在水槽前,幾口吃完,直接洗手。而老艾無論吃什麼水果,都會拿一隻小碟子,把他那一個李子或者幾塊西瓜安頓好,坐下來慢慢切著吃。對比老艾的悠閒從容,我自嘲是農夫吃法。老艾聽到後,不置可否地說兩句別的,把話題岔開。

英國人老艾:養生模範

法國旅行期間,老艾定時定點定量的固定早餐

這種英國式聊天法老艾運用得非常純熟。每當出現觀點不同或者他不想表示贊同時,老艾就把話題引開,切換到不知道什麼頻道。鑑於語言障礙,有時候他已經轉移了好幾句,我才明白他已經在談論其他話題,繼而也就懂了他的意思——他多半不想繼續前面的談話。平時這麼委婉還好,最怕的是有兩次老艾陪我開車熟悉周圍路況。遇到左右轉彎分不清問他,他那種“當然了,你可以從這裡右轉再掉頭,不過我一般是習慣左轉”的扭軲轆式的超級繞彎兒表達真是急死人。只能要求他明確回答,“這裡是左轉,對不對?”

英國人老艾:養生模範

老艾在搭建後院的葡萄架

別看老艾閒聊時這麼隨和,但如果遇到“實質性碰撞”時卻不容易妥協。某日老艾突然注意到垃圾分類問題,他認為我們對分類的理解有誤,不應該把廚餘垃圾和生活垃圾扔在一起。在口頭表達一次後,老艾見我們仍執迷不悟,便用行動表達——中午泡茶後,他把茶包放在茶壺旁而非扔到垃圾桶,因為他認為需要一個單獨的廚餘垃圾桶。當時我沒有搞明白他的堅持,以為他忘記扔茶包,就把茶包扔了。他看到後重申了自己的觀點,還把垃圾桶中幾件非廚餘垃圾拎出來,以作說明。親戚告訴他說,垃圾車收垃圾時,廚餘垃圾和生活垃圾一起收,不做分類,所以家裡裝垃圾時也就裝到一起。老艾將信將疑,直到他親眼目睹了垃圾車收垃圾的實況後才聳聳肩表示看的了,然後幫市政府打圓場說,市政府那種能分別收兩種垃圾的垃圾車壞掉了。

英國人老艾:養生模範


不僅不委屈自己的觀點,老艾更不委屈自己的感受。楓糖夾心餅乾剩最後一塊了,放在盒子裡遲遲未被消滅。我以為老艾沒有注意到,提醒他還剩一塊,他說,“可能變軟了吧。”變軟了不是更應該及早吃了嗎?難道越放越硬?還是不好意思扔、等著別人扔?不過,次日盒子沒有了,不知道是被他真的消滅了還是處理掉了。一起吃飯時,老艾是絕對不會去專門“打掃”菜底兒。他吃得穩當、吃得慢,數次出現公共的盤子裡剩了一口菜,吃到最後的老艾卻熟視無睹——說自己吃飽了。喝茶也一樣——老艾喝茶一定會在杯子裡剩一些,他說從小就這個習慣。我猜老艾從小沒有捱過餓、沒有經歷過憑票購買的時代。果然,和他聊到二次大戰,老艾鄭重地表示,大戰結束時他八歲,完全記得當時的情形。問他是否捱過餓,他說還真沒有,雖然肉是限量供應,香蕉等熱帶水果斷供,但是飯還可以吃飽。他們住在倫敦近郊,沒有被大轟炸波及。二戰開始那天,他們僱了貨車搬家;結束那天,他們全家在坐火車去拜訪他姑姑的途中。

英國人老艾:養生模範

老艾參加“野人生活”前,往特斯拉里裝行李


老艾退休金可能不算多,但我說他是真正的財務自由——買想買的東西,不為價格折腰,不用為了買茄子還是豆角算計、猶豫,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我去的時候,老艾入手一輛新款特斯拉。新車剛到那幾天,老艾經常“失蹤”——不用找,一準兒在車裡琢磨各種功能呢。我幫他拍和新車的合影,為了突出新車的威武,把車拍成了C位。他看了照片後說:“車拍得很專業,但是把我拍得太靠外了。請拍一張我在照片中間的,我要發給我家裡人看看。”別看人在美國,老艾時刻心繫英國的四個孩子和他們的家庭。每個孫子過生日時,老艾都要寄去一張生日卡和數額不菲的現金支票,無論他在哪兒旅行。

英國人老艾:養生模範

81歲時老艾在法國騎行


做了一輩子工程師,80歲時還義工幫人做網站。每天關注科技進步的老艾,無論對馬斯克還是特斯拉都情有獨鍾。有一天他戴著耳機看最新科技視頻時,猛抬頭對經過他附近的我說,“能和馬斯克生活在同一時代真是幸運。太空旅行,多麼神奇!你覺得嗎?”看著他熱切的目光,我必須覺得啊!又趕忙跟著他讚美了幾句馬斯克對宇宙的關注,他才繼續低頭看視頻。老艾的生活相當豐富。每年數次遊輪或者度假活動是板上釘釘的安排,幾乎雷打不動。不旅行時,日程也安排得非常滿當。除了每天看各種科技信息,不定期拜訪朋友,週三、週六上午與爬山俱樂部的成員爬山、喝咖啡,週五下午和老友酒吧小聚,某日晚餐還要出去吃個小館子。晚上老艾比較放鬆,喜歡看英國拍的喜劇。他看喜劇是名副其實地在看喜劇——笑聲朗朗,前仰後合。

英國人老艾:養生模範

老艾帶小朋友做科學實驗


老艾眼不花、耳不聾,除了面部有皮膚癌每年要做個切除小手術,身體沒有其他毛病。笑聲和運動大約是他保持健康的主要原因。直到去年,老艾還參加滑雪俱樂部。今年感到體力減弱,才結束了滑雪生涯。值得一提的是,滑雪是他五十幾歲來了美國後才學的。去年以前,老艾還經常騎山地車。週末騎車幾十公里往返不在話下。夏天喜歡騎到一個海邊餐廳,吃吃喝喝一通後再騎回來。某次趕上香檳不限量活動,在喝了不知多少杯後,仍然堅持騎行。他說騎到半路,酒才醒,意識到自己在路上。

英國人老艾:養生模範

今夏皮膚癌手術次日,老艾去海邊餐廳吃漢堡

揹包戶外行也是終止於去年。因為發現揹著二十幾公斤的包走山路難以保持平衡了。親戚說,那一趟他們一起去爬山。一路上老艾揹著包連連摔跤,四肢都摔破了,他也不肯讓別人幫他揹包。真是自己選的路咬牙也要走完。今年,長途戶外運動中,老艾只繼續了“騾子旅行”——一隊人開車到山下,僱騾子馱輜重,他們走七八個小時到營地,在營地裡扎帳篷住四五個晚上。喝水靠自己帶的過濾器過濾,洗澡在河裡,如廁要挖坑。實話實說,這種被我戲稱為“野人生活”的日子,給我錢我都不想過。問老艾這個愛好有多少年了,老艾說從他三十歲就開始每年走一趟,從英國走到美國幾乎沒有間斷過。上個週日,本年度的騾子旅行剛結束。老艾玩兒得很高興,一回來就大談十幾個七老八十的人如何釣魚、烤魚、爬山、游泳。

英國人老艾:養生模範

今年老艾過“野人生活”的地方

和老艾在一起,最突出的感受是他根本沒有把自己的年齡當回事兒。和他一起去超市買東西,他當仁不讓地推購物車或提購物籃。吃完飯洗碗,我讓他把碗碟放下,他多次表示不好意思,說總讓我洗碗不公平。有一週收拾環保垃圾時,我正面對著幾個大紙箱束手無策時,老艾舉著把尖刀衝了出來,揮揮手讓我回去,他自己三下五除二地把紙箱割成了符合標準的小塊。前幾天老艾把特斯拉的卡“弄丟了”——黑的卡掉在黑的地氈上,他找得頗費功夫。找到後他感嘆,覺得自己很狼狽。我說,“一點都不狼狽,你已經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了!”像老艾一樣,活得長久並精彩,成了我的一個遠大目標。

英國人老艾:養生模範

老艾說,年齡只是一個數字



好文章怎能獨享?轉發是最大的支持~~

辛上邪博士,加拿大華裔公民協會聯合創始人,《她鄉華聞》獨家主筆,騰訊教育特約作者,《北京晚報》專欄作家,棄商從文後定居加拿大專職寫作。關注教育、認知成長,主張視界才是世界;提倡人生不易,要以積極的心態自娛自樂。舉辦多場線下、線上分享講座,在喜馬拉雅開設同名專輯,並在知識星球開辦辛上邪寫作小組、辛上邪講唐詩、辛上邪談教育及移民經驗分享課程。出版《最好的時光留給你:加拿大教育親歷記》,《過我想過的日子:加拿大移民生活親歷記》等圖書。微信公眾號“辛上邪(xinshangye00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