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膚品"搓泥"? 教你遠離尷尬!

不知道小仙女們有沒有這樣的經歷:認真研究成分,悉心挑選護膚品,結果高高興興用上之後卻華麗麗的搓泥了;或者早上護膚之後匆匆忙忙塗粉底,結果因為搓泥功虧一簣……

護膚品

那麼,這些搓下來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會不會影響對護膚品的吸收效果呢?

下面就和小芭一起認識一下"搓泥"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什麼是搓泥

搓泥,顧名思義,就是指在使用護膚品的過程中,在臉上搓出一些白色的、或長或短的條狀物質。由於它的形狀和泥巴很相似,因此,就被形象的稱為為"搓泥"。

護膚品

這種現象在使用去角質產品時很常見。但是,在正常使用日常護膚品的過程當中,偶爾也會有搓泥的現象產生。

搓泥的原因

很多人認為,搓泥是因為角質層太厚、護膚品質量不好或者無法吸收等原因造成的。但實際上搓泥和這些關係都不太大。

搓泥的根本原因是不同成分之間的化學作用。護膚品是否搓泥並不能作為判斷這個護膚品好壞的依據。畢竟大多數護膚品搓泥,都是成分之間相互作用造成的。

1、增稠劑/高分子聚合物+陽離子表面活性劑

護膚品

這個原因可以解釋為什麼粘稠的護膚品容易搓泥。

增稠劑可以增加護膚品的粘稠度,改善其穩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護膚品的流動性,將護膚品中水'鎖'在護膚品中。護膚品中最常見的增稠劑是卡波姆,在一些乳液、面霜當中都能夠看到它的身影。

高分子聚合物,比如最常見的玻尿酸,它並不會被皮膚吸收,而是在皮膚表層形成一層透氣膜,防止水分蒸發。

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是一種柔順劑,在洗護類產品中經常用到,能夠讓觸感變得更加柔軟。

在正常情況下,增稠劑和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單獨使用都不會發生搓泥的情況。但他們兩個要是在PH值大於4的狀態下相遇,就會產生白色的絮狀沉澱,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搓泥"。

一些去角質產品,就是利用了這個原理,讓人誤以為這些白色絮狀物是搓下來的"角質"。

2、增稠劑/高分子聚合物+粉質成分

護膚品

這個原因可以解釋為什麼粉底容易搓泥。

常見的粉質成分有二氧化鈦,氧化鋅,雲母,硅石等,多添加在粉底和防曬中。

上文提到,在pH值大於4的情況下,增稠劑或高分子聚合物遇到陽離子表活會發生沉降反應,加上粉底中有很多二氧化鈦,氧化鐵等粉質成分,它們和沉降出來的絮狀物揉在一起,就會出現搓泥現象。粉質越厚重越容易搓泥。

如果在妝前使用含有大量玻尿酸的產品,比如敷面膜,不僅不能上妝服帖,還會因為這層高分子膜遇到了粉質成分,造成搓泥。

有些防曬產品會搓泥,就是因為既添加了大分子聚合物,又添加了調節膚感、增強防曬作用的粉狀物質,二者同時存在於一種產品中,造成搓泥。

如何避免搓泥

搓泥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不會影響我們護膚品的吸收。但如果覺得實在接受不了,就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

1、避免疊加

護膚品

既然增稠劑和高分子聚合物和陽離子表活、粉質成分疊加是導致搓泥的重要元兇,那麼想從根本上解決搓泥的問題,我們可以避免同時使用含有這些"衝突"成分的護膚品。比如一些精華和霜類產品遇到粉底會搓泥,就可以只在晚間使用。

另外一個方法是放慢護膚節奏。很多人還沒等前一層護膚品乾透吸收完,就已經開始第二道護膚工序,這樣就很容易搓泥。所以,在護膚的時候,可以等護膚品吸收乾透,形成穩定的一層膜之後,再去使用下一樣護膚品,減少各層產品互相干擾。

防曬也是同理,需要等待大分子聚合物乾燥後形成相對穩定的分子膜,在進行下一步驟。在妝前的那一小段時間內,不要用過於粘稠質地的產品。

2、降低pH值

護膚品

降低pH值可以扼殺成分之間發生反應的條件,比如可以妝前用偏酸性的化妝水,幹了之後再上妝。這樣可以調節面部pH,降低搓泥現象發生的可能。

3、改變護膚手法

護膚品

很多人使用化妝品或護膚品的時候,習慣大力摩擦臉部。這樣不僅會對皮膚造成傷害,而且增加了不同護膚品之間的搓泥可能性。

可以使用拍打的方式,將護膚品輕輕拍開,少量多次的進行疊加,可以大大降低搓泥的概率。上粉底的時候也可以用按壓的手法,讓上妝更服帖。

4、保持皮膚水潤

護膚品

皮膚過於乾燥也會容易搓泥,其在使用粉底的時候,由於沒有足夠的皮脂,會吸收產品中的油脂,使得整個料體中粉體溶質的溶劑減少,濃度增高,更加容易堆積。所以在選擇疊加產品時,幹皮要儘量避免數個高粉量產品的疊擦。同時要給皮膚補足水分,在粉底中加點油類,滋潤皮膚,促進後續產品吸收。

最後小芭想說,搓泥是很正常的膠體絮凝現象,對皮膚並不會有傷害,大可不用過於擔心,我們在日常護膚中儘量避免就好。想要了解更多護膚知識或者在護膚方面有任何迷惑的小仙女,都可以給小芭留言互動,關注小芭,迎接美麗蛻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