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規劃】法律人可以從事的十大法律相關職業

​​最近法考過兒們的心態也逐漸變得消極、崩潰,在糾結要不要繼續堅持下去。今天厚厚給大家介紹一下堅持考過法考後,大家能從事哪些法律相關職業,順便給大家打打雞血。

【職業規劃】法律人可以從事的十大法律相關職業

一、 法務

法務是唯一一個任職要求比較低的法律職業,收入也還不錯。

小公司的法務純粹是綜合秘書:“我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想做真正的法務必須去正規的大公司企業!公司企業的法務也是公司的員工,你的職責就是憑藉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幫助公司規避風險,取得更大的利潤。大公司的招聘條件也是比較高的,學歷、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自不待言!

如今的法務人員已經不能僅僅是懂法律這麼簡單,還要懂得資產管理、產權運作、上市操作、涉外知識產權等,也就是同時能夠具備財會專業知識的法律人最為搶手。想在法務方面衝出重圍,就要全面提升自己,切實滿足企業的高要求、高標準。

不過,剛畢業的大學生或研究生進去公司做法務還是不佔優勢的,一般而言,二三線城市三千元左右,一線城市也就六千元左右。從法務工作十年以上,慢慢升為管理人員,由此躋身高層,待遇就比較可觀了。可以說,這樣的發展也是比較理想的。

​​

二、公務員

當下,公務員熱依然沒有明顯降溫,法律人自然也不例外,考公務員對於法律人來說未來更有優勢。法治政府的形成,必然需要一支具備法治思維的公務員隊伍和領導梯隊。這方面的相應崗位也會適時設置,此外對法治素養的要求也會滲透到其他行政類崗位。體制內途徑對於有此追求的法律人來說,還是值得一試的。相對來說,司法行政機關更加集中一些,比如司法廳局所、公安機關等。

普通公務員。就是參加公務員考試並面試通過的人員,這部分佔絕大多數。中直機關、稅政、海商等部門待遇好些,但總體上薪資待遇不及在企業中打拼的。目前也有很多公務員辭職下海的,未來這個比例還會上升,尤其是深化改革的當下矛盾突出、工作壓力大,會導致更多的人離開公務員隊伍,另謀職業。

選調生。選調生是直接進入公務員編制,待遇、升職各方面要強一些,但基層鍛鍊這幾年期間會比較苦。薪資也是無法與在企業中謀職的相比擬的,碩士學歷,一般加上各種補貼年薪5-8萬元,增長非常緩慢,同樣是十年,有可能選調生還原地踏步,而企業謀職的人甚至已經實現個人財務自由了。

三、法官、檢察官、仲裁員、公證員等

檢察官、法官兩者一個是檢察院一個是法院的崗位,相比律師收入可能會比較低一些,但是好在兩者工作穩定,收入有保障,有很多想賺錢的檢察官、法官在工作幾年後選擇跳出來做律師或者法務。

按照現在的公務員法,法官和檢察官也屬於公務員編制,因此法官與檢察官現在需要經過兩輪考試篩選,即國家司法考試和公務員考試,未來是否有變革尚不可知。法官、檢察官分等級,待遇與此相對應,而且特別忙、工作任務重,在北京起步也就是6000左右,工作五年能達到8000元左右,如果在法院能夠進入員額制的員額收入會更高一些,有一個好處就是正式公務員編制能夠解決北京戶口。仲裁員、公證員相對輕鬆些,職業風險也小一些,但薪酬不高。

四、律師

律師方向是大多數法律人的選擇,但這一行兩極分化可謂最有代表性,拿北京來說頂尖律師一年進賬千萬級別,一些小律師接不了幾個案子的則連養活自己都成問題。

律師行業更注重經驗和實務能力,真正能做到高端的律師必然是個多面手,這是一個養老不養小的行業。要麼選擇“名”,要麼選擇“利”。走刑辯路線容易出名,但風險也高,也更累,尤其是接外地案子;走上市公司運作、併購重組以及知識產權方向,則更容易在短短數年間實現財富高速積累。當然,這裡的名利指的是憑藉專業性和自身綜合能力所得,不涉及灰色地帶。

做律師是大部分通過司法考試的大多數選擇之一,目前中國律師30多萬,想在裡面分一杯羹,只要努力幹踏實做,做上十年之後,(在北京)年薪二三十萬還是能達到的,但是前三五年會非常苦非常累,幾乎留不下幾個錢。筆者認為,做律師最好去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再不濟可以考慮省會城市或二線城市,儘量不要去三四線城市或縣城(有特殊資源的除外),否則思想會跟不上時代、自身成長緩慢,最後可能被市場淘汰。

當然做律師之前,也可以先做一些法務、法律編輯、法律講師等法律相關工作,積累一些社會經驗、人脈等資源,這樣做律師時壓力不會這麼大。


法律編輯也是一類比較基礎的工作,工作穩定,比較適合女性,收入也比較一般。

法律類出版社、教育公司、互聯網公司等機構對該職務有需求比較大,法律本科畢業六千元左右,研究生畢業八千左右,剛開始起步薪酬一般,不過對以後職業法律非常有幫助,對以後做律師、法律顧問、講師都非常有幫助。

法律類的出版社有法律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等,一般要求名校研究生畢業,好處是比較穩定,不足是待遇一般,增長緩慢。

教育類公司,特別是司法考試、公務員等培訓機構,一般月薪七八千以上,要求相對比較低,好處是幹得好,工資增長比較快,不足是工作強度比較大。如果幹的好,月薪一萬以上不成問題。

互聯網公司騰訊、新浪、網易、搜狐等,不過,不過,門戶時代已經過去,這類互聯網公司招聘法律編輯比較少了。

六、股權架構師、股權策劃師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股權時代即將來臨,在未來“人無股權不富”,已經成為社會精英的共識。股權將是繼房地產造富之後的新一輪財富浪潮,很多有先知先覺的企業家都在規範企業經營,把自己的股權結構、財務報表等做的符合投資機構要求、符合上市要求,一旦融資上市成功,企業就差不多成了印鈔機,企業股東及持股員工,立刻烏雞變鳳凰!譬如上市後的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等等。

除了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之外,還推出了中小板、創業板,還有新三板、新四板、地方股權交易中心等,國家還對持股員工推出稅收優惠政策。

股權是公司法、合夥企業法的核心內容之一,作為法律人應是行家裡手,但現在除了部分律師做股權、融資之外,這個市場被很多非法律專業人士把持,這是為什麼呢?筆者認為,一是大多數法律人缺乏市場發展眼光,往往兩眼盯著傳統法律業務不放,導致被市場敏銳的“外行人”佔領;二是很多法律人對公司法、合夥企業法等相關商法並非精通,再加上缺乏公司股權操作實際經驗,從而被這個行業壁壘關到門外。

據筆者瞭解,一名成熟的股權架構師、股權策劃師,年薪在30萬以上,還不包含所持股權的收益。

七、法律顧問

法律顧問,是具有法律專業知識,接受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聘請為其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員,以及法人或其他組織內部設置的法律事務機構中的人員,均為法律顧問。

其實這塊業務,大多數都是律師來做,當然也有專職做這塊業務的公司,律師知名度越高法律顧問聘請單位越多,越容易掙錢,一般知名大律師壟斷了80%以上法律顧問市場份額,剛出道的律師很難觸及法律顧問的高端業務。

法律顧問可以分為企業法律顧問、政府法律顧問、私人法律顧問。

企業法律顧問,最掙錢的肥缺,知名大企業或國企除了法務之外,都會聘請常年法律顧問。

政府法律顧問,是為提高知名度的,錢不一定有多少,甚至免費的,但對以後的職業發展非常幫助,不說你也懂得。

私人法律顧問,高淨值人群的增加,家庭私人法律顧問將應運而生。

八、證券從業人員

證券業從業人員也是法律人才就業方向之一,其待遇從目前來看雖然不能像2000年以前那麼風光,但是高薪水的誘惑依然是畢業生們所看中的,一般可達到年薪8萬左右。此類人員要求對商法與經濟法的理解比較透徹,另外,還需要通過證券從業資格考試。

當然法律與金融的專業性等要求也高,一般需要211或985名校畢業的碩士學歷以上,做的好收入相當可觀。


九、司法鑑定從業人員

司法鑑定人員是從法醫學、刑事偵查學等專業中產生的。目前我國強調訴訟法律程序中的司法鑑定環節給這類就業開拓了市場。其實該類從業人員的薪水一直都很高,因為它的高技術含量和從業人員少的原因,導致了好的司法鑑定中心從業人員工作可以達到20萬以上,但入行的門檻也比較高,一般需要名校畢業,並且專業對口。

十、 公職律師

簡單來說,就是公務員+法律職業資格證。

【職業規劃】法律人可以從事的十大法律相關職業

公務員也能同時具備律師職業(對內)。而且如果有一天不當公務員了,去律所做專職律師,也不需要從零開始熬實習期,律師的從業年限,是從做公職律師開始算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