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錯過了今年這部最好的迷影動畫

不要錯過了今年這部最好的迷影動畫

“故事結尾處,自願成為俘虜的主人公駕駛著飛船緩慢降落在被敵人包圍的海岸。故事之外,主人公們熱火朝天地討論這個“敦刻爾克”式結尾的不足,而屏幕前看著這一切故事的我們,也在等待下一場冒險。”

今年4月初,湯淺政明在推特上宣佈將卸任動畫公司科學猴子的社長一職,並表示做完手頭工作後,將會休息一段時間,補回自己7年來沒有休息的部分。這意味著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在動畫導演一欄將看不到他的名字。

不要錯過了今年這部最好的迷影動畫

聽聞這個消息,他的粉絲們紛紛奔走相告,傳遞這一“喜訊”。

這種反應並非毫無緣由。近幾年的湯淺彷彿一個“爆肝玩家”,一邊在推特哀嚎龐大的工作量,另一邊幾乎每年都有作品上映播出。

2017年,雙雙入圍電影節的《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宣告黎明的露之歌》。

2018年,與Netflix合作的R21動畫劇集《惡魔人crybaby》。

2019年,在許多粉絲看來十分浪費資源的愛情題材電影《若能與你共乘海浪之上》(點擊瞭解湯淺政明),以及迴歸初心的《蠟筆小新》番外動畫《超級小白》。

2020年,剛剛放送完畢的《別對映像研出手》,以及即將播出的《日本沉沒2020》。

除了為公司打響海外知名度的目的外,他還接了許多商業片。《惡魔人》是部湯淺味十分濃厚的影片,儘管受眾有限評價卻很高。

不要錯過了今年這部最好的迷影動畫

然而在進軍商業電影的路上,在創作中壓抑個性的結果是,口碑和票房一部比一部差。

不要錯過了今年這部最好的迷影動畫

越迎合大眾,口碑越差

湯淺政明與今敏是同時代的老牌動畫導演,而在他們登上舞臺開始活躍之前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有理想也有實力的動畫前輩們,創作出了《攻殼機動隊》《新世紀福音戰士》等諸多影響深遠,現今仍不斷被解讀、被翻拍的名作。

然而將時間撥回到現在,我們卻甚少再看到能產生如此影響力的作品。由此來看,這或許不是湯淺一個人的困境。

在庵野秀明(《新世紀福音戰士》導演)發表“日本動畫行業大概還有五年就會完蛋”之類言論的五年後,湯淺政明製作了這部動畫「迷影之書」——《別對映像研出手》。

不要錯過了今年這部最好的迷影動畫

01 “兩重空間”:拆解「動畫」

如果要用一個比較俗氣的標準來評判這部作品的話,《別對映像研出手》在豆瓣上評分9.5,比之前數次登上微博熱搜、被眾多影視公眾號吹捧的熱門動畫《異度侵入》高0.4分。

這兩部動畫,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有一些相似之處,例如Meta結構和迷影氣質

不要錯過了今年這部最好的迷影動畫

《異度侵入》是科幻推理題材,但它並不侷限於設置謎題和推理真相,而是加入了對推理行為本身的指涉和探討。同時,在短短13集裡,就包含了對《盜夢空間》《少數派報告》等等影片的諸多致敬和玩梗。

《映像研》(映像=影像)本身就是一部Meta動畫(元動畫),即“講述動畫的動畫”——它講述的是淺草、金森、水崎三名主人公成立“映像研究社”並共同製作動畫的故事。同時,在影片裡湯淺毫不掩飾地表達了他對宮崎駿的喜愛。在畫面、設定、分鏡等諸多地方,我們都可以發現他對後者的致敬。

不要錯過了今年這部最好的迷影動畫

第一集,正是利用這兩點實現了“虛擬與現實”兩重空間的互文。

三位主人公相遇的舞臺,是在一個放映會上,大銀幕里正在播放的影像,致敬的正是宮崎駿首次擔任導演的動畫《未來少年柯南》。

不要錯過了今年這部最好的迷影動畫

銀幕內正在冒險的主人公柯南和拉娜互相呼喊對方的名字;與此同時,銀幕外正在觀看影片的淺草和金森發現了被黑衣人追趕的水崎,並趕去搭救她。

這個戲內戲外都在“搭救女主”的橋段,堪稱是第一集中最精妙的段落。它用一種自反性的語言,巧妙地對動畫自身進行指涉。

於是,在這一層空間裡,觀眾與角色重合,影像與現實相遇。

動畫進行自我指涉的另外一個案例,是在2014年得到廣泛好評的《白箱》。這裡的故事從一個十分重要的職位切入,通過動畫製作實況以及揭露行業秘辛,來窺探還原一個真實的動畫業界。

《映像研》更進一步之處,是觀眾與創作者不僅僅維持看與被看的關係,他們還“參與其中”

於是,在這種狀態下,劇作輕易地將觀眾推入了另一層空間——

不要錯過了今年這部最好的迷影動畫

主人公們從現實世界進入了她們筆下的虛擬世界,畫外追趕他們的黑衣人也被強硬地拉進了畫內,在“想象”的世界裡自由地展開追逐戰。在這裡,觀眾轉變為角色,影像變成了現實!

在這兩重空間裡,影像作為重塑現實的媒介,在展示了觀眾的世界後,又馬不停蹄帶我們進入了下一個世界,即創作者的世界

02 “劇中劇”:製作「動畫」

映像研,其實就是一個動畫製作公司的微縮模型。三個主人公,也都各具代表性。

簡單來說,淺草是導演,負責分鏡劇本等前期準備;

不要錯過了今年這部最好的迷影動畫

水崎是原畫師,負責中期作畫等。

不要錯過了今年這部最好的迷影動畫

金森不懂動畫也不會畫畫,但她是一部作品裡最核心最重要的製片人,負責工期和預算管理,以及談判交涉。同時她也是整個劇集裡最具人物弧光的角色。

不要錯過了今年這部最好的迷影動畫

只有創作者才最瞭解創作者。從映像研製作的三部短片(劇中劇)切入,我們或許更能瞭解創作者們在這部動畫裡傾注的野心。

這三部劇中劇,呈遞進結構,其展示的內容一部比一部更深入。

《握緊手中的開山刀》

這一短片的製作過程,其實是對動畫不同於電影的獨特魅力的探討。

如果說,電影是關於時間和空間的藝術,那麼動畫的本質就在於運動

由於有學生會的壓力,映像研為了存續下去,第一部作品必須好看。

但在時間和資源都十分有限的情況下,所謂的好看,就得靠最為直觀的畫面表現力

不要錯過了今年這部最好的迷影動畫

因此導演淺草不得不放棄作品的故事性,但創作與存續的戰爭時刻都在上演。第三集裡,作為創作者的水崎和作為製片人的金森產生的分歧,就十分具有代表性。

水崎對動畫的追求,不僅僅是製作出極具衝擊力的畫面,她想展示的是更具真實感的運動和細節。所謂運動的真實感,並不是遵循現實世界的物理法則,而是賦予虛擬世界以真實的質感。

說到底,影像其實就是一種欺騙的藝術。

比如放映會上,戰車突破銀幕衝進現實的一幕,就是一種欺騙。而這一片段就像是《火車進站》的一次場景重現。

不要錯過了今年這部最好的迷影動畫

但相對的,這種做法成本高,對基本功的要求高,觀眾也很難看出其中的用心之處,十分費力不討好。

“動畫中90%對於技術的追求,觀眾是不會明白的。”《攻殼機動隊》的導演押井守這麼說過,一般的商業作品裡,也甚少會冒風險去追求這種運動的真實感。這種追求,放到實拍電影裡,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對演員演技和技術特效的追求

由此可見,所有制作者們都必須在不斷妥協中尋求最佳答案


《機器人大戰》

第二部短片,劇集依舊執著於對真實感的展現。

機器人動畫在日本動畫史上舉足輕重。但是製作前期,不可能在現實中出現的人型機器人,其存在本身就遭到了質疑。動畫的委託方與製作方互相都無法說服對方。

不要錯過了今年這部最好的迷影動畫

創作者自己都不相信的東西,要怎麼做出真實感?

影像的製作過程就相當於獲取信任的過程。不僅創作者要信任自己創造的世界,還要讓觀眾產生信服感。

不要錯過了今年這部最好的迷影動畫

《映像研》的優異之處在於,它不孤立地講創作者的故事,而是積極引入了觀眾的視角。從創作到被觀看的連續動作中,影像產生了意義。


《芝濱UFO大戰》

相比起前兩部作品,這一部作品時間和資源都是最充裕的,在敘事層面更加完整。同時,在製作過程中所涉及的問題也更為複雜和現實

這部短片的目的,不僅要展現創作者的能力,打響知名度,還要賺錢。這似乎與本文開頭提到的湯淺政明的困境十分相似。

不要錯過了今年這部最好的迷影動畫

在商業法則中,重要的並不在於製作人員能力優秀與否,而在於能否按時完成工作。甚至有時候創作欲會轉變為阻力。

如何協調利益相關方、如何平衡越來越緊縮的創作時間與商業利益、如何激勵創作者,除了對金森這個人物天才能力展現之外,還包含了對整個動畫行業的揭露。

不要錯過了今年這部最好的迷影動畫

學校就是一個微型模型,處於最底層的映像研要在出資方、利益相關方、以及上下游產業鏈之間週轉的同時,保持對藝術的追求。

說到底,製作層面也好,創作層面也好,商業層面也好,動畫都是妥協的藝術。但優秀的作品背後,總是有著不妥協的創作者們。

不要錯過了今年這部最好的迷影動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