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識,古人喝酒時如何行酒令?

中國千年酒文化,從古至今積澱了多少風華,又有多少風華隨著酒令流傳至今?我大中華的酒令種類之繁雜,大家又知道多少?


長知識,古人喝酒時如何行酒令?


酒令是宴席上助興的遊戲,我國酒令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在隋唐時期發展到高峰,隨後元、明、清時期不斷積澱,,形成了豐富多彩的酒令文化,後漢賈逵就編寫了《酒令》一書,清末江蘇無錫人俞敦培,也著有《酒令叢鈔》,裡面將我國的酒令大致分為了四大類:古、雅、通、籌。


下面隨著小編來了解一下這四類酒令吧!


1、雅令

方法:先推舉出一人作為令官,令官可以出詩句也可以出對子,其他人按照令官所出之令的意思進行續令,所續之令必在內容與形式上相符,不然就會被罰飲酒。


要求:必須引經據典,分韻聯吟,當席構思,即席應對,這就要求行酒令者既有文采和才華,又要敏捷和機智,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飲者才思的項目。


雅令的種類:四書令,花枝令、詩令、謎語令、改字令、典故令、牙牌令、人名令、快樂令、對字令、彩雲令、飛花令等。


例:四書令是以《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書的句子組合而成的一種酒令,在明清兩代的文人宴上,四書令大行其時,用以檢測文人的學識與機敏程度。


長知識,古人喝酒時如何行酒令?


花枝令,是一種擊鼓傳花或綵球等物行令飲酒的方式。唐白居易的《就花枝》詩曰:“就花枝,移酒海,令朝不醉明朝悔。”且算歡娛逐來,任他容鬢隨年改。”


徐某《拋球樂辭》:“……灼灼傳花枝,紛紛度畫旗。不知紅燭下,照見綵球飛。”可見唐人飲酒擊鼓傳花遞球的場面何等熱鬧。


《紅樓夢》七十五回就有一段“花枝令”的描寫。


2、通令


長知識,古人喝酒時如何行酒令?


方法:擲骰、抽籤、划拳、猜數等。


優缺點:通令的優點是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熱鬧的氣氛,因此較流行。但擄拳奮臂,叫號喧爭,有失風度,顯得粗俗、單調、嘈雜。


通令的種類:流觴傳花類、手勢類、骰子類、猜枚類、骨牌類、遊藝類、謎語類、文戲類、鬮類等。


例子:如:射覆、投壺、擊鼓傳花、骰子令 等。民間流行的"划拳",唐代人稱為"拇戰"、"招手令"、"打令"等。而因為地區的差異,稱呼也不一樣,當然樂趣也不一樣,如重慶地區就叫“亂劈柴”,就是用手指中的若干個手指的手姿代表某個數,兩人出手後,相加後必等於某數,出手的同時,每人報一個數字,如果甲所說的數正好與加數之和相同,則算贏家,輸者就得喝酒。如果兩人說的數相同,則不計勝負,重新再來一次。如"一定恭喜,二相好,三星高照,四喜、五金魁,六六順,七七巧,八仙過海"、"快得利"、"滿堂紅"(或"金來到")等等。


長知識,古人喝酒時如何行酒令?


3、籌令


方法:籌為籌碼,原本是記數的工具,行酒令之時就稱為觥籌或酒籌,其用途就是記錄飲酒的數量或者罰酒的數量。籌的製法種類各異,有用銀、象牙、獸骨、竹、木等材料製成的籌子上刻寫各種令約和酒約,行令時合席按順序搖筒掣籌,再按籌中規定的令約、酒約行令飲酒。


種類:紅樓人鏡令、望詩斷意令、觥籌交錯令、論語籌令、安雅堂酒令。


例子:安雅堂酒令有五十種酒令籌,上面各寫不同的勸酒、酌酒、飲酒方式,並與古代文人的典故相吻合,既活躍酒席氣氛,又使人掌握許多典故。“如孔雀開樽第一”;“孔融誠好事,其性更寬容”。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得此不飲,但遍酌侍客,各飲一杯。


至於“牙牌令”,是唐代籌令的一種變異形式,它與安雅堂酒令相似,也盛行於明清,《紅樓夢》四十四對牙牌令作了精彩細緻的描寫。


長知識,古人喝酒時如何行酒令?


4、古令

對於古令的記載,現在的歷史記錄較少,我國關於酒起源的傳說很多,其中杜康造酒為人說共識,關於杜康《史記》中記載他是夏朝的國君,而我們關於酒令的記載較早的是後漢,可見,古令的產生階段應該是在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時期,這一時期時代久遠,遺留的歷史文獻又較少,故傳承就少了。


長知識,古人喝酒時如何行酒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