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記五千年:遠古時期·源流探祕

茶是來自古老東方的神奇樹葉,是中華民族的“國飲”。茶的歷史,也是一部別樣的中國史。

茶記五千年:遠古時期·源流探秘

茶具體起源何時、何地,至今尚無統一定論,各家各執其辭,所言皆有可圈可點之處,亦有站不住腳跟難以自圓其說之處。關於茶起源何時,業界目前比較有依據的幾種說法為:神農時代、商周時代、西漢時代等。根據相關文獻記載、出土文物佐證,至少在2000年前,茶在中國先民的生活中已扮演重要角色。

茶記五千年:遠古時期·源流探秘

而茶究竟是起源何地,這也是一個困擾著專家學者們的一個難題,據目前的相關研究和論證,關於茶的起源地大概有以下幾種說法:雲南、四川、江浙。可見茶的原產地在長江以南,前清的顧炎武在其著作《日知錄》中說道:“自秦人取蜀以後,始有茗飲之事。”古時南人飲茶,北人少有飲者,大量文獻可證實茶是有南方傳向北方的。如今眾多學者對西南地區雲南、四川等地的植物、水文、氣候、物種做了大量研究、對比後得出結論,最早的茶樹起源於我國西南地區。

茶記五千年:遠古時期·源流探秘

我國最早關於茶的專業著作是唐人陸羽所著《茶經》。其中詳細記載了茶的源流、產地、生產技術、茶道原理、茶藝等相關專業知識。對於茶的源流,陸羽是這樣說的“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神農氏即炎帝,在神話傳說的五方五帝中成為南方赤帝,與軒轅黃帝一同並稱中華人文始祖,“炎黃子孫”一詞由此而來。神農氏又稱“農皇”,是醫藥、五穀耕種、陶器的發明者,道教將之尊為“五穀神農大帝”。相傳神農氏為了給子民們療傷治病,曾親嘗百草。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古聖先賢,我國第一部醫書以其命名——《神農本草經》。西漢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所編撰《淮南鴻烈》一書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路史.外紀》也有相關記載:“炎帝神農氏磨蜃鞭茇,察色,嘗草木而正名之。審其平毒,旌其燥害,察其畏惡,辨其臣使,釐而三之,以養其性命而治病。一日間而七十毒,極含氣也。”一日遇七十毒,神農氏何以不中毒?因為他是神所以百毒不侵?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那神農氏究竟靠何物解毒,《神農百草經》給出了明確的答案:“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顯然可知,茶最早是以藥品的形式進入古人的生活,古文獻的記載於當代的研究推論恰好符契相合。

茶記五千年:遠古時期·源流探秘

中國的西南地區是神秘而又富饒的寶地。其地理乘龍祖喀喇崑崙山所發南龍之氣,由可可西里地區生他念他翁山,他念他翁山之氣生橫斷山脈及伯舒拉嶺。橫斷山之氣往北再衍生玉龍雪山、哈巴雪山,過金沙江後又生烏蒙山,烏蒙山之餘氣復生雲霧山及川南、貴州諸山。而橫斷山之氣往南則生高黎貢山、怒山、蒼山、無量山,此一脈最終在寮國(今老撾境內)彙集,蜿蜒曲回,在今廣西境內生髮十萬大山。南龍水脈興旺,水法昌盛。雅魯藏布江、怒江(薩爾溫江)、瀾滄江、伊洛瓦底江、元江等諸多水系縱橫分佈。水法旺則物產豐富,西南地區雲南因而被稱為“物種多樣性王國”。茶同樣源流於此。據考證,雲南省普洱市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九甲鄉千家寨有兩株被稱為“茶樹王”的野生古茶樹,分別有2700年、2600年曆史,大約生長在東周春秋時期,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最古老的野生茶樹。而生長在雲南省鳳慶縣其生長於鳳慶縣小灣鎮錦秀村香竹箐的“錦秀茶祖”,這株祖宗級的古茶樹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粗大的古茶樹,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栽培型大茶樹,其樹齡距今至少已有3200年曆史,大概在商代高宗帝武丁到喜宗帝祖甲年間即開始種植。雲南西雙版納勐臘、勐海,四川汶川、宜賓、古藺等多地都生長有千年以上的古茶樹。這一株株珍貴的活化石正是茶原產自西南的最有力的佐證。

茶記五千年:遠古時期·源流探秘

茶之歷史深邃悠遠,溶入東方文明的各個角落,數千年的繁衍、傳播,將它古老獨特的魅力展現在世人面前,越來越多的人喝茶、愛茶。滄海桑田,白駒過隙,時光荏苒,相信哪怕再過千年之後,茶仍然能在東方文明的崇山峻嶺中獨秀一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