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品牌的日本支線,為何如此出圈?

半月前,著名戶外品牌 THE NORTH FACE 旗下 URBAN EXPLORATION 系列發佈了 2020 春夏系列型錄——MOUNTAIN OFFICE,無論從廣告創意還是服裝造型上,都展現出 Fashion Outdoor 精彩的視覺水準。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這組 lookbook 以日式山水畫為靈感,把辦公室置景搬上了山頂田間,將戶外服飾注入到時尚場景之中。戶外活動與日常通勤相結合,精確地詮釋 Urban Exploration 的精髓。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這種強調造型與服裝功能性結合的“URBAN OUTDOOR STYLE”無疑讓我們聯想到 The North Face 最著名的一條支線——TNF PURPLE LABEL,亦是品牌最早成立的一條支線。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紫標由 nanamica 主理人 Eiichiro Homma 與 THE NORTH FACE 於 2003 年聯手打造,風格主打日系簡約的都市戶外風格,雖然並無誇張的 LOGO 設計,更無花哨配色,卻極其注重面料和細節,在保證戶外性能的同時,也照顧到對應都市場景的造型。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在戶外風潮大熱的當下,日本成為了許多西方戶外、運動品牌的“據點”,無論是找來日本設計師、創意總監合作,抑或是推出日本支線,這股紮根於戶外文化的“和風”被推至頂峰。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visvim. X MR PORTER

時至今日,日本戶外生活方式依然是服裝品牌合作的“淨土”,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以及敬畏自然的傳統,衍生出頗受千禧一代歡迎的 Fuji Rock、《GO OUT》所舉辦露營活動等,使得日本人相當精通於將豐富的戶外活動與枯燥的都市生活相融合。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諸如以戶外垂釣為靈感的SOUTH2 WEST8,還有 Fashion Outdoor 方面具有代表性的 White Mountaineering、nonnative、nanamica,無不將對戶外活動的重視,轉變成為表達個性的著裝文化。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Nanamica

無論是立足於本土的日系品牌,還是戶外品牌的日本支線,都在不斷更新著自 1990 年代出現並風行全球的“Outdoor Mix”風格,通過戶外服飾與時尚單品,塑造出獨特的都市戶外風潮。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我們今天,便來探討一番這股自日本吹來的潮流,是怎麼誕生並影響全世界,以及日本人又是如何讓戶外老牌“重獲新生”的。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01 席捲日本的美式戶外風潮

讓我們將目光放回到 70 年代,美國市場中的戶外品牌扎堆來到日本,孕育出古早級別的戶外風格,凝聚著美國人冒險精神以及耐用抗寒功能性的“American Soul”被注入到日本早期戶外運動穿著之中。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北軍軍用毛毯供應商

而藉由 1964 年東京奧運會的承辦,以及好萊塢電影、搖滾樂、公路文化等顛覆日本年輕人的想象,日本對美國文化的崇拜逐漸遍地開花,並演變出了全新的文化場景。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2007 年創刊的戶外文化雜誌《GO OUT》是傳播戶外文化的重要媒介

與此同時,包含戶外風格在內的美式風格著裝,也開始在日本紮根,隨著時間的推演探索出“獨此一家”的日本風味。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由山井信雄於 1963 年創立的戶外品牌 Snow Peak 便意味著日本戶外文化從“東學西漸”走向獨立,併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全球戶外用品生產商。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到了 1990 年代,戶外風格便在日本掀起第二波熱潮,戶外穿搭風格也衍生出更精細的分支,隨著諸如BEAMS、Journal Standard 等買手店興起以及雜誌的推波助瀾,戶外風格也逐漸潮流、時裝方向進軍。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最初以美式風格選貨店起家的集合店BEAMS,在 2016 年底曾經通過《Tokyo culture history|今夜はブギー·バック》企劃,帶領我們瞭解“Outdoor Style”如何自上世紀 70 年代在日本出現,在 40 年的時代變遷中塑造出獨有的“民族性格”。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Tokyo culture history|今夜はブギー·バック》

現任 BEAMS 社長的設樂洋(BEAMS 創始人設樂悅三長子)一直熱衷於美國文化,當年在家人的支持下邊參與成立“AMETICAN LIFE SHOP BEAMS”,而 BEAMS 亦是西方戶外運動品牌成功打入日本市場的重要窗口之一。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另一邊,作為與 BEAMS 一直合作緊密的《POPEYE》雜誌,便負責為其提供美國的流行情報,使日本的流行文化越來越貼近西方潮流,BEAMS 採買選貨,雜誌以專頁介紹,藉由日本出版鼎盛時代的紅利,達到雙贏局面。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BEAMS X Columbia

事實上,我們從日本雜誌文化中,也能夠窺視日本戶外風格是如何受到美國精神的影響,從石津謙介撰寫《TAKE IVY》引進常春藤學院風格,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到《Made in U.S.A Catalog》的創刊,在年輕一代中掀起一股美國熱;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再到後期以《POPEYE》為代表的獨樹一幟的 City Boy 風格,無不敘述著日本流行著裝風格的更迭。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如今,我們依然可以在日本雜誌中看見貫穿於不同時期的美式戶外風格搭配: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戶外品牌在日本不僅是提供安全專業防護裝備的象徵,亦是年輕群體向潮流領域的探索,西方文化的浸潤無疑為日本人在戶外品牌的塑造上,開拓了時髦年輕的新氣象。

02 城市戶外風格的時裝潮流化

如果說戶外老牌大多專注於垂直的戶外領域,那麼日本人在塑造來自西方的戶外風格的時候,便更注重於戶外穿著在潮流、時裝方面的潛在影響。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從而讓日本戶外文化呈現出獨特的樣貌,也更適合日本人乃至亞洲人穿著,這其中便繞不開一些深諳戶外文化的著名設計師和主理人的功勞。

我們在最開始提及的THE NORTH FACE PURPLELABEL,這條日本支線由 nanamica 主理人 Eiichiro Homma 本人完成設計和管理。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紫標從設計風格和麵料細節上體現出 nanamica 在服裝外型設計上的優勢,版型貼合亞洲人的身型和穿著習慣,並結合 THE NORTH FACE 高性能的面料和科技,不少單品也造就了近幾年的熱門潮流單品,受到不少街頭時裝擁躉的追捧。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一方面, Nanamica的基礎款風格和剪裁得到了延續,利用細微的版型調整提升舒適度,時裝潮流元素被巧妙地融入其中,時裝化戶外服裝得以呈現,消費者無需在造型和功能上做取捨。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Eiichiro Homma

THE NORTH FACE PURPLE LABEL無疑在戶外風格潮流化樹立了很好的榜樣,美國知名戶外 / 運動品牌將日本作為打入亞洲市場的敲門磚,在日本建立獨立支線,或是邀請日本設計師操刀創意設計環節,並往時裝潮流方向成功轉型的案例也有不少。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英國戶外品牌日本支線 Karrimor Japan

比如擔任 Columbia 日本支線 ColumbiaBlack Label 設計師的 Mountain Research 主理人小林節正。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Columbia Black Label

以及被藤原浩視為“御用裝備”的美國滑雪品牌 BURTON 也曾邀請 fragment design 參與旗下高端支線 AK457 的設計過程,Visvim. 主理人中村世紀亦在Burton Snowboards 任職多年。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Burton AK457

還有以帆布鞋著稱的Converse,你大概不會想到 Converse TOKYO 的主營業務並非帆布鞋,而是貨真價實的服飾系列。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Converse TOKYO

你可以理解為 Converse TOKYO 是 Converse 交予 Converse Japan 獨立運作的一條日本支線,雖然借 Converse 的招牌,卻是以創意生活方式為靈感,對擁有 100 年以上歷史的 Converse 單品進行解構重塑,並通過“日本製造”,呈現出紮根於東京文化和時尚氛圍的服裝單品。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Converse TOKYO

其合作名單也包括與松本惠奈的個人品牌CLANE,以及與野口強(《Them Magazine》、《i-D》造型師)聯名。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Converse TOKYO X CLANE

前段時間與 Virgil Abloh 一同在 LOUIS VUITTON 2020 秋冬男裝秀場謝幕的頂級戶外品牌Arc’Teryx,曾在 2009 年創立支線Arc’Teryx Veilance。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創意總監 Taka Kasuga 曾任職於 Junya Watanabe,並宣告 Arc’TeryxVeilance將 Urban Outdoor 視為主要發展方向,將戶外、城市與時尚的理解糅合於服裝之中。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Taka Kasuga

2011年,美系工裝傳奇 Dickies® 開設了品牌的日本支線DickiesJapan Limited,2018年便以日本經典動漫《龍珠》為靈感,打造與日本流行文化息息相關的服飾系列。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Dickies JAPAN

此前,我們便能發現 Dickies® 與日本設計師在時裝方面的探索,其中便包括與 Junya Watanabe、SOPHNET.以及 N. HOOLYWOOD 的合作。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N.Hoolywood X Dickies

戶外品牌與諸如清永浩文、高橋盾、宮下貴裕、尾花大輔等日本設計師的合作,無疑是為打開日本市場作出鋪墊,並通過研發更具有時裝潮流屬性的單品,提升自身在時裝領域的品牌價值。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Takahro Miyashita Dickies

03 日本文化中汲取“養料”

日本戶外風格之所以迷人,除了受島國自然與城市融合的環境影響,以及對美國戶外文化的解讀,更重要的一點是,日本設計師、匠人從本土傳統文化、工藝中汲取養分,讓戶外風潮不僅僅停留在服裝裝備的層面,而成為一種日本精神的象徵。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Snow Peak

日本對西方世界的影響顯然從上世紀 80 年代的巴黎便已經開始,而無論是 Virgil Abloh 掌舵下 LOUIS VUITTON 於三月初帶來的VirgilAbloh x NIGO® 的 LV² 系列;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Virgil Abloh x NIGO® 的 LV² Collection

抑或是 Kim Jones 主導下 LOUIS VUITTON 2013 春季男裝秀上,由 Kapital 精工細作之下的 Boro 工藝與 LV LOGO 的碰撞,將帶有時間痕跡與匠人精神的設計帶到了時尚主流舞臺。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LOUIS VUITTON 2013SS

日本人在戶外風格的呈現上,也保留了不少以日本元素為靈感的設計,以及融合日本傳統工藝的體現,日本人強大的歸檔能力和對本土文化的敬畏,無不造就了“日本製造”在世界範圍內的重量級地位。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Snow Peak

日本設計師在高級時裝行業的愈發活躍,也為日本戶外風格的出圈貢獻了自己的力量,Junya Watanabe、Sacai、Kolor 等品牌紛紛將戶外元素引入秀場。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Sacai X TNF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ADIDAS BY KOLOR SS18

另一邊,不少戶外品牌的日本支線也在設計過程中致敬日本的傳統手藝,美國戶外品牌 GREGORY 通過其日本支線 GREGORY Japan 推出了一個全新的包袋系列。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這個系列將起源於江戶時代的傳統的紡織工藝 Sashiko 結合靛藍作舊面料,還原了日式 Boro 拼布風格,以紡織物自然磨損的美感。

這一設計契合了時下流行的復古情結,不同的是 Gregory Japan 試圖在本土文化中找到值得借鑑的元素,並保留了舒適的貼身包袋構造,利用現代設計理念呈現傳統的魅力。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日本戶外品牌 Snow Peak 更將和服元素注入戶外設計之中,2017年釋出“Outdoor Yukata”系列,找來傳統和服老店 Kimono Yamato 合作,以浴衣為藍本,將棉布面料改為由日本纖維生產商 Toray 開發的 Dot Air 面料,而布質腰帶則以可扣式腰帶取代。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Snow Peak以戶外潮流服飾承載日本傳統服飾工藝,使得戶外機能元素更有文化內涵和歷史感,也拉近了傳統文化了與年輕消費者對話的距離。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長久以來,“日系潮流”在時尚行業、潮流領域都佔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而日系戶外風格則更是具有代表性的存在。

諸多戶外品牌前仆後繼地開設日本支線,甚至將核心團隊遷移日本,日本支線在一定程度上更是“救活”了不少戶外老牌,“日本支線”背後不僅僅是招牌,更是包含了日本人擁抱自然與城市生活的態度,以及在長達百年的歷史演變中,東西方文化碰撞融合的結果。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我們也期待在下個十年,戶外品牌的日本支線,還能夠在 Urban Outdoor 風潮乃至整個時裝世界,帶給大傢什麼樣的驚喜。

【END】

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户外品牌的日本支线,为何如此出圈?

本期文字助理:J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向來不毒舌,內心充滿愛的「吉良先生」微信公眾賬號,會精選過去未來從前以後的所有時尚界美容圈科技業,以及旅行美食等相關生活領域裡的有趣內容。基本是一個無節操也不靠譜的資訊平臺,甚至偶爾偷懶時會以(自認為)迷人的嗓音來跟大家插科打諢。

點擊下面的文章標題👇🏻,即可快速查看往期精選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