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体检都正常,还有必要体检吗?

年年都体检,为什么去年正常,今年就被检查出癌症中期呢?体检到底有没有用?

在很多人看来,每年做一次体检,就能把大大小小的问题查出来,体检报告上没大事的话,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但是事实是,有的人虽然每年都做定期体检且体检结果正常,还是会在没有一点点防备的情况下被查出大病。

这是为什么呢?不是体检没有用,不是体检套餐的价格问题,也不是医生的技术问题,而是体检方法和间隔期不合适。


一份“个性化体检单”的定制

 1、告知医生自己的既往病史和家族遗传疾病;

 2、沟通已有的健康问题

 3、沟通平时的生活习惯,是否久坐,压力大不大,有无抽烟喝酒;

 4、根据医生评估、建议,选择检查项目。

 一般体检机构都会有多种“套餐”,包含项目和费用不等。

年年体检都正常,还有必要体检吗?

按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发布的《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体检内容大致分成两类:基础项目和个性化项目,也被称为“1+X”。

其中“1”是基石,是必选或常规体检。“X”即个性化项目,需结合工作环境、性别和年龄因素、生活方式以及过往疾病史或家族疾病史等选择。

在体检的过程中,体检项目的选择是重中之重。

体检项目的选择,并不是说越贵越好,也不是说越多越好,而是要选对选准体检套餐,要综合考虑个人家族病史、既往病史、年龄、性别、高危健康风险等因素选出最合适的体检项目。

常规体检≠防癌体检

许多人做的健康体检,往往注重常规检查项目的全面性,筛检手段相对简单,并不一定包含针对某一特定癌症的专项检查手段,即使所含项目包括一些癌症检查项目,其检查的深度和专业的判断还是有待加强。

验血、验尿、做超声、拍X光片等常规体检项目,每一项都有其必须要做的意义,但是要是想筛查出某些器官的早期癌症,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6个防癌体检要重视

01肺癌

年年体检都正常,还有必要体检吗?

主要筛查手段:肺部低剂量CT和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及新兴标志物胃泌素前体释放肽(ProGRP)。

最需要筛查的人群:50岁以上人,有肺癌家族史、吸烟史、咳嗽、胸痛、痰中带血、长期低热等。

02乳腺癌

主要筛查手段:乳腺超声、乳腺钼靶,肿瘤标记物CA-153、CA-125、CEA。

最需要筛查的人群:35岁以上女性。有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疾病史、婚育史、月经史、乳房胀痛(与月经周期无关)、乳头异常分泌物等。

03宫颈癌

年年体检都正常,还有必要体检吗?

主要筛查手段:宫颈超薄细胞学检查(TCT)、HPV测试、肿瘤标记物SCC、CEA。

最需要筛查的人群:21岁以上女性,结婚1年以上,或者有性生活史两三年以上的年轻女性,以及中老年女性,有宫颈癌家族史、月经史、生育史、不洁性生活史、白带异常、阴道出血等。

04直结肠癌

年年体检都正常,还有必要体检吗?

主要筛查手段:肛诊、大便潜血、结肠镜、气钡双重造影、肿瘤标记物CEA、CA-199、CA-242。

最需要筛查的人群:50岁以上,有直结肠癌家族史,慢性结肠炎及肠息肉病史,下腹痛、便血、黏液便、大便频次等。

05胃癌

年年体检都正常,还有必要体检吗?

主要筛查手段:胃镜检查、气钡双重造影、幽门螺旋杆菌(HP)检查、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测定等,肿瘤标记物CA72-4、CEA。

最需要筛查的人群:5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胃溃疡、胃肠息肉病史等,腹痛、腹泻、消瘦、柏油便等。

06前列腺癌

年年体检都正常,还有必要体检吗?

主要筛查手段:前列腺触诊检查、前列腺超声、肿瘤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筛查。

因在前列腺良性疾病中存在14%的患者PSA水平升高,所以不推荐PSA为人群筛查手段。

最需要筛查的人群:反复尿频、尿急及血尿等,推荐45岁以上男性,尤其是有前列腺癌家族史、慢性炎症史。

间隔期

对于某些生长比较迅速的肿瘤,一年一次可能不能避免中晚期癌症的出现。比如说肝癌的高危人群,乙肝携带者或者肝硬化患者,最好3到6个月做一次检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