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精確到“g”,機會就會成“T”而至嗎?


食物精確到“g”,機會就會成“T”而至嗎?

唐時以豐腴為傲,現時以骨感為美

某天看一檔娛樂節目,那英出場,身形窈窕,凹凸有致,身材管理非常到位。面對眾人羨慕的目光,那英說,不要羨慕她,她的身材都是省出來的。人家一碗一碗地吃東西,她只能吃一小口。人前的風光,必是人後的隱忍成就的。

大多數的明星,特別是女明星,為了保持身形,每天只攝入少量的吃食,再輔以適量的運動,大塊朵頤、津津有味這樣的成語,他們是無法體會的。他們必須保持苗條、瘦削,上鏡才好看。這不能怪明星,只因觀眾太苛刻。

尹正在《鬢邊不是海棠紅》中的扮相遭到眾多觀眾吐槽,認為他胖了,把商細蕊變成了商粗蕊。其實尹正扮演的商細蕊可圈可點,但體形的變化影響了大家對他演技的認可,觀眾對明星身材要求之苛刻可見一斑。

食物精確到“g”,機會就會成“T”而至嗎?


秦嵐曾在節目中說過,很多女明星在鏡頭下仙氣飄飄,實際上像鬼——太瘦了,幾近皮包骨。

我在汽車公司上班時,曾見過一電視臺的女主播來購車。電視上的她,臉型恰到好處,然而真實的她臉小了約一圈。大臉姑娘不上鏡,鏡頭會放大你的骨架。難怪明星們要拼命節食、運動,只為了以好的形體取悅觀眾,獲得更多的人氣,為事業更上一層樓作鋪墊。

唐時以豐腴為傲,現時以骨感為美,每一個時代有自己獨特的時尚,為了保持身材,人們不得不管住嘴,邁開腿,否則都是陡勞。

每天準備的食物,每一樣都要精確到多少“g”,似乎只有這樣,機會才會成“T”而至

我認識一個營養師,她每天在微信群裡教大家搭配食物,除了葷素、色彩,在數量上都有要求。

她的每一天都有食譜,每一天都不同,蝦、蛋、肉、蔬菜、米飯、水果,每天的配量各多少g;葷類儘量選擇白肉、海鮮;食物、水果選擇多暖色系的,如草莓、橘子、胡蘿蔔、玉米......甜品是無糖酸奶。日子過得很精緻,體脂控制得十分到位,身上沒有一丁點餘肉。羨慕嫉妒恨有沒有?試想有幾位能做到,每天做七、八道吃食,每一份只有幾十克的量?

食物精確到“g”,機會就會成“T”而至嗎?


她的現身說法以及瘦削的形體吸引了大批愛美的人,人們購買她推薦的食品、水果、甜品,參照她的用量和搭配來準備每日飲食,她的銷售任務完成得非常出色,她的以“g”計食,給自己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童星出身的楊紫,星途一度不被人看好,很多人認為她長得不漂亮,身材也不完美,甚至把她的人設歸於《歡樂頌》邱瑩瑩的傻白甜 。然而,《香蜜沉沉燼如霜》中的錦覓打破了人們對她的認識,瘦身成功的楊紫把仙氣飄飄、精靈古怪的錦覓詮釋得十分到位,演技和顏值的雙雙在線讓她名利雙收,從而片約不斷,擠身流量小花之列。

很難想象,身屬易胖體質的楊紫,對自己嚴苛到什麼程度才能苗條如斯,她在吃食上想必也是剋制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吧?

食物精確到“g”,機會就會成“T”而至嗎?

在當今世上,到處都是顏值控,普通人也逃不出那魔咒。找工作面試,你若清秀苗條,形象上已佔了便宜,接下來的環節,便相對輕鬆許多。

當年,我考取導遊證後參加旅遊局的評級考試,與一眾老導遊一起,聽他們導遊詞講得順溜,普通話標準,心裡很自卑,想著成績定會墊底。講解完了竟得了A,而那個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的導遊只得了B,她甚是忿忿,而我既有些慚愧,也有些自得。

無論明星,還是普通人,都應在身材的管理上下功夫。管住嘴,控制食物攝入量,邁開腿,保持適當運動量,有了好的身體和好的身材,機會定會蜂擁而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