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傳佛教有八大宗派,你瞭解幾個?


漢傳佛教有八大宗派,你瞭解幾個?


佛教在西漢時傳入中國,經歷南北朝的弘傳,至隋唐而達鼎盛。初期漢傳佛教主要是翻譯佛經,較為完整地繼承了印度早期和中期的佛教思想。


隨著對佛教義學的深入研究,並不斷地與中國本土文化相融合,祖師大德們在修持方法上各有所專,自成一家,逐漸形成了不同的思想體系,即天台宗、三論宗、華嚴宗、禪宗、淨土宗、唯識宗、律宗、密宗八大宗派。


今天,禪理君來簡單介紹下八大宗派的情況。


唯識宗——名稱最多的宗派

“唯識宗”又稱為“慈恩宗”“瑜伽宗”“應理圓實宗”“普為乘教宗”“唯識中道宗”“有相宗”“相宗”“五性宗”,創始人為唐代玄奘法師與窺基大師,祖庭為陝西西安大慈恩寺。



三論宗——支持大一統的宗派

所謂“三論”,因依《中論》《十二門論》《百論》等三論立宗,故名“三論”。創始人為隋唐時期的吉藏大師,祖庭為陝西西安草堂寺。


天台宗——以山命名的宗派

“天台宗”創立於於陳隋之際,是中國漢傳佛教中創立最早的宗派,也因以《妙法蓮華經》為根本的理論基礎,又被稱為“法華宗”。創始人為智顗大師,祖庭為浙江天台山國清寺。


華嚴宗——影響中國哲學發展的宗派

因以《華嚴經》為根本理論典籍得名。創始人為唐朝法藏法師,祖庭為陝西西安華嚴寺。相傳武則天曾賜“賢首”這個稱號給法藏,因此華嚴宗也稱“賢首宗”。


禪宗——最流行的宗派

創始人為南北朝達摩祖師,禪宗六大祖庭分別是河南初祖少林寺,安徽嶽西二祖寺、天柱山三祖寺,湖北黃梅四祖寺、五祖寺以及廣東南華寺。


禪宗提倡“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同時將日常生活與勞作融入修行當中,有異於傳統的打坐誦經,使得修行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個角落,所謂處處有禪意,處處有禪機。


淨土宗——修行人數最多的宗派

創始人為東晉慧遠大師,祖庭是江西廬山東林寺和陝西西安香積寺。因其修行方法簡易方便:只需虔誠地口頌阿彌陀佛,即可往生淨土抵達極樂世界,擺脫生死輪迴之苦。修行的簡便,使得淨土宗流傳廣泛,影響巨大。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詩曰:“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


律宗——以戒為師的宗派

創始人為道宣大師,祖庭為陝西西安淨業寺。道宣大師在在陝西終南山潛心研習,並正式創立宗派,聲名遠播,被後世稱為“南山律祖”,中國的律宗也被稱為“南山律宗”。至今中國出家僧徒,還大多以他的《四分律》學為行持的楷模。我國近代的弘一大師(李叔同)是律宗的十一祖。


密宗——消失的宗派

由印度傳來,漢傳密宗祖庭為陝西西安大興善寺、青龍寺。八世紀時印度密教,由善無畏阿闍梨、金剛智阿闍梨、不空法師等宗派祖師傳入中國,並傳僧一行。密宗以密法奧秘,不經阿闍梨親自灌頂,不經阿闍梨親自授三昧耶戒,並持執不怠,不經傳授不得互相傳習及顯示非密宗信眾,因此稱為“密宗”。


總結完八大宗派的特點後,禪理君想再粗淺地說說如今這幾大宗派的生存現狀、面臨問題,如有不同意見看法的佛友,可在評論區進一步探討。


自唐宋以後,中國國勢日衰(天朝除外),佛教弘傳也隨之走向衰落。


其中,唯識宗因缺乏漢文化的基礎,雖有玄奘三藏為之憚精竭慮,但僅傳兩、三代便已湮沒無聞。而律宗、三論宗在中國也未能廣泛弘揚,經武宗、世宗滅佛之劫,重要典藉亦散佚不見。幸而這些失傳的典籍在鄰國日本尚保存著,清末民初又迴歸故土。


至於天台、華嚴,雖為國人尊崇,但在流傳過程中,證法的傳承未能完整沿襲下來,終致有教無觀。


這裡要特別說明下密宗,由於三武滅佛等歷史原因,從唐朝以後,密宗在我國幾乎沒有完整的傳承。正如近代大德虛雲長老在自述年譜中所說——密宗一法,經一行禪師發揚之後,傳入日本,我國即無相繼之人。 直到1991年,臺灣大毘盧寺成觀法師,至日本真言宗的總本山、高野山(弘法大師所創之真言宗總本山),修學真言宗密法。 現如今,隨著諸多佛弟子的努力,密宗也開始了在中國的復興之路。


最後,唯禪宗和淨土因更深入的融入中國本土文化,沒有晦澀難懂的義理,融入生活簡便易行,才得以普及,但也面臨著一些傳承難題,這裡暫且不表。


整體而言,各宗的修行法門,多是祖師在繼承世尊教法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修行經驗,代代相傳而來。但是至今卻多已中斷。


最根本原因,是這些宗派沒有將本派思想體系和實修法門完整的保留傳承下來。


但先德已逝,即便有殘存數頁古籍,也無法還原當初的完整修學體系。


即便如此,近現代以來,我們的佛教高僧大德仍沒氣餒,有虛雲老和尚弘揚禪宗,印光大師弘揚淨土,諦閒法師、倓虛法師弘揚天台,興慈法師弘揚華嚴,弘一律師弘揚律宗……


在重振傳統宗派的同時,太虛大師積極致力於人生佛教的弘揚,逐漸扭轉民眾對佛教的“消極出世”的印象,提倡佛教應立足於現實人生,由人乘而抵達佛道,所謂“人成即佛成”,充分體現了佛教濟世利人的慈悲情懷,對於佛教的普及無疑具有重大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