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浪尖的“教育”,改革與現實的衝突

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一直默默靜靜的生活失去了平衡。七嘴八舌的言論各個平臺蜂擁而至……

無論什麼言論,不管是因情緒而為,還是出於理智所言,都是一種文化的表現,一種意識的彰顯……

疫情是公眾的,針對的是每一個人。在“災難”面前,可謂剝去了人們往日生活中的一塊“遮羞布”,一塊平常的“偽裝衣”,本來的,心底的真善美與醜陋惡盡顯無遺……

武漢疫情突發,有的人出了國門,不管是逍遙享受,還是遛彎散心,總之是“避難”……;有的人在疫情肆意之際,仍是我行我素,高歌載舞,似乎疫情與其無關,金錢至上,要錢不要命……

但更多的人是在國家一聲召喚之下撲赴前線,與死神抗爭,就萬民與生死一線……!這才是我們社會主義的文明,這才是人類發展的方向!這才是祖國的棟樑!

我們也不能忘記在此次戰役中默默無聞的,自願支前的無名無聲的人們,他們一樣是抗疫的英雄!而且是真正的英雄!

有一天知道了他們的事蹟,別說是裝,別說是擺拍,別像歪曲“雷鋒叔叔”那樣來歪曲這一歷史的事實……

不管是祖國的召喚,還是自願的奉獻,一切的集中點是“教育與意識形態”的必然!

如果不是疫情的突發,我們不會知道就一個英國就有我們未成年留學的孩子1.5萬;如果不是疫情,我們不會知道境外留學有我們的棟樑160多萬……

留學是為了學習別人的先進科學與技術,是為了我們持久的發展。偉人說“洋為中用”,應該就是這個道理吧?

但疫情的突顯,有些留學於國外的“棟樑”們,不但不為祖國與人民擔心,反而信口開河,口不擇言,隨心所欲的大肆胡說八道。更令人可惡的是口出“辱國辱民”之言!

誠然,言論是自由的,但是自由是有前提的。縱觀各國,哪個言論自由是可以隨便“辱其國,辱其民”的呢?辱國辱民是一種性質惡劣的仇視心理與意識形態……

如此,這些“精英”不只令我們寒心,更是一種警醒!我們不僅要問他們為什麼會這樣?難道用了幾天刀叉,喝了幾天牛奶,吃了幾天牛肉麵包就忘記了自己出去的使命?就忘記了我們寄託的希望?就把愛祖國愛人民的置於腦後了麼?長此以往會不會連自己姓什麼也可以忘記呢?連自己爹孃祖宗也可以全忘記呢?

於是我們很多專家、名人提出了我們的教育失敗!教育需要改革!

我個人也思索,的卻我們的教育是出了問題!要麼怎麼會有這麼多忘恩負義之人出現呢?為什麼會造就這麼多白眼狼呢?為什麼會吃裡爬外的人越來越多呢?

這不能不讓我們深思,不讓我們警醒!

……

教育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需要改革!但是怎麼改?如何改?

我們必須要看到理論與現實的衝突。比如:

1.我們提倡雷鋒精神,學習雷鋒好榜樣。但是我們的名人卻要歪曲雷鋒是假的,是作秀,是擺拍……

今天是一個網絡時代,各種各樣的信息讓人應接不暇。那麼老師講雷鋒精神,卻遇到現實的名人的否認,孩子們信誰呢?

2.當遇到偶然“事件”,一個老人跌倒,幾個放學的孩子看到去扶,結果是被冤枉,被訛詐,被推送法庭見至於法律……

孩子能不疑惑麼?再加之於家長的教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雷鋒精神怎麼發揚呢?

3.這幾十年來,我們崇尚以實現個人價值為中心的教育,要實現自我!如是誰還會知道周圍有誰呢?黨、國家、祖國、民族在他們心中究竟是什麼地位?沒人知道的……

4.看看我們的現實生活,一波留洋回來的人,一夜搖身一變,成了名人,成了有錢人,有了地位……

再看看我們的演藝界,光鮮獨亮,呼風喚雨,但卻不需要什麼文化……

……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理論與現實的衝突。

那麼教育要改革,怎麼改?從哪兒入手改呢?

事物是普遍聯繫的,教育重要,也只是整體中的一部分。一個整體出現的問題,單另教育來改變很難很難吶……

教育,任重而道遠!

個人看法不足為據,請別上綱上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