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中人別里科夫,用外在形式尋求安全感,卻不知內心強大才是救贖

別里科夫將自己裝進套子裡,想要以此獲得安全感,卻不知,這種掩耳盜鈴的怪異舉止,將自己完全暴露於人前。

《裝在套子裡的人》是俄國作家契訶夫的短篇小說,主人公別里科夫是一位希臘語教師,他因循守舊,對所有的新事物感到恐懼,他堅信只有把自己裝進套子裡,才是安全的。

套中人別里科夫,用外在形式尋求安全感,卻不知內心強大才是救贖

1、別里科夫的出名,極富諷刺意義

別里科夫很出名,因為他是‘套中人’。他在大晴天也穿雨鞋、帶雨傘,一定得穿上暖和的棉大衣,不僅雨傘、表、削鉛筆的折刀要包套,臉也藏進豎起的衣領中,坐馬車必須讓車伕支起車篷。這說明別里科夫極度缺乏安全感,想盡一切辦法都要鑽進套子裡。

套中人別里科夫,用外在形式尋求安全感,卻不知內心強大才是救贖

缺乏安全感是正常的,但極度缺乏安全感是病態的。別里科夫的‘驚弓鳥’狀態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密切。19世紀末,沙俄統治進入了黑暗時期,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讓沙皇反動統治生出危機感,沙皇政權實行恐怖統治,不允許有任何的反對言論,當時密探遍地都是,颳起了高密和誣陷的大風,警察也會盯緊人們的一舉一動。人們的思想和行動被牢牢控制,只能小心翼翼地警惕周圍的一切。相應的,也就滋生出別里科夫這種盯梢、告密的人。

套中人別里科夫,用外在形式尋求安全感,卻不知內心強大才是救贖

放在今天,別里科夫的歸宿大概是精神病院。然而,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別里科夫誇張的行為舉動是正常的,正如黑格爾在《法哲學原理》序中提到的存在即合理。看似是小人物的搞笑怪異舉止,其實背後的隱喻更值得探究。這也是作者契訶夫的高明之處,他注重現實主義傳統,通過描寫人們的日常生活,塑造出鮮活性格的小人物,以此反映出俄國當時最真實的社會狀態。

同時,別里科夫的恐懼與膽大是矛盾的,他恐懼當局,然而,在與普通人相處中,膽子極大,他用套子封閉自己,時常唸叨“千萬別鬧出什麼亂子來”,這種語言及行為上的精神重壓長達15年。

別里科夫把恐懼傳染給周圍的人,採用“溫水煮青蛙”的形式,通過日漸滲透達到了可怕的效果。最終,人們即便意識到了問題,卻將別里科夫的精神控制當成了習慣。

套中人別里科夫,用外在形式尋求安全感,卻不知內心強大才是救贖

2、別里科夫差點結了婚,也差點鑽出了套子

華連卡是一位教史地的女老師,在一次宴會上,別里科夫見到了華連卡,被她深深迷住了。她豪爽活潑,熱情洋溢,敢肆無忌憚的笑,兩人接觸多了,別里科夫對她產生了好感,將華連卡的照片放在自己的桌子上。可到了談論結婚的時候,別里科夫愁的整夜睡不著。他覺得,婚姻是終身大事,要估量將來的義務和責任,避免將來鬧出亂子。

在別里科夫的心裡,被明令禁止的東西,他才會感到踏實。對於沒有明令禁止的,他會感到可疑、害怕。華連卡的熱情感染了別里科夫,但別里科夫又因此覺得不安,認為華連卡性子野,會惹出麻煩。不得不說,連婚姻都能扯出麻煩和亂子,別里科夫註定要過著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

套中人別里科夫,用外在形式尋求安全感,卻不知內心強大才是救贖

後來,有人畫了漫畫,內容是別里科夫挽著華連卡,漫畫發給了很多人,別里科夫知道後氣得嘴唇發抖,他去了華連卡家中,但華連卡沒在家,只有她哥哥柯瓦連科在家。別里科夫急忙解釋,漫畫的事情和他絕對沒有關係。

他還忠告柯瓦連科,“您騎自行車,這種消遣對青年的教育工作者來說是絕對不合宜的。”“ 如果教師騎自行車,那還能希望學生做出什麼好事來?他們所能做的就只有倒過來,用腦袋走路了!既然政府還沒有發出通告,允許做這種事,那就做不得。”

柯瓦連科是一位有新思想、敢作敢為的年輕人,他厭惡這些言論。可別里科夫還在繼續,為了避免出亂子,要把談話內容報告給校長,於是,柯瓦連科忍無可忍把他推下樓了。

不幸的是,剛滾下樓,就碰到了華連卡,別里科夫腦子裡立馬幻想了一個又一個的負面場景,華連卡沒多想,只以為他不小心摔下來了,看他滑稽的模樣,她笑得很大聲。

套中人別里科夫,用外在形式尋求安全感,卻不知內心強大才是救贖

這一連串的笑聲,直接成了別里科夫的催命符。別里科夫回到家,從桌上撤掉華連卡的照片,然後躺在床上,一個月後,別里科夫去世了。

別里科夫的死,讓人們嗅到了自由的味道。可歡騰了僅僅一週,一切變回了死水般的凝滯。這說明,別里科夫的恐懼奴役已經滲透了每一個角落。而且,別里科夫不是一個人,他代表了“別里科夫”一類的人,死了一個別里科夫,還會有其他的別里科夫出現。

3、外在的‘包裹’並不能帶來救贖,內心強大才是安全感的穩固壁壘

別里科夫用套子尋求安全感,可套子終究是外物,他依舊恐懼周圍的一切,出門如臨大敵,在家中戰戰兢兢,最後,就連一張漫畫都成了催命符。對於別里科夫來說,只有棺材這個套子才是真正的解脫。因為他躺在棺材裡的神情是溫和高興的,再也不用感到害怕了。

套中人別里科夫,用外在形式尋求安全感,卻不知內心強大才是救贖

別里科夫並不知道套子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也不懂得一個人只有內心強大,才能百毒不侵。因此,他被生活擠壓,被周遭的人排斥,也被小事擾得心神不寧。像別里科夫這樣戰戰兢兢的人,即便是成功地出了套子,多年的行為習慣還會將他拉回套子裡。

對於我們而言,一個人的無力感是從無法掌控自己開始的,想要打破這一點,就需要我們將注意力從過去、將來轉移到當下,這也是活在當下。從現在開始,專注於眼前的一切,從點滴小事中建立起自己的安全感,可以將自己的小愛好拾起來,讓它從幼苗長成大樹,這個過程足夠培養出一個人的安全感。

比如,有一位全職媽媽在帶娃路上,覺得手心向上,一點兒安全感也沒有,於是,她在帶娃間隙,咬牙學了烘焙,等孩子一上幼兒園就開了蛋糕店。她成功地找回了人生的掌控感,自然也就有了安全感。

安全感是一個人內在的精神需求,對於現如今的我們來說,不畏將來,不念過去,活好當下就能逐步建立自己的安全感。

結語:別里科夫小心翼翼地活著,哪怕鑽進套子裡,也遮擋不住內心的不安。在當時的社會環境和精神重壓下,別里科夫既是統治階級的擁護者,也是一位受害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