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有條村堪稱“古樹博物館”,參天古樹背後竟還有一段悽慘故事

順德有條村堪稱“古樹博物館”,參天古樹背後竟還有一段悽慘故事

杏壇有個村被坊間稱為

——“順德古樹博物館”

它就是古朗

順德有條村堪稱“古樹博物館”,參天古樹背後竟還有一段悽慘故事

為什麼有這樣的稱謂裡面的古樹長啥樣人和樹之間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在2001年4月3日順德市政府公佈的古樹古木名錄中,古朗7棵百歲以上的古樹榜上有名,品種有芒果、龍眼、大葉榕、小葉榕,最老的有250歲了。

順德有條村堪稱“古樹博物館”,參天古樹背後竟還有一段悽慘故事

  這棵古朗最老的大葉榕在村衛生站裡。前一段時間,天氣炎熱,但即使是這樣的天氣,站在枝葉茂密的樹下也會頓感蔭涼,大樹的主幹要五、六個人才能抱得住。小公園裡有石桌石凳供村民棲憩。村民葉叔說,本來旁邊還有一棵古樹,不幸被颱風吹倒了。前一兩年,當看到倖存的這棵有一樹丫似乎不堪重負時,他們趕緊用一根8米長的鋼管來固定。在上世紀60年代,樹上有很多鷺鳥,它們還在這裡築巢安家。還記得有次颱風來時,很多鳥蛋摔下來碎了,剛出世的小鷺鳥在風中顫抖。可惜現在沒了。不過抬起頭來,還是可以看到許多小鳥飛來飛去,吱吱鳴叫。


一段悽慘故事

這棵大樹也和一段悽慘的故事相連,大樹底下埋著數百名慘遭殺害的祖先。大樹旁邊有一塊清光緒年間的“重修墳牆碑誌”,記載了這段歷史。明朝中葉黃蕭養起義失敗後,由於他的姑姐嫁到古朗村,官兵追捕過來,並殃及無辜村民。當時幾百村民躲在這裡的叢林地帶,以為可以逃過一劫,不想一個村民帶的公雞快天亮時啼叫,暴露行蹤致全部被殺,當時只是草草掩埋。若干年後雨水沖刷遺骨又露了出來。不忍這樣的慘狀,村民集資籌集了一座古塚,之後經數次重修,清朝光緒年間的修繕還立碑進行了記載。

順德有條村堪稱“古樹博物館”,參天古樹背後竟還有一段悽慘故事

  葉叔介紹,這一帶原來因朗樹而起村名,叫朗地,分北朗和南朗,北朗又曾叫過上朗,後來為紀念及緬懷受害的村人,取“古塚”之“古”字,改為了如今的古朗。在古塚上,後來長出了兩棵大葉榕樹,可惜一棵在上世紀70年代的颱風中被摧毀,一棵保存至今,成為了村裡最老的古樹。每年清明,村民都會自發地到古塚拜祭,圍繞著古樹告祭先人在天之靈。

  或許是有這樣的典故,在古朗,人們對樹木是愛護有加。平時別說是古樹,即便是普通的樹,修剪也要報告村裡,得到允許後才可以指定位置進行剪枝。曾經有一位村民在修房子時,覺得樹木遮光砍了一點點樹枝,村裡知道後,馬上趕到現場予以制止,防止事態擴大。

順德有條村堪稱“古樹博物館”,參天古樹背後竟還有一段悽慘故事

  不能亂砍,種也得講規距。三元殿旁一家小賣部的鐵皮頂上,覆蓋著開滿鮮花的水君子,它的根部繚繞著另一棵樹,是通過竹杆的牽引爬上來的。“炎熱夏日正好遮陽,也要村裡批准才能這樣做,現在好多遊客都喜歡照這個景。”小賣部的阿姨說。與這個新景相映成趣的,是相隔不遠處一棵200年高齡的龍眼樹。

順德有條村堪稱“古樹博物館”,參天古樹背後竟還有一段悽慘故事

  每一棵古樹都歷經滄桑,見證歷史。在聯排河邊,相連的三棵古樹一起相守走過了百年,只可惜其中的一棵芒果樹,因遭雷劈原本伸過河邊的樹枝斷落了。它們曾經目睹水上小船穿梭,岸上集市喧鬧的繁華。在水路作為主要運輸通道時,古朗熱度堪比現在的北部片區,魚市、豬市、桑市、柴市等一應俱全,珠三角一帶的人們沿水路在這裡交易、落腳。如今,沒有踏著工業化進程大步邁進的古朗卻迎來了水鄉農業生態遊的新機遇。百年古樹又將見證新的歷史。

順德有條村堪稱“古樹博物館”,參天古樹背後竟還有一段悽慘故事

炎炎夏日

走進“順德古樹博物館”

大樹底下乘涼小憩一番

也是一種美好享受


來源:文/珠江商報、圖/順德城市網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