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這7招斷夜奶,寶媽和孩子都不再“熬夜”!

曾經以為懷著寶寶時的辛苦在分娩的一天可以揮別,結果寶寶生下來才發現,夜幕中最恐怖的不是大著肚子翻身,而是睏倦中還要爬起來夜奶!


“要不要斷夜奶”這個話題,相信是很多媽媽都糾結的問題。不斷,自己休息不好,身心疲憊;斷了,擔心寶寶營養不夠,晚上睡不安穩。


那到底要怎麼做對寶寶才是最好的呢?要不要斷夜奶?夜奶是指寶寶在晚上12點到早上6點這段時間吃奶,而這段時間是大腦分泌生長激素以及褪黑激素最旺盛的時候。


生長激素和褪黑激素對孩子的生長髮育非常重要,如果寶寶在這段時間頻繁吃奶,不能進入深度睡眠的話,就會影響這些激素的分泌。


所以,從生長髮育的角度來講,最好不要讓寶寶養成吃夜奶的習慣。


用這7招斷夜奶,寶媽和孩子都不再“熬夜”!


但是斷夜奶也不能一刀切,對於新生兒來說,絕對不能斷。剛出生的寶寶,他沒有晝夜節律,胃容量也小,很容易餓,必須按需餵養,餓了就要給他吃奶,否則會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


用這7招斷夜奶,寶媽和孩子都不再“熬夜”!

什麼時候斷夜奶?


通常情況下,從3-4個月起,寶寶已經能很好地建立晝夜節律了,應該開始培養寶寶良好的睡眠習慣,如果寶寶不是因為餓了或者尿了醒來,就不要打擾他。


6個月添加輔食之後,寶寶就不會那麼容易餓了,夜奶也就吃得更少,很多寶寶都僅有1次夜奶或到早上才吃1次。注意觀察夜奶的喝奶量。


如果每次相同,那說明孩子還是餓了,應該堅持夜間餵養。如果寶寶喝奶量少,也沒有其它不舒服的表現,就可以逐漸地給寶寶減少夜奶的次數了。


Tips:除了真正飢餓之外,孩子需要夜奶還可能與腸絞痛等造成的胃腸不適、長牙期不適、缺乏安全感等原因有關,必要時可請教醫生。


用這7招斷夜奶,寶媽和孩子都不再“熬夜”!

如何科學斷夜奶?


NO.1


循序漸進的原則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減少餵奶的次數,切不可一下斷掉寶寶的夜奶。


比如,第一天你可以將寶寶夜奶的次數從三次減到兩次,過兩天之後,再從兩次減到一次,讓寶寶慢慢習慣。


NO.2


延長夜間餵奶時間間隔適當延長餵奶的間隔時間。比如半夜3點要喝,隔天往後延半小時,慢慢地拉到早上6-7點,寶寶就可以慢慢睡一整晚了。


也可以把夜奶衝稀一點,或者直接用溫水來替代奶,讓寶寶認為“晚上的奶不好吃”。添加了輔食的寶寶,可在晚餐臨睡前,吃些米粉或其他輔食。


NO.3


不要讓寶寶含著奶頭睡覺。含著乳頭睡覺,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不但寶寶夜裡要頻頻喝奶,還會增加寶寶患齲齒的幾率。也不易長期使用安撫奶嘴,會對寶寶口腔發育造成影響,導致頜骨畸形。


NO.4


讓親人參與其中如果覺得寶寶不是因為飢餓醒來,可以讓爸爸或親人幫忙來哄孩子,這會讓孩子慢慢知道,晚上醒了沒有奶吃,那他慢慢地就不會吃夜奶了。


當然,剛開始的時候,娃醒來發現人不對是肯定會哭的,不必一下強求,讓寶寶慢慢適應。


NO.5


培養入睡習慣在睡前固定的時間進行一些放鬆、有助睡眠的親子活動,如洗熱水澡、換睡衣、講睡前故事、聽搖籃曲,讓寶寶漸漸將這些活動與睡眠建立聯繫,整夜舒適的睡眠。


但睡前活動一定不要過於激烈,如果寶寶過度疲勞,也會“鬧覺”。


NO.6


適當安撫可以通過玩具、安撫奶嘴等轉移寶寶的注意力,使寶寶減少對夜奶的關注。當寶寶“到點兒醒”時,寶媽可以用溫柔、持續的拍睡幫助寶寶過渡到下一個睡眠週期。


NO.7


做好心理準備這個過程寶寶和媽媽都要逐步適應,不可過於心急。一方面不要急於求成,另一方面要對寶寶的哭鬧有勇氣“堅定的拒絕”。經常反覆、不規律的斷夜奶危害更大。


在斷奶初期,寶寶會因為習慣的改變而反抗、哭鬧,這都是避免不了的。媽媽既要給寶寶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不要讓寶寶突然喪失安全感,也要在付諸行動前要與家人做好溝通,並堅持按原則去做,千萬別半途而廢,否則只能是大人孩子都白遭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