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未来的发展和“离岸金融”有什么关系?


比特币未来的发展和“离岸金融”有什么关系?

首先写在前面,比特币未来的发展会跟离岸金融有关系。

我们可以把比特币交易分为两种:交易所交易和非交易所交易

交易所交易是可以监管的,但是非交易所交易是无法监管;交易所交易的特点跟离岸金融很相似,而且,比特币账本的设计很适合做清算,它可以扮演着一个庞大的离岸金融清算系统。

有人问,离岸金融是什么,这里先简单的介绍一下。

离岸金融是指设在某国境内但与该国金融制度无甚联系,且不受该国金融法规管制的金融机构所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

例如:中国要做人民币离岸金融,为了不跟国内业务混在一起,必须在非本国地区建立,并给非本国居民提供金融服务。

再举一个例子,一家信托投资公司将总部设在巴哈马群岛,其业务活动却是从欧洲居民或其他非美国居民那里吸收美元资金,再将这些资金投放于欧洲居民或非美国居民中,该公司便在从事离岸金融活动。

而且,从严格意义上讲,离岸金融业就是不受当局国内银行法管制的资金融通,无论这些活动发生在境内还是在境外。

比如,美国的国际银行业设施(IBF)和东京离岸金融市场的业务活动等,均属离岸金融。

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能成为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各国大量资金在这里汇聚,进行各种金融服务,对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比特币的非交易所交易好比一个虚拟的无政府国家,比特币就是由这个虚拟国家发行的,交易所就是这个虚拟国家建立在实现各国的离岸金融机构,交易所通过比特币作为价值媒介与各种法币进行兑换,加上比特币不受任何人,任何法律的限制,自由度会比传统的离岸金融更高。

比特币的属性很像货币,因为货币的本质是作为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的工具,比特币看上去都具有这两项功能。

加上比特币数量有限,可以防止通货膨胀,这就让不少人认为比特币未来会取代法币,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从货币发展的历史来看,最早在不同地区的人采用具有不同地区特色的实物作为货币,后来有了贸易往来,货币就发展成具有高度集中的金、银、铜等贵金属,但是贵金属的产量和加工严重限制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制造成本和运输成本高,效率低,最终又被纸币取代。

比特币数量有限,这一点和贵金属很相似,加上早期用户获得比特币成本低,对于后来者很不公平,如果有人故意囤币,很容易造成贫富差距,这是很多人不希望看到的,这也是为什么比特币不可能取代纸币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比特币很可能会成为国家发行货币的价值保障之一。

因为低成本的纸币很容易滥发,因此各国都实施了严格的货币管制,把货币发行权控制在国家手里,并以立法和主权加以保护,国家要想发行货币需要通过购买贵金属、外汇、向社会提供贷款、购买债券作为价值保障。

而比特币未来会是国家购买外汇的一种,这或许只是时间问题,这个过程需要比特币在商业应用成熟后才会应用到国家层面。

于是,这个时候就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感觉比特币可以抑制货币贬值。

但是,其实这跟比特币是没有关系的,国家向社会提供贷款和购买债券才是导致纸币贬值的主要原因,但是要想经济发展,这又是无法避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