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前言

提起機械鍵盤,很容易讓人想到紅軸、黑軸、青軸、茶軸這些軸體,這些都是以機械鍵盤聞名的CHERRY櫻桃家族的軸體,而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廠商也開始研發自家的軸體,“HyperX”作為電競後起之秀,其推出的電競耳機以及首款HyperX Red軸機械鍵盤均有著不錯的反響,這次帶來的是其自主研發軸體的第二款:HyperX Aqua軸,Aqua字面意思是:水;湖綠色,因此可以將其稱之為水軸,45g的壓力,1.8mm的觸發行程,3.8mm的鍵程,手感整體來說比較接近萬金油茶軸,但有著更快的觸發以及更短的鍵程,所以無論遊戲還是日常使用都有著不錯的手感,是機械鍵盤入門同時兼顧遊戲的不錯選擇。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HyperX Alloy Origins 阿洛伊 起源 水軸機械鍵盤 開箱

包裝整體是紅白色的電競風格,比較清新、乾淨,正面是醒目的RGB鍵盤,背面是多種語言的特點介紹。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右上角標誌著這款鍵盤的軸體:Aqua軸,就如圖示一樣,軸體是清新的湖綠配色。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鍵盤佈局: 英語(美國),同時適配了PC、PS4、Xbox One平臺。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HyperX Alloy Origins 阿洛伊 起源 水軸機械鍵盤 外觀展示

拆開包裝後內部除了鍵盤本體外,配有一根1.8米的可拆卸編織USB Type-C的連接線,還有各國語言的使用說明和HyperX系產品推薦,配件並不多,並沒有拔鍵器,有的話就更好了。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Alloy Origins水軸版是104鍵的全鍵盤佈局,整體442.5mm*132.5mm*36.39mm的尺寸,緊湊型設計,不通電狀態下外觀與普通鍵盤無異,非常的樸素、低調。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Alloy Origins水軸版鍵盤整體由航天級鋁合金材質製成,採用懸浮式鍵帽,磨砂的面板質感上非常細膩,並且鍵盤四周都做了倒角來收攏,非常圓滑,完全不用擔心金屬會硌手,金屬底板堅固耐用的同時重量略偏重,加上線材共計1075克,外出居多的話可以選購87鍵款,重量輕上不少。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底部設計了兩段式支撐腳,且每段都帶有防滑橡膠,可提供3°、7° 或 11°三個輸入角度,11°支撐腳雖然幅度最大,但同樣卡的非常穩,鍵盤沒有絲毫晃動,對於習慣使用支撐腳的用戶來說,如果在激烈遊戲時支撐鬆動導致高低不平可以說是非常"致命"的,嚴重時可能直接影響到整場遊戲的勝負。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USB Type-C連接線材接口設計在鍵盤右側上方,接口設計了凹進去一段距離起到穩固線的作用,基本上杜絕了任何可能因為鍵盤導致的遊戲故障,不過也因此並非能夠完全兼容其它Type-C線材,對於一些較寬的Type-C接頭可能就沒法使用。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鍵盤指示燈採用隱藏式設計,在未開啟對應功能的情況下基本不可見,比較有創意的一個設計,指示燈分別顯示遊戲模式、數字鍵盤開關以及大小寫狀態。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和目前主流的其他遊戲鍵盤一樣, Alloy Origins水軸版也是使用的ABS材質的透光鍵帽,ABS材質的優勢是有著細膩的親膚手感,同時觀感也不錯,缺點是容易沾指紋和汗漬,透光率這些自然沒問題,稍後的RGB展示可以有直觀的感受。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Alloy Origins水軸版最大的特色就是搭載了自主軸體HyperX Aqua軸,透明軸蓋配合湖綠色軸芯,一股小清新的感覺撲面而來,雖然是小清新,但使用壽命不可小覷,高達8000萬次,比茶軸還高上不少。手感這塊也比較接近茶軸但比茶軸鍵程更短、觸發更快,同時每一排的鍵盤都做了人體工程學設計,弧度都略有不同,久用不累,遊戲以及日常使用都不錯。RGB這塊,燈珠採用了外露的設計而非一般的PCB貼片,燈效不用再穿過軸蓋後,透光效果更好,燈效更出色。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大鍵位使用的衛星軸設計,整體手感不錯,稍短一點的大鍵位手感區別不大,但鍵位最長的空格鍵觸底聲音略大,有些肉,清脆感也有所降低,還繼續改進改進就更好了。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作為一款RGB鍵盤,配套的軟件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一些錦上添花的功能比如更換RGB燈效外,定製宏、定製遊戲模式就是如虎添翼了,Alloy Origins水軸版配套的軟件是HyperX NGenuity,在Windows 10應用商店搜索HyperX NGenuity就可下載。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這裡說下目前體驗下來感覺很實用的宏功能,宏功能不僅可以錄製鍵盤的操作,還可以錄製鼠標除移動外的所有操作,在選定一個鍵用於重新分配功能後, 我這裡用FN鍵右邊不常用的菜單鍵為例,選擇添加宏指令,開始記錄,這期間所有的鍵盤操作以及鼠標操作都會被記錄下來,保存後只要再按一次之前設置好的鍵就會自動運行期間錄製的所有操作,實乃打團划水時一大利器,平時搶購東西也可以預先錄製一下鼠標點擊也能提高些成功率不少。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錄製好後只要按一下剛剛設置好的菜單鍵就可以全自動運行了,效果如圖,效(偷)率(懶)神器。這中間如果錄了不想要的,可以直接編輯宏,刪除宏中對應的按鍵就可,不用再重新錄製,非常方便。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HyperX Alloy Origins 阿洛伊 起源 水軸機械鍵盤 燈效展示

Alloy Origins水軸版板載內存可以存儲三個預設方案,使用FN+F1-F3即可快捷切換,也可在軟件裡替換其他燈效,燈效無論是透光度、亮度、效果等均一流,可玩性也很高,單色、多色、絢麗的、低調的、個性的都能一一定製滿足。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外設體驗篇:水軸機械鍵盤 起源 HyperX Alloy Origins開箱體驗

總結

HyperX Alloy Origins阿洛伊起源水軸機械鍵盤,採用自主研發軸Aqua水軸,屬於無聲段落軸,比茶軸更輕的壓力克數,更快的觸發和更短的鍵程,同時又具有茶軸相似的“萬金油”特點,既有還不錯的段落感、回饋感,又沒有青軸那種很響的咔噠聲,久用不累,非常適合遊戲兼具日常使用。外觀初看樸素,但內裡不俗,航天級鋁合金材料的底板、絢麗的全背板RGB燈效、Type-C接口鍵線分離、三段式可調角度支撐、小鍵盤等有著充分的實用性,配套的HyperX NGenuity軟件也可圈可點,總體來說顏值、實用兼具,8000萬次理論壽命的軸體配合金屬底板耐用性也能禁得起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