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穎甫妙用桂枝湯

曹穎甫 清代名醫 注重臨床實踐,常借臨床驗案闡發病症變化機理,並以此進一步驗證仲景經方的臨床實用價值。

著作有《傷寒發微》、《金匱發微》、《經方實驗錄》、《曹穎甫醫案》等。

近代名醫曹穎甫先生治病專宗仲景,深研仲景著作。


先生師古不泥古,不囿前賢近哲之所以自錮。運用經方,靈活變通,善用桂枝湯治夏令病。

經大量的臨床驗證,在“用之而取效者屢”的基礎上,進而提出“桂枝湯方獨於夏令為宜也”之說。

曹穎甫妙用桂枝湯

桂枝湯譽為“夏日好冷飲而得表證者之第一效方”。


世俗有:“夏無傷寒”之說。王叔和更有“桂枝下嚥,陽盛則斃”之誡。


然曹先生對《傷寒論》第一方的桂枝湯卻如此推崇,乃至認為“獨於夏令為宜”,何也?

對此,其有精闢論述:“大約夏令汗液大洩,毛孔大開,開窗而臥,外風中其毛孔,即病中風,於是有發熱自汗之證。故桂枝湯方獨於夏令為宜也。”


先生正是在上述理論指導下將桂枝湯運用於臨床的。

曹穎甫妙用桂枝湯

如“於某年夏,治一同鄉楊兆彭病。先,其人畏熱,啟窗而臥,周身熱汗淋漓,風來適體,乃即睡去,夜半,覺冷,覆被再睡,其冷不減,反加甚。


次日,診之,病者頭有汗,手足心有汗,背汗不多,周身汗亦不多,當予桂枝湯原方:桂枝三錢,白芍三錢,甘草一錢,生薑三片,大棗三枚。服藥後,汗出不少,病遂告瘥。”

由此可見,太陽中風證,並非寒冷節所獨有,夏令天氣炎熱,腠理天洩,汗出當風,更易得此。“夏無傷寒”之說實不可信。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此類病者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曹穎甫妙用桂枝湯

皆因空調的逐步普及,夏令天氣炎熱,腠理開洩,頻繁進出涼風襲襲的空調環境,或長期在空調環境下工作和生活,則易為風寒之邪所中而得病。


引用桂枝湯化裁辯治此類“空調綜合徵”的患者,每每收佳效。

先生應用桂枝湯治療夏令太陽中風證,其藥味藥量之變更與否,均視病情而定。


方證完全相合的,悉遵仲景原方原量,如上案。


若證情複雜時,加減出入,在所必需。

曹穎甫妙用桂枝湯

其曰:“一病一證之成,其病因每不一而足。……病人之證隨時變化,決不就吾醫書之範,而用藥可加減,又豈非吾醫者之權衡”。


又“使更能明其熟輕熟重,加以權衡,則更善矣”。


如治葉君案:“大暑之夜,遊大世界屋頂花園,披襟當風,兼進冷飲,當時甚為愉快。


頃之,覺惡寒,頭痛,急急回家,伏枕而睡。適有人來訪,乃強起坐中庭,相與周旋。夜闌客去,背益寒,頭痛更甚,自作紫蘇生薑服之,得微汗,但不解。


次日乞診,病者被扶至樓下,即急呼閉戶,且吐綠色痰濁甚多,蓋系水飲釀成也,兩手臂出汗,撫之潮,隨疏方,用:桂枝四錢,白芍三錢,甘草錢半,生薑五片,大棗七枚,浮萍三錢。一診而愈”。

曹穎甫妙用桂枝湯

本案示“風”之外,更有“冷飲”。


外為風襲,內有飲遏,故見惡風寒,吐綠色痰濁,於桂枝湯中重用生薑,意在加強發散風邪,和中止嘔之效。


浮萍輕浮升散,善透達肌表而發汗。


“加浮萍者,因其身無汗,頭汗不多故也”。

本案辨證準確,處方配伍得宜,故能一診而愈。


先生之術高,可謂神矣。


筆者借鑑先生經驗,運用桂枝湯加減治癒“夏日好冷飲而得表證者”數十例。每憶及此,深感先生之說,言之不謬,使人受益匪淺。


曹穎甫妙用桂枝湯


先生治病,始終是以客觀脈證為施用方藥的依據。


不僅用桂枝湯治夏令太陽中風證,對其它夏令病只要符合桂枝湯證者,即“依證治之,雖三伏之天,不避桂枝”。


如治謝君案:“謝君先是應友人宴,享西餐,冰淋汽水,暢飲鼓腹。及婦,夜即病下利。三日不解,反增劇。


三伏之天,盛暑迫人,平人汗流浹背,頻頻呼熱,今先生重棉疊衾,尚覺凜然形寒,不吐而下利,日十數度行,腹痛而後重,小便短赤,獨其脈不沉而浮。

大論曰: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本證似之。川桂枝錢半,大白芍錢半,炙甘草錢半,生薑二片,紅棗四枚,六神曲三錢,谷麥芽炒各三錢,赤茯苓三錢。服後表解利稀,調理而瘥”。


本案之所以效捷,是緊緊抓住了桂枝證的主要脈證,即惡風寒,脈浮。


曹穎甫妙用桂枝湯


“蓋桂枝湯一方,外證治太陽,內證治太陰。……設太陰病遇浮緩之太陽脈,即桂枝湯證矣。”

所以先生在評述該案時說:“本案桂枝證實為太陰病,蓋桂枝湯為證見脈浮之本方,雖重棉疊衾,尚覺惡寒,有似麻黃湯證,不知桂枝湯證原有嗇嗇惡寒者,況脈浮不緊,其不為麻黃湯證明矣。


因下利之為食滯也,加六神曲炒谷麥芽,因小便短赤也,加赤茯苓,可以悟隨證加減之法矣”。

曹穎甫妙用桂枝湯

曹穎甫妙用桂枝湯


曹穎甫妙用桂枝湯


曹穎甫妙用桂枝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