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舞臺,一段心聲,一股力量!這個“五四”洋溢著太多溫暖和堅毅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昕璐

一個舞臺,一支話筒,一段心聲,一股力量。這個五四,著名歌唱家廖昌永攜手交醫援鄂醫護共唱戰“疫”歌曲,交大醫學院8位戰“疫”一線的醫護青年以TED雲分享的形式娓娓講述他們溫暖卻堅毅、平凡而偉大的青春戰“疫”故事。而同濟青年、華師青年也將戰“疫”元素貫穿主題團課。

▎上海交大醫學院 ▎

抗疫歌曲《勇氣》聲暖人心

一个舞台,一段心声,一股力量!这个“五四”洋溢着太多温暖和坚毅

“每一次回首,看到你汗水把白衣浸透;每一次挽救,你竭盡全力徹夜地守候……”分享會一開場,當著名歌唱家廖昌永在懿德樓舞臺上用渾厚飽滿、充滿張力的男中音唱起抗疫歌曲《勇氣》時,這首歌的作詞者、上海市第八批援鄂醫療隊隊員、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風溼免疫科主治醫師李佳,作曲者專職音樂人袁清和交醫援鄂醫護青年們緩緩走向舞臺中央,與廖昌永共同深情演繹這首傳遞愛與勇氣的歌曲。聲暖人心,激發力量。

在此之前,三人之間還不完全認識,通過歌曲《勇氣》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李佳激動之餘,當即創作了一首《江城子》的詞,“雖初會,志當酬。流年莫負紅日入海流。與君共譜繞樑曲。繁花盛,懿德樓。” 李佳以此來紀念這有意義的“五四跨界合作”。

有一種責任叫“我是醫護”,有一種力量叫“戰疫青春”。分享會中,有催淚的感人故事,有理性的醫學思考,有堅韌的成長蛻變,有治癒的人文光芒,還有淬鍊的青春擔當。

“2019年,國家的關鍵詞是‘扶貧’,我在雲南劍川支醫;2020年上半年,國家的關鍵詞是‘戰疫’,我在武漢前線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瑞金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高琛妮,剛完成為期半年援滇支醫工作,便又毅然奔赴武漢前線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她說自己並不是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不忘入黨時的初心,願儘自己一切努力踐行國家和人民賦予的使命。

第九人民醫院整復外科護士長江雪、同仁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小於哥”於亦鳴、胸科醫院胸外專業病區副護士長馮亮、新華醫院心血管內科重症監護室副護士長劉立駿、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治醫師馬宇航、第六人民醫院老年病科護士沈佳佳、仁濟醫院護士李依八位分享者,既是一個個交醫青年的典型,更是交醫青年的集體群像。

他們用實際行動築牢疫情防控的生命防線,詮釋“初心使命”的深刻內涵,彰顯蓬勃的青春力量,展現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擔當精神,也讓青春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同濟大學 ▎

逆行抗疫的故事詮釋青年責任與擔當

一个舞台,一段心声,一股力量!这个“五四”洋溢着太多温暖和坚毅

由同濟大學團委主辦的“奮鬥的我,最美的國”同濟大學紀念五四運動一百零一週年線上主題團課昨天下午在B站直播間開講。

團課中,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RICU病區護士長、上海首批援鄂醫療隊定向援武漢金銀潭醫院北三病區護理組小組長惠蔚,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帶組護士、上海首批援鄂醫療隊定向援武漢金銀潭醫院護理小組長許虹,附屬楊浦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援武漢雷神山醫院C3病區副組長汪志方,附屬東方醫院主管藥師、援武漢客廳方艙醫院主管藥師黃國鑫,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帶組主任、副主任醫師、上海首批援鄂醫療隊定向援武漢金銀潭醫院北三病區(ICU)第三組副組長程克斌,分別分享了他們援鄂抗疫的所見所聞所感,講述他們與家人、同事、患者、志願者互相支持、共克時艱的感人故事。

“第一天進入病房,我震驚了,各類儀器設備的報警聲此起彼伏……”“我們只是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與萬千同仁一道,盡一份醫者應盡之心而已。”“第一批進入隔離病房收治患者的就是我們黨員,第一個為患者採集鼻咽拭子的也是我們黨員。”“掛了電話,我內心是滿滿的愧疚,我站在原地許了一個願望,希望回來時能趕上二寶的出生。”“我們做好當‘烈士’的心理準備,當了一把勇士。”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昇華,五位同濟援鄂醫護青年以同濟人最樸實的話語,描述抗疫一線最動人的故事,彰顯同濟青年的責任擔當、家國情懷。

土木工程學院2018級本科生高世博文表示,醫護青年們深情的講述,是充滿自豪的回憶,更是飽含期待的傳承;今日之責任,在他人,更在我青年,心常念,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華東師範大學 ▎

一个舞台,一段心声,一股力量!这个“五四”洋溢着太多温暖和坚毅

今天下午,華東師範大學團委舉辦“好樣的,青年!”華東師範大學紀念五四運動101週年線上主題團課,共同學習青年榜樣,繼承五四傳統,弘揚五四精神。其中一個環節是,連線閔行、長寧、普陀三區及華東師大的防疫志願者代表,與團員青年們分享防疫故事,引導廣大90後、00後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

來自閔行區中心醫院的王宏護士,年初三就踏上了去武漢的路,她所在的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是疫情最嚴重的醫院之一。“我所在的病區裡,患者病症只要稍微有好轉,就會主動幫助比自己病重的患者。兩個多月中,我無數次被武漢人民的團結所感動,武漢是英雄的城市,中國是偉大的國家。”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陣地,細緻繁忙的工作組成了民警和志願者的日日夜夜。普陀區白玉路派出所民警朱慧敏認為這些看似繁瑣、細緻的防疫工作,讓人們的心更加緊密。

來自長寧區房管局的95後青年張磊,向團員青年們分享了他在浦東國際機場參與防控檢疫志願工作時的感悟。

在本次戰“疫”中,華東師大共有1238名青年參與教育輔導、心理諮詢、社區工作、防疫宣傳以及一線運輸等各類疫情防疫志願服務。這些志願者利用自身所長義無反顧地投身基層、堅守幕後,為各地區疫情防控工作貢獻力量。

來自河口海岸科學研究院的博士生趙旋琪說:“在聚光燈照不到的地方,還有更多默默無聞的青年志願者們,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青年一代,在為人民服務中茁壯成長、在艱苦奮鬥中磨鍊意志、在實踐中增長工作本領!”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昕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