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間賽跑的急診先鋒 I 長沙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李長羅

致敬醫生

李長羅常說 :“作為急診人,我們永遠要充當先鋒的角色,跑得快一點、再快一點,搶在時間前面,因為生命太脆弱!”在急診科工作的30餘年中,他一路向前,帶領團隊參與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國家胸痛中心、湖南省級創傷救治中心、長沙市急性中毒救治中心、長沙市孕產婦急救中心、長沙市兒科急救中心的建設,見證了醫院不斷髮展。目前急診醫學科目前已發展成為湖南省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湖南省市州級臨床醫學重點專科,編制床位150張,醫護人員近200人,年接診急診病人15萬餘人次,急診留觀病人5萬多人次,搶救各類危重病人10000餘人次,危重病人搶救人數和成功率均省內領先。

与时间赛跑的急诊先锋 I 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李长罗

1

志存高遠 為市民築牢生命“急救網”

為了合理佈局,讓急診患者入院後不會“摸不著北”,李長羅主導急診醫學科功能設置改造 ,通過對有效資源重新整合,再造流程,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統的集急診接診區、綜合搶救區、急診手術室、急診重症監護病室(EICU)、綜合留觀區、急診病房、創傷病房,構成了完善的急危重症醫療救治體系。

為進一步暢通“綠色通道”,他嚴格落實急診急救分級分區救治原則,保證各類急診患者的救治安排更科學、合理,實現了救治環節的無縫鏈接。

1

持續努力,領跑多條綠色通道

急診醫學科成立以來,李長羅積極爭取其他兄弟科室的支持,建立並完善了急性心梗、卒中、急性中毒、多發傷等多條急診綠色通道,對急危重病患者,實行先救治、再補掛號繳費手續,最大程度上縮短了患者診斷及急性干預的時間,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急診醫學科成立綠色通道以來,遇到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可以在急診醫學科溶栓或者直接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手術),開展床旁IABP(主動脈球囊反搏術)、床旁置入臨時心臟起搏器;對於高危肺栓塞可以溶栓治療,對於張力性氣胸可床旁胸腔閉式引流,對於主動脈夾層可行微創支架植入術。

遇到急性腦梗死患者,可在急診行溶栓或介入下取栓治療,腦出血可開展去骨瓣血腫清除術或立體定向下微創血腫清除術,針對於蛛網膜下腔出血,可行介入下彈簧圈封堵術或開顱動脈瘤夾閉術;

遇到急性中毒患者,可在急診醫學科第一時間行血液淨化治療,同時對於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壓氧艙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盡全力拯救每一位患者。

与时间赛跑的急诊先锋 I 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李长罗

1

與時俱進,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

參照國內急診醫學科先進信息管理系統,急診科與信息科合作,獨立自主開發了“電子分診登記系統”、“急診搶救登記電子信息系統”,率先使用急診電子病歷系統,並與檢驗科合作,建立急診檢驗危急值電子管理系統,急診醫學科使用了移動醫護查房車、電子腕帶、PDA智能系統等信息化設備,使急診資源得到優化配置,保證搶救工作安全化、規範化、系統化、制度化、科學化發展,完善了長沙市急診質控數據信息數據的收集。

1

運籌帷幄,重大突發事件應對得當

2017年10月02日,長沙某小區32人食物中毒,李長羅接到消息後立即啟動了群體事件應急流程,5分鐘內李長羅到位指揮搶救,10分鐘內急診醫學科待命人員全部到位,現場依據處置預案迅速成立了救治指揮組、傷員分類組、普通組、搶救組、留觀組。緊急調動60餘名醫務人員,20臺擔架車,同時完成各類急救器材,大型醫療設備進入待命狀態。32名患者通過正確驗傷分級,各搶救組默契分工,三人一組,每組負責一例傷員,並按照先急後緩,垂危優先的救治順序對危重中毒患者進行了心電監護、吸氧、補液、洗胃等救治,而後迅速轉入留觀區、急診病房、急診重症監護室,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32名中毒患者的救治, 受到市委市政府和衛生局的高度讚賞。

与时间赛跑的急诊先锋 I 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李长罗

1

嚴重多發傷

多學科聯合診療保駕護航

2018年4月12日,20歲的王女士騎電動車不慎與麵包車相撞,當場昏迷由120急送入院,診斷為多發傷、創傷失血性休克、心臟破裂傷、肝挫裂傷,隨時有生命危險。李長羅帶領醫護人員立即展開搶救工作,啟動MDT(多學科聯合診療),由急診醫學科、胸心外科、普外科、重症醫學科、輸血科等組成的嚴重創傷多學科救治團隊,實施緊急傷情評估,給予氣管插管,中心靜脈置管液體復甦,創傷重點超聲評估(FAST)提示心包大量積液並血凝塊形成、肝周、下腹少量積液、肝挫傷可能,即刻床旁心包腔穿刺抽出120ml不凝固血性液,暫時解除心臟壓塞後立即送入急診手術室行心臟修補術,急診綠色通道時間僅54分鐘,最終患者轉危為安。

与时间赛跑的急诊先锋 I 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李长罗

1

一件藍色的舊軍大衣

定格在大家的記憶裡

急診醫學科副主任謝明,是李長羅的老搭檔,對於這位科主任的評價她感慨頗深:中心醫院成立後,最初的幾年急診醫學科病人多、病情險、病種雜,科室人員整體還很年輕,有經驗的醫生、護士更是缺乏,為了保證重症患者的救治,帶領大家一起成長,李長羅堅持住在院內宿舍區的“老家”,把老婆孩子丟在離醫院只有兩站路的“新家”,晚上只要有危重患者,一個電話他就往科室跑。他有一件部隊裡的藍色的舊軍大衣,冬天夜裡出門,他來不及穿毛衣、棉襖,就披上這件大衣衝出家門,因此科室醫護人員只要一看到藍色軍大衣的身影,就知道是主任跑過來了,這件藍色的舊軍大衣也成了無數個夜裡大家的定心丸,而李長羅卻成了大家心目當中的“瘦肉條男神”——清瘦、跑得快、暖心、定神,他的出現猶如一劑定心針,讓大家能定下心來有條不紊的進行搶救。

1

1/3的胃切除了,依然是工作狂

由於長期堅守在急診前線,高強度的工作、飲食不規律和緊繃的神經讓李長羅的胃一直不太好,很早就查出有胃潰瘍,2004年夏天持續高溫,科裡接連收了好幾個重度中暑的病人,李長羅忙著指揮搶救,兩個晚上沒休息,也沒顧上好好吃飯,出夜班時隨便吃了包方便麵,沒想到胃痛劇烈,自己躺到了急診醫學科的病床上,一檢查已經是急性胃穿孔,趕緊做了急診手術,切除了1/3的胃。

出院後他越發清瘦,但依然不改工作狂本色,每個週末,一般人休息都樂得在家睡個懶覺,補補元神,李長羅倒好,八點不到就跑到科裡來了,到搶救室查看病人、詢問值班醫生病情,再到急診ICU和留觀室全部細細查看一遍,遇到才畢業幾年的年輕醫護人員,他更是嚴上加嚴,詢問加小考,直到人家額上冒汗,他還寬慰他們:“不要緊張,我不是考你們,這也不是三甲迎檢,但發現哪裡有問題沒掌握好對你們有好處......”,等他的背影走遠了,大家才長吁一口氣。

与时间赛跑的急诊先锋 I 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李长罗

在這樣一個“工作狂”主任的帶領下,急診醫學科不斷學習、熟練開展了多項常規技術及新技術:深靜脈置管、支纖鏡引導下經鼻插管、血流動力學監測、空腸置管術、經皮氣管切開術、床旁支氣管纖維鏡檢查和肺泡灌洗、床旁胃鏡檢查止血、床旁超聲、腦室血腫穿刺引流、血液淨化、心臟臨時起搏等技術,腦梗死溶栓、取栓術等,急診危重病綜合救治能力和搶救成功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而素來低調的他下一個目標是——申請國家級重點專科,因為只有走在最前沿的急診醫學,才能更好地為百姓的健康保駕護航!

致敬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