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傳》:這三大做人的智慧,讓你在職場中游刃有餘!


小時候讀書的時候讀不懂曾國藩,當我有幸再次拿起《曾國藩傳》的時候,才真正的感悟到曾國藩的品質,以及後人為什麼一直推崇學習他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曾國藩是中國近代的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他主張凡事要勤儉節約,不可為官自傲,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為晚清四大名臣。

本書的作者張宏傑先生,是當代中國知名歷史學者,畢業於清華大學歷史系。除了《曾國藩傳》,還有《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飢餓的盛世》等等。

《曾國藩傳》這本書讓我更加了解了曾國藩的一生髮展軌跡,並且他的一些品性也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裡面提到他和別人的相處之道以及自己的成長故事,讓我們深受啟發。記錄了曾國藩勤儉持家的祖訓,識人精準的智慧,治病用人的謀略,終生勤學不輟的克勤克己。

而讀完《曾國藩傳》我總結了曾國藩的三大大智慧:勤,忍,慎。


《曾國藩傳》:這三大做人的智慧,讓你在職場中游刃有餘!


第一智慧:勤能補拙

曾國藩考舉人多次失敗,但是他沒有放棄,而是堅持學習,每天早早起床,刻苦讀書。

在當時曾國藩考舉失敗,並且自己的文章還在當時被公開批評,給他的打擊是很大的,但是曾國藩開始用心思考自己文章為什麼不合格的原因,每次反思自己的文章,每次都要覆盤之前的文章內容,就是這樣不斷的堅持下去。

並且父親對自己的要求同樣的塑造了他的這份勤奮,父親要求曾國藩功課沒有做完就不能去睡覺。在曾國藩9歲的時候,就讀完了《五經》,14歲時候文章就小有名氣,曾國藩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完全是靠“勤”字苦苦熬出來的。

曾國藩曾經給家人的書信中也提到了相同的話::家勤則興,人勤則儉,永不貧賤。

勤於勞作的人,知道一粥一飯,來之不易;勤於治學的人,也一定能夠成為淵博的人,勤儉持家,也一定能夠家族興旺。

勤,是一種智慧,是一個人最好的風水,成功的根本,是人一生真正享用不盡的財富。


《曾國藩傳》:這三大做人的智慧,讓你在職場中游刃有餘!


第二個智慧:忍

左宗棠無論在什麼場合,都對曾國藩罵聲不止,並且還在背後捅刀子。其實,左宗棠從小自命不凡,但是科舉進士三次落榜,這些事情讓他從一開始就對一些進舉之人存在敵對之心。

所以那個時候左宗棠的機遇並不是很好,但是幸運的是遇到了曾國藩,曾國藩在當時皇帝面前也是很有影響力的,所以就幫助了左宗棠。

其實,曾國藩只是單純的認為左宗棠這個人並不是很壞,只是心硬,心氣挺高。但是左宗棠竟然揹著曾國藩向皇帝告狀,讓曾國藩一度陷入了困境。與此同時,左宗棠還擁有了跟曾國藩一樣的權利和地位。

大家都認為要小小教訓一下左宗棠,背信棄義,忘恩負義的傢伙,到那時曾國藩卻沒有說要跟左宗棠算賬,而是做好自己當下的事情。

並且對於左宗棠的惡言惡語恩將仇報的行為,曾國藩從來不說一句惡言,眾人給他的評價是“打掉牙和血吞。”

為什麼曾國藩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在曾國藩眼中,他看重的不是個人恩怨,而是國家大局的安定。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容忍是最大的智慧”。

避開不必要的無謂之爭,看似輸了,其實是避開兇險,以柔克剛,最終收穫的是人心。

《曾國藩傳》:這三大做人的智慧,讓你在職場中游刃有餘!


第三個智慧:慎

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當時候帶領軍隊攻打太平天國,收穫了巨大的勝利,在清楚了外擾之後,皇帝開始對於曾國藩兄弟兩個人手中的兵權開始產生了恐懼,皇帝擔心他倆手握兵權,最後導致自己陷入被動之中。

在皇帝的先後幾次對於曾國荃的批評中,曾國藩選擇讓弟弟先隱退,並且把自己的兵權上交。皇帝知道高興極了,不到7天時間,立馬恩准了曾國荃回家休息。曾國藩也獲得了無比的清淨,但是也正是曾國藩的謹慎,才能夠讓他和曾國荃功成身退,保證自己生命安全。

榮華富貴是人人都想擁有的東西,而曾國藩沒有在富貴面前得意忘形,反而更加的謹慎。

《曾國藩傳》本書也提到了:“功名官爵,貨財生色,皆謂之慾,俱可以殺身。

曾國藩十年七次升遷,連升十級,37歲官至二品,在當朝沒有第二人,憑的就是一個“慎”字。


《曾國藩傳》:這三大做人的智慧,讓你在職場中游刃有餘!


謹慎是一種德行,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具備的素養,謹慎比大膽走的更加的長遠,在一些微小的事情上加倍小心,就不會避免大的錯誤。

縱觀曾國藩的一生,最重要的智慧是勤,忍,慎。

勤於治學的人,會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人;勤儉持家,會令家族興旺;

忍字心頭一把刀,的確很難,但是能忍一時的人,才能夠收穫平安順遂的未來。

慎言慎行,慎獨慎微,慎是一個人內斂的力量,是人生處事的大智慧。

願我們在勤、忍、慎中悟出人生的智慧,收穫成功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