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翻山越嶺,為你而來



於我而言,“三江並流”就是成長在瀾滄江東岸、工作在怒江邊、駐村扶貧在獨龍江畔。值此習總書記回信一週年、駐村扶貧工作結束兩週年、貢山縣脫貧摘帽之際,2020年4月18日,沿著怒江的激流,在美麗公路上一路向北,到達貢山縣城後,順著盤山公路蜿蜒向上,穿越高黎貢山獨龍江隧道,再一路峰巒重疊下山,就到達了獨龍江。煙雨中的獨龍江,雨朦朧、霧朦朧,江聲入耳環山翠。“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在我眼裡,你就是世上最漂亮的人


走村入戶,進行百日攻堅“大走訪大排查”時,揹包裡是滿滿的糖果,一起開展工作的同事注意的這個情節,直呼我早有準備,而這個習慣則源於我跟一個小女孩的聯結。

【怒江】翻山越嶺,為你而來

第一次見面,是在2016年春天,彼時我們到達獨龍江鄉龍元村駐村不久,為了摸清底數、儘快熟悉村裡的情況,我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員一起開展了“掛包幫”“轉走訪”回訪工作。走訪中看到她的母親正在織獨龍毯,古法手工織就、色彩絢麗繽紛,於是進屋觀看諮詢。她仰著面孔,熱情洋溢地說著普通話與我們交流,離開時一直和我們揮手道別到橋頭,約定了閒暇時來村委會同我們一起玩耍。

第二次見面是在村委會旁邊的馬路上,她大老遠地跑過來,抱住我說,我想死你了。之後一起走向學校的路上,看到她拉著我的衣服,禁不住問,你是不是覺得我今天的衣服很漂亮,她回答說,在我眼裡,你就是世上最漂亮的人。分開時相約稍後學校見,於是我們走訪完計劃的建檔立卡戶後,便向學校進發。她已然在等候,和小夥伴們一起圍上來,說你怎麼才來,覺得她漂亮的小裙子略顯單薄,忍不住問她冷不冷,她回說,有你在,我就不冷了。就是這樣一些話語和相遇,讓我們忘記了來路艱辛,就是翻山越嶺也甘願。

後來,陸續在學校的六一兒童節、村委會附近遇到她,總是張著會笑的眼睛,熱情地跑來相認,我也因此培養出了帶糖果進村的習慣,因為她和像她一樣的小朋友們一聲又一聲姐姐或是阿姨的呼喚。於是,工作的文書、閱讀的書籍、小朋友的糖果、跑步的裝備、日常要吃的菜蔬、衣物、日用品......一樣都不能少,行李越來越多,手提包已經無法裝下,只能啟用行李箱,每次進村都大有搬家的架勢。

【怒江】翻山越嶺,為你而來

【怒江】翻山越嶺,為你而來

從散落居住到整鄉推進整族幫扶的集中安置,在學校裡接受教育、在家裡接受現代文明、在村裡接觸外來遊客的獨龍族新一代,與父輩們截然不同,除了通曉本民族的語言,也會說流利的普通話,更加積極與外來人員交流。

扶貧先扶智,教育始終是我們駐村扶貧的重要工作內容。駐村第一年,我在龍元小學度過了小學畢業後最快樂也是最有意義的一個兒童節。兒童節當天,戴上紅領巾和小朋友們一起參加投籃球、套圈圈、釣魚、矇眼打鑼、夾玻璃彈、彈乒乓球、跳繩等遊戲,贏得購物券後換取喜愛的物品,我這個大朋友內心亦跟著飛揚。用一部分工作經費資助在讀大學生,支持他們完成學業。村集體經濟收益分配時,提出關注教育的理念,獲得與會村民代表一致同意後,從集體經濟中拿出一部分資金,資助龍元小學困難學生。每年秋季開學前,一個一個入戶解讀大學生教育扶貧政策、幫助申請助學項目,是每年都在做的事。日常工作中,則重點關注子女外出就讀人員家庭,看看有沒有享受教育扶貧政策、算算會不會因學致貧、想想還可以申請什麼助學項目。


駐村扶貧的三個“無論”


秉承他鄉亦故鄉的情懷,堅持有事請事假、無事不跨工、在崗辦實事,踐行自己實幹造福百姓的初衷。駐村扶貧工作,大抵可以用三個“無論”來形容,即無論什麼、無論何時、無論哪裡。如是這般,一不小心就會樹立起萬能的形象。

【怒江】翻山越嶺,為你而來

無論什麼。工作內容,不僅僅是扶貧工作,也涵蓋了各部門的事務性工作、部分村務工作。可以說,但凡是老百姓的事,就是我們需要做好的。曾記得,2016年8月19日,我們3名駐村工作隊員和村委會副主任李永福,召集龍元一、二組的人員開計生會、填寫計生臺帳的情形,4個未婚男女,既要解釋清楚國家的計生政策,也要硬著頭皮詢問婦女們的各種生育、避孕情況。離開已經熟悉的單位,來到獨龍江,才知道了基層工作的不易,才瞭解了基層工作的紛繁複雜,才懂得了扶貧工作的真正意義。

【怒江】翻山越嶺,為你而來

無論何時。駐村扶貧工作,沒有上下班、週末、節假日的概念。遇到工作緊迫時,加班加點也是常有的事,而入戶調查這樣的工作更是要在清晨和夜晚群眾在家的時候進行,往往朋友圈的小夥伴下班出去嗨了,我們的工作才要開始。隨著入戶調查等工作的逐漸開展,不僅加深了對群眾的瞭解、增進了幹群關係,而且對幫扶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甚至學會了獨龍語的個別詞彙,還認識了與我同名的龍春秀、董春秀、李春秀……

【怒江】翻山越嶺,為你而來

無論哪裡。時間都在變,地點都在變,但駐村工作從未離開。我們走出了固有的辦公桌,投入到獨龍江的山山水水裡,田間地頭、火塘邊、飯桌旁、客車上、旅館中、網吧裡,在哪裡接到任務了,哪裡可以開展好工作了,哪裡就是我們的辦公室。如此,與七十多歲的母親通電話時,還會被要求向焦裕祿學習,然後再給我背誦兩句毛主席語錄。


東給組的兒子娶了白來組的姑娘


駐村兩年,儼然成為了龍元村的人體八卦機,日常最懂的就是龍仲小組的一家建檔立卡戶生了個兒子、龍元二組的老人是村裡最老的黨員、東給組的兒子娶了白來組的姑娘、龍元一組村口第一家今年賣了很多草果、這個季節差不多可以上山挖重樓了......

【怒江】翻山越嶺,為你而來

進村第一件事,就是摸清底數,從“掛包幫”“轉走訪”回訪開始,走村入戶與建檔立卡貧困戶交流,和村幹部共商幫扶措施、共謀脫貧思路。入戶走訪了龍元村5個小組還未脫貧的54戶建檔立卡戶,瞭解他們的發展現狀、生產生活改善情況、脫貧發展計劃落實情況、駐村扶貧工作隊工作開展情況,研究村組、貧困戶急需解決的困難和問題,進一步掌握貧困戶、貧困村的脫貧進程,著手完善建檔立卡資料,做好扶貧對象精準識別、精準管理工作。之後,深入龍元村委會5個村民小組171戶家中“五查五看”,在入戶調查基礎上,通過“三評四定”,嚴格依照“五類問題”、“八種情形”的清退標準開展清理核查,剔除了原有的2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不符合貧困戶標準的11戶建檔立卡戶。同時,按照有剔除則有進入、剔除進入相平衡的原則新增1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多次調查,找準龍元村的薄弱環節和問題癥結,全面分析致貧原因,明確脫貧目標,制定村規劃、組方案、戶措施,確保幫到點子上、扶到關鍵處,力求做到真扶貧、真脫貧,力爭全村如期脫貧摘帽。

【怒江】翻山越嶺,為你而來

建立健全2013年以來的龍元村紙質檔案,錄入並完善雲南省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平臺內數據,確保脫貧工作痕跡檔案沒有遺漏、紙質材料和大數據平臺相吻合。11月在全村開展了2016年扶貧對象動態調整和建檔立卡信息採集錄入工作,將採集到的信息錄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和雲南省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平臺。同時做好年內脫貧建檔立卡戶的政策宣傳、“三評四定”、公示等工作,消除貧困群眾“脫貧了就享受不了政策”的擔憂,讓貧困群眾從“要我脫貧”轉變為“我要脫貧”。

【怒江】翻山越嶺,為你而來

每一次入戶,都加深瞭解;每一回動態管理,都力求精準。經過一年的歷練,2017年,面對村內新隊員不熟悉業務、老隊員系統操作不熟練、臨時組建的貧困對象動態管理工作人員不瞭解工作情況的局面,我同33名動態管理工作隊員一起,起早貪黑、全力以赴投入工作,進行上傳下達、政策解讀、工作培訓、業務統籌,以入前有培訓、入中有溝通、入後有總結的“三有”工作模式,全面推進了2017年5月精準識別、2017年6月貧困對象動態管理、2017年11月扶貧對象動態管理等工作。緊緊圍繞貧困人口退出6項標準和貧困村退出10項指標,認真查問題、找不足、強弱項、補短板,加快推進龍元村集體經濟建設、農民增收、安全飲水全覆蓋、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活動室建蓋等脫貧攻堅工作。2017年底,龍元村建檔立卡的67戶246人全部脫貧,龍元村脫貧出列。


那些與生命交手的時刻

2016年4月5日,清明剛過,我和單位一起駐村的小王再次踏上了奔赴獨龍江鄉龍元村的路程,由於行李多、時間緊等原因,委內安排駕駛員羅建華駕車送我們進村。5日晚到達貢山縣城,6日早上進入獨龍江,我和小王留下開展工作,4月7日他在返回貢山縣城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所駕駛的(雲Q07350)小型越野客車在貢獨公路K16+600米處駛離路面,翻墜到道路下方的山坡,導致其嚴重受傷。交警趕到時已經神志不清,委內公車當場報廢。後來他被貢山縣民宗局搶救至縣醫院後轉州醫院及昆明43醫院治療,脫離了生命危險,卻一直沒能完全康復,目前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殘疾類別為肢體,殘疾等級為肆級。

我和小王開展完發放重樓苗、重樓種植培訓、貧困戶貧困村“回頭看”工作後,4月19日會同貢山縣民宗局的工作人員,從龍元出發,踏上返程。當車子行進至離貢山縣城十多公里處,遇到了塌方,其時已經天黑,等待塌方推開難度大。一行5人只能下車,黑夜裡徒步在獨龍江公路上,步行幾小時、換了3張車、經過幾處公路塌方後才返回縣城。因為下雨路況不好而滯留貢山縣城幾日後,4月23日向六庫行進,途中被堵在了福貢縣子裡甲,遭遇洪水、泥石流,經歷了人生第一次逃難,全身冰冷、雙腳無法停止顫抖、一睡下就驚醒......滯留在子裡甲3天2夜,經歷了教堂裡吃飯、養老院避險、農戶家烤火、老百姓的床上睡覺後,25日折返福貢縣城,27日等待洛本卓新村戰備鋼架橋通行後,終於回到六庫。從龍元到六庫,原本1天即可到達的路程,足足走了8天。

2016年8月14日凌晨,龍元村境內4條河流同時發生泥石流,造成道路損壞和電力、通訊、飲水中斷,房屋、重樓、草果、花椒等損壞嚴重,而其中最嚴重的一處泥石流,距離我們居住的村委會不到100米,泥石流當時甚至沖毀了村委會旁邊的房屋。就在泥石流發生不到一週的8月21日上午10時15分,時任龍元村委會主任的東給小組東文勝駕駛小型麵包車沿孔—迪公路由南向北行駛,計劃著到村委會參加會議,當車行駛至孔—迪公路K22+200M處時,與對向行駛的普通二輪摩托車發生刮擦後,小型麵包車墜入獨龍江中,造成了5人墜入獨龍江死亡、1人重傷的交通事故。發生事故的東文勝,沉默寡言、內斂實幹,已經在村委會供職16年。其小女兒乖巧可愛,會說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每次跟著父親來村委會,總會追著我們問十萬個為什麼。

事故發生後,我同州民族宗教委駐龍元村的另外2名工作隊員,積極配合各級部門開展搜救、安撫、安葬等處置工作,同時充分發揮部門工作職能,第一時間與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怒江支公司業務負責人取得聯繫,就遇難者購買的人口較少民族綜合保險中的人身意外傷害險進行報案,積極跟進相關保險理賠事宜。車禍中5名遇難者每人獲賠12.5萬元,賠償金額共計62.5萬元,相應的賠償資金由保險公司直接撥付給遇難者家屬。


不洗手了


2018年1月27日,時任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長的汪洋副總理到獨龍江鄉孔當村考察脫貧情況,看望慰問獨龍江鄉相關村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兩委”班子成員,並與大家座談。我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友們一起參加了座談,彙報了各村脫貧攻堅工作情況,汪洋副總理和工作隊員一一握手後合影,親切詢問了大家的工作和生活情況。大家滿心激動,座談會結束後,直呼“不洗手了”。

【怒江】翻山越嶺,為你而來

在此之後,兩年的駐村扶貧生涯,以龍元村整村脫貧出列、我和村委會主任抱著痛哭一場結束了。作為一個白族工作隊員,我在其中見證了獨龍族脫貧奔小康這樣的一個歷史進程,個人的經歷參與了時代的發展,接過了歷史放在我們手中的那一棒,是人生幸事。

晨曦,雲霧,山河,鳥語入濤聲,是清晨與工作隊友漫步獨龍江畔的情境。月出東山,明亮而圓滿,就著明月清風,洗漱入睡,是駐村工作的日常。上得了講臺宣傳政策法規,下得了廚房做十幾個人的飯菜,入戶還跟獨龍族同胞溝通無障礙的,是快要退休了還一起駐村的老領導。一路風塵,翻閱兩山、遊歷三江、穿越四縣、走遍全州,是回家的路途。滿天閃爍星光,照耀著他,是特意來給我過生日的隔壁村工作隊友。天天被揉得粑粑樣,也要尋找生活的樂趣,隧道口打完雪仗、總要圍著火爐話脫貧,還取了“包工頭”等綽號的,是一起駐村的工作隊員。簡直媲美李子柒,日常感嘆就是“這也會”,讓我懂得了何為萬能的,是王美麗。兩年一路相隨,做的飯菜好吃到冒泡,一直照顧我的,是和隊長。駐村時相愛相殺,分開後很想念我的,是李書記。因為駐村,一年內給異地的女朋友唱了87遍《告白氣球》的,是相聚時的熱鬧一號。每年冬天,取蜂蜜時,總記得給我一罐的,是張主任......


不止是六年

兩年的駐村扶貧工作,完成了使命、收穫了情誼、錘鍊了自己,不思量,自難忘,功成身退後,年年更重遊。從2015年11月第一次到獨龍江鄉龍元村開展“掛包幫”“轉走訪”工作,2016年、2017年駐村扶貧,2018年、2019年、2020年每年幾次進村開展工作,與獨龍江的聯結,已經是六年,不止是六年。

“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如今的獨龍江,群眾收入穩步提升、生態本底更加牢固、人居環境更加優美、社會民生持續改善、群眾素質明顯提升、黨建引領更加堅實,正在全面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譜寫鄉村振興的嶄新篇章。

太古秘境獨龍江,我們翻山越嶺,為你而來。跨越山河,你又奔向了更遠的未來。


州民族宗教委蔡春秀,原獨龍江鄉龍元村駐村扶貧工作隊員 供稿


審核:祝小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