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說,能教你賺錢,包教包會那種?你願意學嗎?

你被騙過嗎?

準確的說,你今年有被騙過嗎?

馬上快年底了,今年看到身邊太多的人,成了各種項目、網絡熱詞的小韭菜,頗為心痛。

所以,藉此機會,幫助大家做個項目覆盤,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如果有人說,能教你賺錢,包教包會那種?你願意學嗎?

教你賺錢,月入過萬
對於賺錢這件事情,應該是沒有人會願意拒絕的。

如果有人說,能教你賺錢,包教包會那種?你願意學嗎?

目前市面上,就有兩種常見的,教你賺錢的模式。

模式1:社交賺錢模式

我們以社交電商模式為例,近幾年你身邊一定有朋友找過你,讓你跟著他做社交電商,輕鬆月入過萬。比如雲集、每日一淘、未來集市、花生日記等。

此類社交電商的模式很簡單,你交399、499、1299甚至更多的錢,買個禮包成為平臺會員,獲得銷售平臺商品和分成的資格。

其實這種模式已經是很普通的玩法,主流的社交電商平臺也並非想坑你那399元。

但你作為一個想實現月入過萬的人,是如何被你的上級騙的呢?

1、怎麼騙

其一你需要花399元買個創業禮包,其實商品價值就20%左右。

其二有了創業資格後,你就要不停去發展下線。同樣是賣禮包,因為賣一份禮包可以賺60-200元不等。

其三你要讓更多下級消費,去買商品,這樣你才可以拿到相應的提成。

早期的每日一淘、未來集市、雲集、達令家都是這種模式,尤其是頭部的團隊長,主要賺的就是人頭費。

畢竟賣一份禮包能賺150元,團隊成員發展越多,賺錢就越多。

2、你如何被騙

a、自購省錢:你的上級包括團隊長,除了禮包收益外,就靠團隊成員消費。所以他們必須不停的鼓勵你在平臺消費,他們拿的提成才越多。

b、分享賺錢:決定你能不能在平臺上賺到錢,核心考驗的是兩個點。

一是你有沒有拉新能力,因為你也必須拉到更多的人,才能賺到人頭費。

二是你的個人營銷與管理能力,如果你自己的團隊管不好,商品推不出去,你就賺不到錢。

所以,做任何社交模式,199或299元都不是重點!

最核心的是你有沒有推廣禮包的能力和持續讓下級消費的能力。

但因為大部分人都不具備這樣的能力,都是自購為主。

當初說好的,加入輕鬆就能躺賺,專業賺錢導師培訓都是空話。
所以你花了心思幫上級拉到了人,貢獻了佣金,你自己卻賺不到錢。

如果有人說,能教你賺錢,包教包會那種?你願意學嗎?

▲ 看了是不是很心動?

模式2:代理模式

有層級關係,但最主要的還是一次性繳納代理費、培訓費等。
你或許在抖音、快手,包括在朋友圈,會看到有些人經常曬倉庫爆倉、激情四射的告訴你發財之路,其中有很多都是騙局。

此類騙局,主要就是讓你一次性批發進貨,囤貨。

而他提供的宣傳資料、課程等,也都是來源上家,很有可能手中的貨都倒賣了好幾手。

而你視頻中看到的爆單、現場人氣爆棚,可能都是假的,甚至是自己的員工。

還有一種最坑爹的,就是傳授你一套賺錢秘籍,連實際物品都沒有。

如果有人說,能教你賺錢,包教包會那種?你願意學嗎?

▲ 網絡賺錢方法

只和你吹時代發展、社會趨勢、商業模式,再把牛人大咖的成功經驗擺出來。

你看到那麼拍短視頻和你講成功學、社會學、為人處世的成功導師,最終都在賣百度下來的課程。

請所有的人記住,成功不是學來的,如果賺錢能教出來,還要努力奮鬥幹嘛?

如果有人說,能教你賺錢,包教包會那種?你願意學嗎?

短視頻賣貨

今年電商最火的項目莫過於短視頻帶貨。

市面上無數個案例,都在宣傳一條短視頻播放量幾十萬,帶貨超百萬。

首先無可置疑,直播、短視頻賣貨既是趨勢也是當前帶貨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但這不等於,人人去做短視頻都能賺到錢,賣得出去貨。

模式1:銷售漲粉秘籍

只要999元,就能帶走一套短視頻裂變、漲粉、賣貨秘籍。

1、怎麼騙

主要是三種人:

一是為了讓你開通亂七八糟權限的人

二是為你讓你投放廣告的人

三是最直接的一種,就是賺你培訓費的人

主要的模式就是上百度查各種通用的教程,然後把從來都不是自己做過的大咖案例做成PPT,和你講解一下短視頻帶貨的趨勢。

2、你怎麼被騙

一般課程上,你最多可以得到一份電子版的ppt或視頻,這些視頻很有可能是他們從其他渠道花99買回來的。

最終也沒有人告訴你,做短視頻,做直播,需要你懂文案、會策劃、會選品、要拍攝剪輯等等。

而並非只需要建個賬號,改改暱稱、圖片,看看熱點,想想段子就能上熱門的。

而你發的一些作品之所以能有人點贊評論,很可能就是他們花了10幾塊錢,外面找個刷量渠道給你點的。

最可笑的是,那些做培訓的短視頻組織或聯盟,自己從來沒有賣出去過貨。

試問那些號稱一天就能賣貨幾百萬的帶貨總教頭、短視頻之父,有時間為了賺你那399的學費嗎?

模式2:帶貨翻車

就是你出錢出力,最後網紅沒賣出去幾單。

目前直播或短視頻賣貨,主要是兩種收費方式

1、坑位費:無論是賣店鋪坑位還是賣直播場次的坑位,一線網紅坑位幾萬到幾十萬不等,有的網紅第一坑位甚至能收到百萬。

這種方式,一般都不包銷量,風險也很高。

近期,多個平臺的達人,翻車現象很多。

2、刷榜費:在快手,主播每天直播會在指定時間連榜和甩榜!一般只有禮物打賞最多的前3或前5名,才有這樣的機會。

但最終時間的定榜,只有禮物最多的榜一,主播才會把自己直播間的用戶導流到商家的直播間。

而商家能不能承接主播的流量,或者主播流量到底靠不靠譜,就完全看商家的運氣和眼力了。

許多商家為了衝榜,小則刷幾萬禮物,多則幾百萬,很多商家都採坑了。

刷出去幾十萬,進了直播間也有幾萬粉,卻只賣出去了幾千塊的貨品。

3、佣金費:純佣金的方式,是不會有哪個主播願意幹的,因為主播自己都不一定能確保推薦的商品能賣出去。

哪怕是快手、抖音、淘寶等平臺的頭部主播,都有划水、掉坑的時候。

常規的玩法,會先收取費用,額外再談佣金費。佣金一般費用從25-50%之間。

所以,不要迷信主播網紅,既不要貪便宜,也不要衝動。

如果有人說,能教你賺錢,包教包會那種?你願意學嗎?

大家好,我建了一個群,裡面都是行業大咖。

會定期分享知識、賺錢秘籍和舉辦活動。

首批限量1000席位,只要1999元,趕緊來加入吧!

不知道大家對於這樣的廣告,是不是有點熟悉。

是不是也交過不止1999元,加入了各種群,期望能認識行業大咖,獲得資源,業績一飛沖天?

1、怎麼騙

利用你對業務的焦慮、對資源的渴望,對大咖的崇拜。

2、你如何被騙

當你以為加入了一個既有資源、又有乾貨的微信群時,卻發現群裡面1/3的大咖你都認識。

群主還出了政策,邀請其他大咖進群,會費還能再減500,你就這樣無知的成了他人的人脈通訊錄。

而所謂的乾貨分享和線下活動,也是千呼萬喚才出來。

大多數情況下,不出一個月,就成了各個群友的廣告群,除了發廣告,群內沒有任何價值。

而群友因為大家都不熟悉,既沒有線下見面也沒有業務往來,所謂的拓展人脈資源也是空談。

那些群內號稱是公司總監、業務的負責人,好不容易搭上線,才發現就是個小主管。對業務一點沒有決策權,對你一點幫助都沒有。

我最近由於寫文章的緣故,也有很多人讀者加我後,問我有沒有讀者群或資源群。

我很遺憾且真實告訴他,我能建100個群,但目前我無法提供給群友獨一無二且持續的價值。

所以,不要見群就加,誰把發財的機會和賺錢的秘籍,告訴一個群的幾百號人?

防騙提醒:

為了防止大家被騙踩坑,簡單提出一些意見,僅供參考。

1、二八原則

有人賺錢,就一定會有人虧錢。有人做好,也一定有大多數人做不好。

但我們總是迷信去聽別人賺錢成功的一面,而沒有去關注多數人失敗的案例。

當你準備要介入一個項目、新行業的時候,請你多思考一下,為什麼賺錢的人會是你?

2、持續提升個人能力

我們總在說風口來了,豬都會飛。

但大家卻忽視了3個問題:

a、你此時站在風口上嗎?

b、你是風口那隻豬嗎?

c、風口過了,你能安全落地嗎?

只有我們持續不斷的去提升個人的認知、辨別、決策的能力,才能在機會來臨時抓住他,或者是作出正確的選擇。

3、天上不會掉餡餅

社交電商鼓吹的躺賺、區塊鏈宣傳的一夜暴富,都是許多人不勞而獲的幻想。

越是這麼想的人,錢越好騙。

一定要清楚的明白,從來沒有不勞而獲的可能。

任何時候,要有收穫,就得付出實際的勞動。尤其是創業,從來都沒有捷徑可選。

4、保持獨立思考,結合實際

許多老闆,聽說社群經濟火了,就馬上做社群;

聽說粉絲經濟重要,就馬上建立粉絲群

聽說IP火了,就馬上要打造公司/個人IP

花錢去遊學、去參加商學院、參加培訓課,很多時候缺少了自己的理性判斷。

我們要抓風口,但不是任何風口都適合自己,也有很多時候是假風口。

我見過有老闆,做了互聯網保險、社群、社交電商、微信矩陣、短視頻矩陣等等,現在又在做直播。

看似很忙,其實就是瞎折騰,也沒好結果。

所以,任何事情,都要保持獨立、理性,且結合實際的思考。

只有這樣,才能在大千世界,五花八門的項目、網絡新詞中,清醒的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