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的陰霾,揮不去哀傷抑鬱的種子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

近年來,留守兒童自殺的案例時常見諸與報端,畢節四兄妹自殺、雲南留守少年在除夕夜自殺…

這些孩子都不是衝動型自殺, 之前就有很多跡象或者有反覆自殺的行為。

而在媒體公佈的兩份自殺遺言中,我們也都看到了類似於“為什麼別人都有好的家庭?我沒有!別人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而我卻只有在陰暗的陽光裡度過...”這樣悲憤的表達。

留守的陰霾,揮不去哀傷抑鬱的種子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

在中國目前超過 6102 萬的留守兒童,他們無疑就是依戀關係喪失的群體受害者,他們的童年也因此被籠罩上了抑鬱而哀傷的色彩。

留守兒童早期與雙親的分離,可能會造成諸多的心理問題,而後來成長環境的惡劣無異於雪上加霜。

留守的陰霾,揮不去哀傷抑鬱的種子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

大量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研究中也證實了,抑鬱、孤獨、焦慮、人際交往、自我等問題非常突出,具體表現為:

① 寄宿留守兒童“經常”或“有時”出現沉悶的情緒,其比例高達 59.8 %;

② 51.3 % 的留守兒童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40.2 % 的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寄宿留守兒童存在較低的自我認識和自尊;

③ 在人際交往中,對他人的信任感較低,容易感到孤獨。26.7 % 的留守兒童存在超重孤獨傾向;

留守的陰霾,揮不去哀傷抑鬱的種子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

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成因分析

缺乏良好的親情教育

相對於其他同齡兒童來說,“留守兒童”自年幼便遠離父母,缺乏頻繁的聯繫,從而缺乏一種穩定而和諧的親子關係,長期處在這種特殊的生活環境中,極易表現出膽小、遲鈍、呆板、不與人交往、懷有敵對、破壞等不良的人格特點。

這些不良的人格特點會直接影響到留守兒童的身心發展,致使“留守兒童”往往在情緒上變得焦慮、悲痛、厭惡、怨恨、憂鬱;在性格上變得孤僻自卑,缺乏自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問題。

留守的陰霾,揮不去哀傷抑鬱的種子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

監護人不能完全勝任對孩子的管教

“留守兒童”多數是由祖父母輩進行監護撫養。老一輩的思想觀念比較陳舊,用傳統的教育方法去教育現代的兒童是行不通的;而由親朋好友做監護,或是由老師看管或兄弟姐妹之間互相照顧,對於別人的孩子,通常是不敢管、管不了、也沒法管,於是採取通融政策,只要不犯大錯誤即可。

在這種特殊的教育環境下,“留守兒童”養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最後導致出現一系列的不良問題。

留守的陰霾,揮不去哀傷抑鬱的種子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

學校教育因素

學校對人格形成與發展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學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夠完善,也會影響到“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的發展。

“留守兒童”屬於特殊的社會群體,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明顯的比其他同齡兒童差,學習方面顯得困難重重,加之性格孤僻自閉,沉默寡言,人際關係十分敏感,極易產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問題,作為老師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不能給予及時的引導,使其心理問題更為嚴重。

留守的陰霾,揮不去哀傷抑鬱的種子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

社會因素

農村大量的剩餘勞動力外流,加之經濟條件的限制,使得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置家中,從而導致“留守兒童”的數量越來越多。

“留守兒童”由於缺乏父母的管教,缺乏及時的引導,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誘惑、拉攏,最終誤入歧途。

“給留守兒童一個幸福童年”,還孩子一片健康成長的藍天~

留守的陰霾,揮不去哀傷抑鬱的種子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

留守兒童的出現其實並非家長之過,更多的,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但我們可以再多一點點陪伴,用愛為孩子們撥開天空那片烏雲,讓更多的陽光溫暖他們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