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的阴霾,挥不去哀伤抑郁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近年来,留守儿童自杀的案例时常见诸与报端,毕节四兄妹自杀、云南留守少年在除夕夜自杀…

这些孩子都不是冲动型自杀, 之前就有很多迹象或者有反复自杀的行为。

而在媒体公布的两份自杀遗言中,我们也都看到了类似于“为什么别人都有好的家庭?我没有!别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而我却只有在阴暗的阳光里度过...”这样悲愤的表达。

留守的阴霾,挥不去哀伤抑郁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在中国目前超过 6102 万的留守儿童,他们无疑就是依恋关系丧失的群体受害者,他们的童年也因此被笼罩上了抑郁而哀伤的色彩。

留守儿童早期与双亲的分离,可能会造成诸多的心理问题,而后来成长环境的恶劣无异于雪上加霜。

留守的阴霾,挥不去哀伤抑郁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大量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中也证实了,抑郁、孤独、焦虑、人际交往、自我等问题非常突出,具体表现为:

① 寄宿留守儿童“经常”或“有时”出现沉闷的情绪,其比例高达 59.8 %;

② 51.3 % 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40.2 % 的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寄宿留守儿童存在较低的自我认识和自尊;

③ 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信任感较低,容易感到孤独。26.7 % 的留守儿童存在超重孤独倾向;

留守的阴霾,挥不去哀伤抑郁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缺乏良好的亲情教育

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自年幼便远离父母,缺乏频繁的联系,从而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呆板、不与人交往、怀有敌对、破坏等不良的人格特点。

这些不良的人格特点会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致使“留守儿童”往往在情绪上变得焦虑、悲痛、厌恶、怨恨、忧郁;在性格上变得孤僻自卑,缺乏自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

留守的阴霾,挥不去哀伤抑郁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管教

“留守儿童”多数是由祖父母辈进行监护抚养。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去教育现代的儿童是行不通的;而由亲朋好友做监护,或是由老师看管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对于别人的孩子,通常是不敢管、管不了、也没法管,于是采取通融政策,只要不犯大错误即可。

在这种特殊的教育环境下,“留守儿童”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最后导致出现一系列的不良问题。

留守的阴霾,挥不去哀伤抑郁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也会影响到“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留守儿童”属于特殊的社会群体,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明显的比其他同龄儿童差,学习方面显得困难重重,加之性格孤僻自闭,沉默寡言,人际关系十分敏感,极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作为老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其心理问题更为严重。

留守的阴霾,挥不去哀伤抑郁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社会因素

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流,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置家中,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缺乏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诱惑、拉拢,最终误入歧途。

“给留守儿童一个幸福童年”,还孩子一片健康成长的蓝天~

留守的阴霾,挥不去哀伤抑郁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留守儿童的出现其实并非家长之过,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我们可以再多一点点陪伴,用爱为孩子们拨开天空那片乌云,让更多的阳光温暖他们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