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的故事(20)

改“T”形架为大棚架

“T”形架是栽植猕猴桃之初由葡萄的立壁架改形而来。在规模化栽植最早的陕西省周至县,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一直推广“T”形架,直到近几年,人们才发现“T”形架的种种敝端。

“T”形架是在T字形的桩柱上,纵向架五道铁丝,形成猕猴桃的行,行与行之间有一定的间距,猕猴桃成形长大后,除架面上有一定量的枝条外,更重要的,是靠两边沿最外层铁丝下垂离地面约50公分的枝条结果,这是利用植物的边际效应达到增产的一种方式。由于丰产,它一直以来为人们所推崇。

但是近年来,人们发现它越来越明显的暴露了它的缺点,归纳起来有如下几条:

(1)“T”形架如果与主风方向垂直,那么,在夏季容易被大风掀翻。

(2)在猕猴桃的成熟期,人们往往通过测糖仪测定果实的成熟度。过去秦美品种含糖量在6.2就算成熟,现在品种多了,口感也愈来愈从酸方面向甜方面发展,比如酸甜口感的秦美、海沃德向甜酸口感徐香、哑特发展。再后来就是口感更甜的翠香、金福、瑞玉发展。正由于品种的变化,成熟的指标也从6.2变化为6.5一7了。对于T形架的猕猴桃,架面和架下下垂枝的含糖量差距较大,往往同一株树上,差距在1一2个百分点。而采果时,一株树要同时采摘,这就造成了成熟指标的不一致,给冷藏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故此,近年来,一些冷藏业主宁愿多掏0.1一0.2元,也要舍弃T形架而采摘大棚架的猕猴桃。

其实,T形架要改大棚架也不难,只是在两个行间多架两道铁丝就可以做到。

现在人们建新园,已经不用T形架了,而全部采用大棚架了。

猕猴桃的故事(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