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自己的寫作工具箱,《肖申克的救贖》作者助你走上寫作之路

打造自己的寫作工具箱,《肖申克的救贖》作者助你走上寫作之路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截圖

作為美國通俗小說大師,曾經寫出《肖申克的救贖》這樣的文學大作的作者,斯蒂芬·金對於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有著自己讀到的見解。

這一篇我們就從打造自己的工具箱,以及如何走上寫作之路兩個方面解讀《寫作這回事》這本書,從中找到成為優秀寫作者的必然途徑,當然這不是捷徑。寫作沒有捷徑,無論學到多少方法,努力堅持都必不可少。

一、打造屬於自己的寫作工具箱

斯蒂芬·金的外公是一位木匠,手邊總是拿著一個工具箱。他幹活時,不論難易,都要把工具箱帶在身邊,這樣可以保證隨時隨地都能拿到需要的工具。

斯蒂芬·金藉此談到寫作一定要打造自己的工具箱,這樣的話就不必在面對艱難任務時感到氣餒,而是一把抓住適用的工具,立刻投入工作。

一篇文章是由無數個詞語、句子、段落組成的,還要注意語法、語境的運用,對於寫作者來說,以上這些組成的素材庫就是自己的工具箱。

寫作者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的素材庫,它可以保證你在創作時能夠有的放矢,有內容可以糅合,有源源不斷的靈感來源。

01.文章四要素:詞彙、語法、句子,以及段落

斯蒂芬·金說:用詞的第一條規矩是用你想到的第一個詞,只要這個詞適宜並且生動即可。要記住:準確描述很重要

遵守語法規則。斯蒂芬·金是美國人,這裡講到的語法都是英語所需的。我們的英語還沒有學到爐火純青地步的時候,覺得英語的語法很頭疼,似乎比漢語要難很多,其實我們漢語的語法細究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就像“的地得”的用法,就讓很多人掉進了坑裡。

寫句子要考慮到讀者的感受,不要自以為是寫一些讓讀者費解的東西。如果沒有忠實的讀者,你將只是個衝著虛空絮絮叨叨的聲音而已。

斯蒂芬·金反對濫用副詞,你可以直接寫作某某人說,而不是某某人咬著牙說。

不需要用過多的副詞去修飾,而是通過他們說的話,讓讀者去盡情想象他們的語氣和表情就可以。

用段落形式表現風格要素,斯蒂芬金認為段落而非句子才是寫作的基本單位

段落語言可以口語化,像是在給讀者娓娓道來一個故事。

小說存在的意義不是創造語法精準的語言,而是創造讓讀者開心的好故事。

寫好對話,用對話表露人物的性格。

好小說的重要法則之一就是,你如果可以將某事表現出來,讓讀者看到,就絕不要明講出來。

你可以直接描述說你筆下的某個人物沒有上過幾天學,也可以通過他的語言傳達同樣的信息,這樣做會更傳神。

02.塑造人物,讓人物鮮活起來,自己拿主意幹自己的事。

不要讓筆下的人物與現實中的人物一一對應,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最好的故事到頭來說的是人而非事,是人物在推動故事。

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即使是你文章中的一個小人物,也是他/她自己生活的主角,也許在別人眼裡,他/她貼著“壞人”的標籤,但是站在他/她自己的角度,卻認為自己是個“好人”。

尊重每個人的個性,才能讓筆下的人物有血有肉。

03.寫作要言之有物,並勤於改稿

寫作前可以不構思情節,但一定要確定好主題。你想要寫個什麼樣的故事,你想要通過這個故事表達些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這本書所傳達的價值觀,就是對信念的一種堅持,主人公安迪從始至終都在實踐這個價值。

因為主題明確,所以讀者能夠清晰而強烈的感受到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從而被感染,被觸動,內心被震撼。

要勤於改稿,這個時候可以暫時精神分裂一下,做自己的第一個讀者,帶著批判的眼光去想:“這作者寫了什麼嘛,我要是不給改上一改,那就是一堆翔。”

所有的小說都是信件,專門寫給一個人看的。這個人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身邊的人,但最終就是你的所有讀者。

斯蒂芬金的第一讀者是他的太太塔碧莎,太太是他最大的支持者。

這樣的支持者,你也可以培養一位。聽從他/她的意見,認真改稿,你的作品就不會偏離太遠。

你不可能取悅每一位讀者,但是至少要讓部分讀者對你的故事產生共鳴。

掌控好寫作節奏,節奏的快慢直接決定了故事的觀賞性,掌控節奏要懂得切中要害,刪除枯燥的部分。不要捨不得那些碼出的文字,你是想要講好故事,而不是在賣字。

打造自己的寫作工具箱,《肖申克的救贖》作者助你走上寫作之路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截圖

二、如何走上寫作之路

很多人說自己沒有寫作天賦,寫不出來東西。

確實,寫作需要一點點天賦,但是一個勉強稱職的作家經過辛勤的工作,身心的投入,及時得到幫助,也能進步成為一個好作家。

我參加了一個寫作班,每週都得交作業,老師說:你如果一週連一篇作業都拿不出來,那麼說明寫作對於你來說,也不是什麼要緊的事兒。

斯蒂芬金也說:如果不準備拼命幹,玩命寫,那你根本就沒打算試著寫出點好東西。

如果你想成功走上寫作的道路,那麼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01.無條件地做到多讀、多寫,除此之外,別無捷徑。

你如果沒有時間讀書,那也就沒有時間寫作。

閱讀是一個作家的生活和創作的核心。糅合不同風格,是形成個人風格之前的必經階段,但雜糅不是憑空發生的。你必須廣泛閱讀,同時不斷精煉並且重新定義自己的作品。

02.寫自己擅長的,無條件地熱愛寫作,你如果不能樂在其中,就不能成器。

喜歡什麼就寫什麼,注入真實生活,結合自己對生活、友誼、愛情以及工作的瞭解,讓作品與眾不同。

斯蒂芬·金認為寫作是一種自我滿足,它是一種快樂,你如果為了快樂去做事,就可以永遠做下去。寫作是個長線過程,只有熱愛,才能堅持。除非你是天才,否則一定要保質保量地規律輸出。

斯蒂芬·金在車禍以後完成了本書的第二部分,對於他來說,寫作就好比是一種堅持信念的行動,是對絕望的挑釁和反抗。他每天寫十頁,大約兩千個英文單詞,三個月完成初稿。只有在極糟糕的情況下,才會容許自己不完成兩千字就關機。

這讓我想到了唐家三少,他十年如一日,每天保證最少五千字的更新,才奠定了他網絡文學大神的地位。

03.不要拘泥於情節構思,讓你的故事順其自然往前走。

精心構思的情節會顯得矯揉造作,不夠自然。

斯蒂芬·金的憑直覺寫作,他的故事靠著情勢去發展,從來不需要人物隨著自己的旨意辦事,讓人物照著他們自己的意思去做,而作者只要把握大致的方向即可。

斯蒂芬·金有一次去倫敦,在飛機上夢到一位流行作家落到了一個精神病女粉絲之手,被困在某個地處偏遠的農場。

他醒來後,把夢中女粉絲對男作家說的話寫在一張紙巾上,到了賓館以後,他無法入睡,到樓下找了一張書桌奮筆疾書,一下子寫了整整十六頁。

這就是後來被拍成電影的《頭號書迷》這本書的由來。

04.描寫得當,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你沒必要事無鉅細去描述一個人的外表和衣著,分清主次,適當描寫,可以讓讀者展開想象的翅膀,描述始於作家的想象,但最終要落腳於讀者的想象中。

相比人物的外在形象,現場感和典型特徵更容易讓讀者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這就是要讓你寫的故事有畫面感,像一幀幀的電影鏡頭般呈現在讀者面前。

05.不懂就要去研究,收集素材,學習考證。

寫東西切忌不要出現常識、邏輯錯誤,如果覺得自己懂得少,就去學習,去看書,去研究。

斯蒂芬·金曾經為了寫《別克八系》這本書,努力爭取到許可,到賓夕法尼亞州西部跟隨警察巡邏,只為了為小說背景營造出一些逼真效果。

06.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考慮要不要報寫作班,或是參加工作坊

斯蒂芬·金講到了寫作班和工作坊的用途,一是可以端正態度,讓寫作者嚴肅看待寫作這件事;二是可以進入一個圈子,認識很多和寫作相關的人。

但是斯蒂芬·金建議不一定非要報寫作班,或參加工作坊,正如你不需要非得讀某本書才能學會寫作,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多讀多寫,最有價值的課程是你自學到的。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不論要在哪種平臺發文,都要先研究平臺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文章。

你投稿時,應該在作品前附一封短信,告訴編輯你此前在哪些地方發表過什麼作品,並且要用一兩行文字簡單介紹本篇故事的大意。要在信的結尾表達感謝,這一點很重要。

打造自己的寫作工具箱,《肖申克的救贖》作者助你走上寫作之路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截圖

寫作不是人生,但它有時候是一種重回人生的路徑。

寫作也不是為了賺錢、出名、找人約會,或交朋友,寫作最終是為了讓讀你書的人生活更豐富,也讓你自己的生活更豐富。

總結斯蒂芬金成功的秘訣:

1、自身的寫作天賦(這不是必須的,有則好,無則可以勤加努力)

2、積極樂觀的心態(閱讀本書中斯蒂芬·金關於車禍的描述,每次都忍俊不禁)

3、對寫作的執著熱愛

4、堅持不懈地努力

5、家人無條件的支持

不管你是否集齊了以上所以,只要你熱愛寫作,就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一張不算大的書桌,開始你的寫作之旅吧。

打造自己的寫作工具箱,《肖申克的救贖》作者助你走上寫作之路

Hope is a good thing and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路妖知馬勵:路妖,姓路,喜妖,故名路妖,寶媽,通信行業工作者;馬勵,喜歡作家路遙,因個人經歷坎坷,自我感覺活得比較勵志,故名馬勵,保險重疾核賠師、網文寫手、自媒體寫作者。路妖和馬勵是攜手走過三十多年的青梅好友,路妖孩兒幼小,馬勵先獨自寫作,他日兩人一定會共同協作,一起徜徉文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