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自己的写作工具箱,《肖申克的救赎》作者助你走上写作之路

打造自己的写作工具箱,《肖申克的救赎》作者助你走上写作之路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截图

作为美国通俗小说大师,曾经写出《肖申克的救赎》这样的文学大作的作者,斯蒂芬·金对于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有着自己读到的见解。

这一篇我们就从打造自己的工具箱,以及如何走上写作之路两个方面解读《写作这回事》这本书,从中找到成为优秀写作者的必然途径,当然这不是捷径。写作没有捷径,无论学到多少方法,努力坚持都必不可少。

一、打造属于自己的写作工具箱

斯蒂芬·金的外公是一位木匠,手边总是拿着一个工具箱。他干活时,不论难易,都要把工具箱带在身边,这样可以保证随时随地都能拿到需要的工具。

斯蒂芬·金借此谈到写作一定要打造自己的工具箱,这样的话就不必在面对艰难任务时感到气馁,而是一把抓住适用的工具,立刻投入工作。

一篇文章是由无数个词语、句子、段落组成的,还要注意语法、语境的运用,对于写作者来说,以上这些组成的素材库就是自己的工具箱。

写作者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的素材库,它可以保证你在创作时能够有的放矢,有内容可以糅合,有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

01.文章四要素:词汇、语法、句子,以及段落

斯蒂芬·金说:用词的第一条规矩是用你想到的第一个词,只要这个词适宜并且生动即可。要记住:准确描述很重要

遵守语法规则。斯蒂芬·金是美国人,这里讲到的语法都是英语所需的。我们的英语还没有学到炉火纯青地步的时候,觉得英语的语法很头疼,似乎比汉语要难很多,其实我们汉语的语法细究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就像“的地得”的用法,就让很多人掉进了坑里。

写句子要考虑到读者的感受,不要自以为是写一些让读者费解的东西。如果没有忠实的读者,你将只是个冲着虚空絮絮叨叨的声音而已。

斯蒂芬·金反对滥用副词,你可以直接写作某某人说,而不是某某人咬着牙说。

不需要用过多的副词去修饰,而是通过他们说的话,让读者去尽情想象他们的语气和表情就可以。

用段落形式表现风格要素,斯蒂芬金认为段落而非句子才是写作的基本单位

段落语言可以口语化,像是在给读者娓娓道来一个故事。

小说存在的意义不是创造语法精准的语言,而是创造让读者开心的好故事。

写好对话,用对话表露人物的性格。

好小说的重要法则之一就是,你如果可以将某事表现出来,让读者看到,就绝不要明讲出来。

你可以直接描述说你笔下的某个人物没有上过几天学,也可以通过他的语言传达同样的信息,这样做会更传神。

02.塑造人物,让人物鲜活起来,自己拿主意干自己的事。

不要让笔下的人物与现实中的人物一一对应,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最好的故事到头来说的是人而非事,是人物在推动故事。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即使是你文章中的一个小人物,也是他/她自己生活的主角,也许在别人眼里,他/她贴着“坏人”的标签,但是站在他/她自己的角度,却认为自己是个“好人”。

尊重每个人的个性,才能让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

03.写作要言之有物,并勤于改稿

写作前可以不构思情节,但一定要确定好主题。你想要写个什么样的故事,你想要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些什么。

《肖申克的救赎》这本书所传达的价值观,就是对信念的一种坚持,主人公安迪从始至终都在实践这个价值。

因为主题明确,所以读者能够清晰而强烈的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从而被感染,被触动,内心被震撼。

要勤于改稿,这个时候可以暂时精神分裂一下,做自己的第一个读者,带着批判的眼光去想:“这作者写了什么嘛,我要是不给改上一改,那就是一堆翔。”

所有的小说都是信件,专门写给一个人看的。这个人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身边的人,但最终就是你的所有读者。

斯蒂芬金的第一读者是他的太太塔碧莎,太太是他最大的支持者。

这样的支持者,你也可以培养一位。听从他/她的意见,认真改稿,你的作品就不会偏离太远。

你不可能取悦每一位读者,但是至少要让部分读者对你的故事产生共鸣。

掌控好写作节奏,节奏的快慢直接决定了故事的观赏性,掌控节奏要懂得切中要害,删除枯燥的部分。不要舍不得那些码出的文字,你是想要讲好故事,而不是在卖字。

打造自己的写作工具箱,《肖申克的救赎》作者助你走上写作之路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截图

二、如何走上写作之路

很多人说自己没有写作天赋,写不出来东西。

确实,写作需要一点点天赋,但是一个勉强称职的作家经过辛勤的工作,身心的投入,及时得到帮助,也能进步成为一个好作家。

我参加了一个写作班,每周都得交作业,老师说:你如果一周连一篇作业都拿不出来,那么说明写作对于你来说,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儿。

斯蒂芬金也说:如果不准备拼命干,玩命写,那你根本就没打算试着写出点好东西。

如果你想成功走上写作的道路,那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01.无条件地做到多读、多写,除此之外,别无捷径。

你如果没有时间读书,那也就没有时间写作。

阅读是一个作家的生活和创作的核心。糅合不同风格,是形成个人风格之前的必经阶段,但杂糅不是凭空发生的。你必须广泛阅读,同时不断精炼并且重新定义自己的作品。

02.写自己擅长的,无条件地热爱写作,你如果不能乐在其中,就不能成器。

喜欢什么就写什么,注入真实生活,结合自己对生活、友谊、爱情以及工作的了解,让作品与众不同。

斯蒂芬·金认为写作是一种自我满足,它是一种快乐,你如果为了快乐去做事,就可以永远做下去。写作是个长线过程,只有热爱,才能坚持。除非你是天才,否则一定要保质保量地规律输出。

斯蒂芬·金在车祸以后完成了本书的第二部分,对于他来说,写作就好比是一种坚持信念的行动,是对绝望的挑衅和反抗。他每天写十页,大约两千个英文单词,三个月完成初稿。只有在极糟糕的情况下,才会容许自己不完成两千字就关机。

这让我想到了唐家三少,他十年如一日,每天保证最少五千字的更新,才奠定了他网络文学大神的地位。

03.不要拘泥于情节构思,让你的故事顺其自然往前走。

精心构思的情节会显得矫揉造作,不够自然。

斯蒂芬·金的凭直觉写作,他的故事靠着情势去发展,从来不需要人物随着自己的旨意办事,让人物照着他们自己的意思去做,而作者只要把握大致的方向即可。

斯蒂芬·金有一次去伦敦,在飞机上梦到一位流行作家落到了一个精神病女粉丝之手,被困在某个地处偏远的农场。

他醒来后,把梦中女粉丝对男作家说的话写在一张纸巾上,到了宾馆以后,他无法入睡,到楼下找了一张书桌奋笔疾书,一下子写了整整十六页。

这就是后来被拍成电影的《头号书迷》这本书的由来。

04.描写得当,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你没必要事无巨细去描述一个人的外表和衣着,分清主次,适当描写,可以让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描述始于作家的想象,但最终要落脚于读者的想象中。

相比人物的外在形象,现场感和典型特征更容易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这就是要让你写的故事有画面感,像一帧帧的电影镜头般呈现在读者面前。

05.不懂就要去研究,收集素材,学习考证。

写东西切忌不要出现常识、逻辑错误,如果觉得自己懂得少,就去学习,去看书,去研究。

斯蒂芬·金曾经为了写《别克八系》这本书,努力争取到许可,到宾夕法尼亚州西部跟随警察巡逻,只为了为小说背景营造出一些逼真效果。

06.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要不要报写作班,或是参加工作坊

斯蒂芬·金讲到了写作班和工作坊的用途,一是可以端正态度,让写作者严肃看待写作这件事;二是可以进入一个圈子,认识很多和写作相关的人。

但是斯蒂芬·金建议不一定非要报写作班,或参加工作坊,正如你不需要非得读某本书才能学会写作,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多读多写,最有价值的课程是你自学到的。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不论要在哪种平台发文,都要先研究平台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文章。

你投稿时,应该在作品前附一封短信,告诉编辑你此前在哪些地方发表过什么作品,并且要用一两行文字简单介绍本篇故事的大意。要在信的结尾表达感谢,这一点很重要。

打造自己的写作工具箱,《肖申克的救赎》作者助你走上写作之路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截图

写作不是人生,但它有时候是一种重回人生的路径。

写作也不是为了赚钱、出名、找人约会,或交朋友,写作最终是为了让读你书的人生活更丰富,也让你自己的生活更丰富。

总结斯蒂芬金成功的秘诀:

1、自身的写作天赋(这不是必须的,有则好,无则可以勤加努力)

2、积极乐观的心态(阅读本书中斯蒂芬·金关于车祸的描述,每次都忍俊不禁)

3、对写作的执着热爱

4、坚持不懈地努力

5、家人无条件的支持

不管你是否集齐了以上所以,只要你热爱写作,就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一张不算大的书桌,开始你的写作之旅吧。

打造自己的写作工具箱,《肖申克的救赎》作者助你走上写作之路

Hope is a good thing and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路妖知马励:路妖,姓路,喜妖,故名路妖,宝妈,通信行业工作者;马励,喜欢作家路遥,因个人经历坎坷,自我感觉活得比较励志,故名马励,保险重疾核赔师、网文写手、自媒体写作者。路妖和马励是携手走过三十多年的青梅好友,路妖孩儿幼小,马励先独自写作,他日两人一定会共同协作,一起徜徉文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