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忌諱就醫”?這個心態可萬萬要不得!

近期天氣變化頻繁,忽冷忽熱的天氣會讓血管忽而收縮忽而擴張,特別容易誘發腦卒中,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中風。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提醒市民,疫情期間“忌諱就醫”心態要不得,腦卒中發病時,及時就醫最重要。

疫情期間“忌諱就醫”?這個心態可萬萬要不得!

瀋陽腦科醫院神經內四科周暢在照顧患者

4月16日,平時身體硬朗的81歲的郭奶奶在樓下遛彎時,忽然身體出現異樣,鄰居發現後,馬上撥打120急救電話,送往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經過檢查,符合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發病特點,立即啟動靜脈溶栓治療。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正在大家都舒一口氣的時候,患者再次出現意識不清,雙側瞳孔變小,反射遲鈍等現象。

疫情期間“忌諱就醫”?這個心態可萬萬要不得!

醫生立即判斷出現大血管栓塞,單單靜脈溶栓不行,如果不能及時進行血管內治療,生還概率幾乎為零。在與家屬進行溝通後,醫院及時採取動脈取栓橋接治療,終於將患者搶救了回來。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瀋陽腦科醫院神經內四科周暢說:“這個人如果要是說當時不進行一個積極處理的話,可能就過不來了。現在她的精神非常好,意識狀態非常清晰,但是目前肢體癱瘓還是有的,需要進一步的康復治療。”

疫情期間“忌諱就醫”?這個心態可萬萬要不得!

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董春瑤說,市民在疫情期間宅在家中,缺乏運動也會加大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幾率。加上現在氣溫波動,也很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一旦家人出現症狀,即使在疫情期間也要立即呼叫120並及時到院就醫,爭取在三小時內打通堵塞的血管。

疫情期間“忌諱就醫”?這個心態可萬萬要不得!

“現在老百姓都知道,六小時之內來醫院,可以通過靜脈溶栓打通血管,恢復神經系統缺損狀態。但是你錯過六小時,也一定要第一時間來到醫院。因為六小時之後,如果是大血管的病變的話,我們還有取栓、急診支架這些方式來幫助您打通血管。如果過了24小時,可能這個機會就不大了。”

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董春瑤說。

疫情期間“忌諱就醫”?這個心態可萬萬要不得!

腦卒中是一種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和複發率高的常見疾病,早期識別、及時治療是關鍵,可顯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殘疾率。董春瑤特別提醒市民,鑑別患者是否為突發腦卒中,可以通過“120”原則,即患者出現“1”口眼歪斜,一張臉不對稱;“2”兩隻胳膊,偏側無力;“0”聆聽言語,含糊不清,只要有上述任何一種症狀,就極有可能是腦卒中發作,應該立即撥打120求救。

疫情期間“忌諱就醫”?這個心態可萬萬要不得!

“如果出現頭暈、肢體活動不靈活、面癱、看東西雙影這些症狀一定要及時糾正,即使錯過了靜脈溶栓,我們下一步還有大血管的動脈溶栓這一系列的治療措施為大家保駕護航。疫情期間,如果有不舒服的一定要及時就診,以免耽誤治療。”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董春瑤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