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藥瑞德西韋無效?世衛組織撤稿仍引連鎖反應,A股抗疫概念誰在“裸泳”?

神藥瑞德西韋無效?世衛組織撤稿仍引連鎖反應,A股抗疫概念誰在“裸泳”?

本文共1998

閱讀完約4分鐘

週五凌晨,一則世衛組織發佈稱抗疫“神藥”瑞德西韋無效的消息,迅速引發廣泛關注。隨後世衛組織緊急撤稿,卻仍導致吉利德公司股價暴跌暫停交易,隨後道瓊斯指數更迎來“閃崩”,連A股中的“瑞德西韋概念股”都受到了波及,股價集體下跌。

另一方面,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近日表示:中國新冠疫苗研發的前沿階段,或許到九月份就能有一種在緊急狀況下可以使用的疫苗,目前,中國有兩款候選疫苗正在進行臨床試驗……那麼,A股市場中的其他抗疫概念股表現如何呢?

1 瑞德西韋無效?

北京時間4月24日,英國金融時報援引世衛組織意外公佈的文件指出,中國的臨床試驗顯示,瑞德西韋並沒有改善患者的病情,也沒有減少病原體在血液中的存在。

研究者對237名患者進行了研究,給158名患者服用該藥,並與其餘79名患者的進展進行對比。另外,該藥也在一些人身上出現了明顯的副作用,這意味著18名患者被停藥。

然而,該消息隨後被緊急撤回。世衛組織表示,這份文件其實只是研究草稿,還需要接受同行評審等,結果被不小心發佈在了官網上,因此發現問題後第一時間進行了撤回處理。

對此,吉利德公司回應稱,世衛組織“過早”發佈了針對吉利德公司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作為新冠病毒治療方法的研究結果,且相關研究人員沒有提供公佈這個結果的許可,此外公司也認為這篇文章包含了對研究的不恰當描述,數據不足以支撐有統計意義的結論。

神药瑞德西韦无效?世卫组织撤稿仍引连锁反应,A股抗疫概念谁在“裸泳”?

然而即便出現諸多轉折,吉利德的股價仍盤中暴跌超8%,並一度暫停交易,到收盤時下跌4.34%,市值蒸發超40億美元。此外,盤中最高漲409點的道瓊斯指數,漲幅也在收盤時降至39點。

更令人關注的,則是瑞德西韋的有效性,在更多結果出來之前,似乎也成為了“羅生門”。

事實上,就在前不久的4月11日,吉利德還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佈了瑞德西韋治療新冠肺炎的首個臨床研究結果。結果顯示,在53名來自美國、歐洲、加拿大及日本的嚴重和危重新冠肺炎患者中,瑞德西韋給68%(36人)的患者帶來臨床改善。在安全性方面,總計32名患者(60%)出現副作用,最常見的是肝臟酶指標升高、腹瀉、皮疹、腎功能障礙和高血壓。總計12名(23%)患者出現嚴重副作用,其中包括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敗血性休克、急性腎臟損傷和高血壓。

2 抗疫概念真假難辨

雖然情況並未完全證實,但這對市場信心的打擊卻是十分明顯,A股市場中的部分相關個股也都受到波及。

如此前表示已收到吉利德科學在研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的中間體訂單確認函件的博騰股份(300363)就在24日直接跌停,而此前的三個月間,其股價已幾乎翻倍;而此前表示公司有涉及生產新冠肺炎相關的藥物及中間體,且在尋求與吉利德未來合作的永太科技(002326)也於24日幾乎跌停,收跌9.81%。

神药瑞德西韦无效?世卫组织撤稿仍引连锁反应,A股抗疫概念谁在“裸泳”?

此外,如九洲藥業(603456)、海南海藥(000566)、博瑞醫藥(688166)、科倫藥業(002422)、雅本化學(300261)等多隻瑞德西韋或仿製藥相關的概念股,也在24日開盤後迎來下跌。

據第一財經報道,有分析表示,國內這波蹭瑞德西韋熱點的公司股價迴歸是遲早的事。我國沒有強制開放專利,那麼國內這些公司對瑞德西韋的研發都是無效的。此外,無論瑞德西韋臨床結果如何,這波炒作風應該已成過去時。瑞德西韋是一款未上市的藥物,吉利德公司也沒有授權,企業炒作概念並沒有實際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除“瑞德西韋概念股”外,24日的新冠肺炎檢測、口罩、呼吸機等其他抗疫概念股也同樣下跌。分析認為,這與此前部分概念股沾“藥”就漲,到如今市場情緒轉變,價值也開始逐漸迴歸脫不開關係。

如前段時間蹭上疫苗概念的未名醫藥(002581),此前有消息稱公司與美股上市公司科興生物擁有同樣的法人和董事長,並有傳聞稱公司參股的科興生物正在研發新冠疫苗。

隨後,公司股價連漲,1月20日至今累計漲幅超200%,近期還連續4日觸及漲停板。

而在4月22日《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中,公司還表示:近期投資者詢問公司參股公司北京科興生物制是否正在研發新冠疫苗,據公司瞭解及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官網顯示,新冠疫苗的研發單位為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與公司無股權關係,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直到24日彷彿“潮水退去”,未名醫藥的股價也直接迎來跌停。

神药瑞德西韦无效?世卫组织撤稿仍引连锁反应,A股抗疫概念谁在“裸泳”?

事實上,觀察公司披露的新一季業績數據,似乎並非都能支撐起概念股暴漲的股價。

像是前不久的“口罩第一股”道恩股份,就在一季報公佈後的次日4月9日大跌8.89%,原因是業績雖然大增,但營收增長遠不及預期(詳情)且在公司3月初發布的風險警示公告中,道恩股份表示,2018年,公司生產聚丙烯熔噴料收入為1.83億元,佔母公司總營收的18.83%,佔比不高。

不過,即便出現下跌,仍有機構對部分醫藥概念股表示看好。

國信證券24日發佈研報表示,海外疫情持續蔓延,新冠檢測需求節節攀升。因此推薦邁克生物(核酸檢測國內、歐美三證齊全,出口潛力巨大)、凱普生物、迪安診斷、金域醫學(兩家均國內ICL新冠檢測需求)、透景生命(核酸、抗體檢測產品歐盟認證),重點關注萬孚生物(首批抗體檢測企業、POCT檢測龍頭)、華大基因(國內首批核酸獲證,海外獲證最多,“專業對口”)、達安基因(CE認證,全球多地出口)、麗珠集團等。

川財證券則認為,醫藥持續強勢,新冠檢測市場受關注。繼續看好產品具有競爭優勢的特色原料藥企業、醫療器械領域以及行業高景氣度持續的醫藥外包優質企業,個股方面,建議關注富祥股份(300497)、普洛藥業(000739)、凱萊英(002821)、泰格醫藥(300347)、萬孚生物(300482)、邁克生物(300463)、基蛋生物(603387)、魚躍醫療(002223)、健康元(600380)、大博醫療(002901)等。

本文為|金融投資報jrtzb028(微信號)文章

註明稿件來源及作者名,違者必究

神药瑞德西韦无效?世卫组织撤稿仍引连锁反应,A股抗疫概念谁在“裸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