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年健康“技術+流量+大數據”潛力待釋放

“數據+科技”是驅動醫療健康行業發展的重要支撐,人工智能、大數據、遠程醫療這些技術的重大突破,將給生命科學領域帶來巨大變化。核心技術跟流量結合起來,是公司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美年健康通過增發成功地引進了互聯網巨頭阿里作為新股東,而阿里給美年健康所帶來的決不僅僅只是資金,更有足以支持美年健康未來長遠發展所需的戰略資源,即:流量、大數據和技術,這些戰略資源如能注入必將給美年健康未來的營銷、獲客以及運營層面的降本增效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阿里介入,協同作用顯現

美年跟阿里合作的實質性協同正逐步顯現,包括數字轉型和管理效率提升,阿里團隊幫助美年在多個環節,比如管理、信息系統、渠道、客服、客戶滿意等檢前、檢中、檢後各個環節做提升,之前美年的精細化管理做得不夠,同樣的收入應該有更高的利潤率,組織管理的提升除了帶來效率效益提升外,也增強了美年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可能不會立即體現在財報上,但會增強核心競爭力。

另外,美年跟阿里合作線上渠道,今年或許會有實質性的發力。

美年或將從偏重資產、偏運營的模式,逐步轉向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輕盈”模式。這個轉型是實實在在發生的,疫情期間,美年在支付寶客戶端開展了“集五福送健康”活動,這也是阿里戰略入股以來首次全國性活動,不到一天時間超過三萬份健康體檢套餐即售罄。從這裡面可以看到阿里強大的渠道優勢、公眾對健康體檢的旺盛需求及美年產品和服務的高品質。

近期來說,4月21日的動作也值得我們關注,阿里健康宣佈聯合美年大健康天貓旗艦店、迪安健檢天貓旗艦店等,推出在線預約新冠肺炎核酸檢測服務。業內人士分析,阿里將給美年帶來更多的客戶的理念和流量,幫助美年提升用戶滿意度,最終挖掘更多客戶需要的潛在服務機會;阿里7.3 億的用戶和海量企業,在B 端和C 端都可以助力美年做大做強,雙輪驅動;以及幫助美年建設大數據驅動的業務中臺,助力美年從一個IT 支撐的公司走向數據支撐的公司,讓業務更高效。

科技加碼、降本增效,服務體驗升級

就現階段來看,除了直接的資金注入外,美年健康能夠獲得的最現實的好處在於,阿里的技術輸出能夠幫美年健康進行深度業務和運營改造,降低公司的整體運營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目前,美年健康的快速擴張並未結束,無論是既有擴張成果的消化,還是未來新業務的整合,該公司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如果美年健康能將旗下所有新舊業務和管理進行系統化、標準化統一整合、改造,未來可以節約大量的成本,這對於美年健康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單店盈利能力、釋放規模效應而言意義重大。

事實上,以上工作恰恰是阿里的強項,阿里深厚的互聯網技術和管理理念的輸出能力,能夠幫助美年健康散落在全國各地的數百家門店實現業務流程、管理流程的標準化和數字化,這不僅將有效降低美年健康的運營成本,更加顯著提升美年健康客戶的服務體驗。

打個很簡單的比方,如果通過上述標準化、數字化管理、運營和業務流程的改造,美年健康每個門店平均可以減少5名員工,假設每名員工每年人力成本支出為6萬元,那麼這樣的升級足以讓美年健康全國700家左右體量每年共節約超過2億元的運營成本。

“流量+大數據”賦能,發展空間巨大

阿里和騰訊都擁有海量的日均訪問流量和精準大數據,他們一方面具有向戰略合作伙伴直接進行流量導流的能力,更具有精準識別各種消費需求的細分目標客戶能力,一旦某個夥伴和某項業務進入他們的核心圈層,他們便會對其開放戰略資源:流量和大數據,相關夥伴或業務便會引來絕佳的爆發式發展機會——這是互聯網巨頭的通用玩法,拼多多正是在這種玩法下快速成長起來的新物種。

當然,再次強調:要想獲得阿里和騰訊這樣級別的互聯網巨頭的核心戰略資源的注入,必須先進入他們的各自生態的核心圈層——那麼,什麼樣的標的才能真正進入阿里、騰訊的核心生態圈呢?

一個基本要求就是,相關標的必須能夠承載得起阿里或騰訊在該細分領域搶佔制高點的希望和重任,從目前情況來看,美年健康是具有絕對領先地位的細分行業巨無霸,已經事實具備這樣的能力。

對於阿里來說美年健康是其在健康體檢領域進行生態佈局的最佳選擇,而且最關鍵的是,雙方已經朝著這個方向邁出了完美的第一步,這可能只是合作的開始,未來雙方合作持續加深或只是時間上的早晚問題,大美年健康未來進入阿里大生態核心圈層的概率較大,投資者應該有這樣的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