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柞水,探祕西溝峽

有人說西溝峽的景色美麗絕倫,勝過柞水一切的美景,那種美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也有人說西溝峽什麼景也沒有,不過一條溝而已。在我心裡,西溝峽成了一個待解的謎團,勾起我無限的嚮往,有待我去探秘。

剛剛進入秋高氣爽的晚秋,我們一行四人驅車前往,為採風活動探路。進入西溝峽,車過一些閒逸地散落在溝谷兩旁的農家房舍,忽見兩山在一戶人家屋後收攏,在前方的路途斜伸過來一道山樑——再往前就進入牛背梁自然保護區的無人區。我們收拾揹包,棄車前行,踏上有絨絨秋草覆著的綿軟的小路。兩面山上的樹都著上了秋天的彩裝,因為持續近兩月的乾旱,所以,樹葉都紅得有些乾巴和黯然,帶著些赭黃。

再往前走,眼前赫然出現一條峭巖雄峙的峽谷。峽谷寬十幾米,覆滿了大大小小,高低錯落的石頭,沒有裸露出一寸泥土。石頭大小不等,大的丈餘高,大腹便便,巋然屹立於河谷中,小的鑲嵌在石縫,隱藏在石隙。進入谷中,但見眼前石浪翻湧,這些石頭或踺步昂首,挺胸欲奔;或側身探首,拔腿欲行;或凸肚收臀,幾欲前撲;或呼朋引伴,指引前路;或堆疊背馱,負重前行;或倚靠相攜,相與並行,細細觀察,它們都有著前奔的姿勢,彷彿正奔跑間,突然被誰用定身術定住了一般。有一瞬間,我感覺滿河的石頭動了,在滾,定睛細看,又都靜靜佇立於河灘。

谷中的石頭光潔,雖近兩月沒有一絲雨的沖洗,也沒有一點塵埃。石頭多白色,間雜些青黑色的斑點或條紋。所有的石頭上都沒有苔痕,石間也沒有沙粒,這在滿布著沙壤的山谷裡極少見。河水凊凌凌從石上流過,越發顯得澄澈、透亮。現在是涸水期,河水蜷縮在低凹的溝槽裡,顯得異常溫順。如果在盛水期,特別是雨季,河水一定會盈滿了整個河床,封住進谷的通道。那時,河水舔著狹窄處收窄的巖壁,衝擊著突出河床的大石頭,一定會發出渹渹的巨響。

讀柞水,探秘西溝峽

欣賞過河裡的石頭,我才有餘暇將目光轉向兩邊的懸巖。崖壁並不齊整,豁豁埡埡,參差錯落,斑斑駁駁,上面叢生了灌木和草莖。與河裡的石頭相比,它們就顯得滄桑得多了。

我們繼續順著河床在河石上蹦跳前行。山彎水繞,一路行來,河裡的石頭依著它該有的旋律,在舒緩的節奏中,時不時會跳動幾個高音,或並立,或相疊,震撼著人的視覺。潭是不可少的,就像每一個勇武的男人身旁都有一個清純可人的女子一樣,純靜、嫋娜、嬌媚。潭中有魚,怡然悠遊。過了石峽,河谷漸寬。兩岸的崖巖隱隱顯顯,有的傍在水邊,插著疏枝蒼葉的簪兒斜伸向碧潭,在水面上照個影兒;有的高聳雲端,顯得巍峨、峭拔。

讀柞水,探秘西溝峽

行到三叉河口,右側的鷂子溝因旱已乾涸,正感到有點缺憾間,走了不到10米,前方的山樑上赫然現出一根高大的石峰。石峰扁長,上面略尖,像一截有缺損的劍豎立在那裡,直插雲霄。

我們在溝谷欣賞、感嘆,流連忘返間仍餘興未艾,商量著再向上走。河溝漸窄,隨著山勢的蜿蜒,石峰漸漸被坡角的山遮擋,兩旁的樹木愈走愈茂密,最後河床徹底消失了。途中,樹葉在頭頂豁開了一方缺口,仰看,石峰呈四稜形,像一座方形的石塔,矗立在山樑上,直入湛藍的天幕。再往前石峰就完全被濃得化不開的樹遮蔽。峰迴路轉,行了大約有三、四里地,透過枝葉,我們感覺石峰高大的身影就是我們頭頂了,但苦於濃密的枝葉的遮擋,想正面看到石峰,只有爬上身旁的山坡。

爬了足有百餘米高,我們終於找到了最佳觀察點。壓著急喘和心跳,我們直起身子虔誠地向石峰舉起相機。此時的石峰呈現另一番模樣,上部半圓下部狹長,像一把巨大的鐵鏟倒插在山樑,又像一面石碑供立在天地間,祭奠著天地玄黃,在周圍幾道起伏的山峁託護下,襯著秋天蒼綠、褐黃、紫紅、猩紅色斑斕的樹葉,顯得更加凜然、壯美。陽光從側面照過來,照亮了石峰上細細的灌木和矮松。石峰的左面,上下有四個小的楔形禿巖,高低錯落地排列著,像拱衛著大石峰的衛兵。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自然的妙手是一切美好事物的造物者,亦是“道”,涵養內心,暢遊身心,就像這條山谷,在不得已之間,於無痕處創造大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