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告訴我們:當你無力改變環境時,先改變自己

今天看了去年很火的一部電影《綠皮書》,故事背景發生在1962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黑人反對種族隔離與歧視,爭取民主權利的群眾運動。

《綠皮書》告訴我們:當你無力改變環境時,先改變自己

“綠皮書”全名為“黑人旅遊綠皮書”,是一本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黑人出行指南。最早為1936年紐約黑人郵遞員維克多·雨果·格林個人出版。指出哪些旅店和餐廳可以讓黑人入住和就餐。小冊子的名字“Green Book”中的Green即取自格林(Green),又似乎採用了綠色象徵通暢的含義。別看美國現在這麼包容,但在那個時候,許多餐廳都掛著侮辱性的牌子:黑人請進,如果你不怕我的槍。

故事中的兩個身份反差的主人公在時代大環境的影響下,逐漸拋棄固有的思想觀念,接受理解彼此的思想認識,與環境和解,自我意識逐漸甦醒,從對立走向和解的過程。

電影類型屬於公路題材,兩個身份對立,地位懸殊的人,通過旅行彼此瞭解、認同成為好朋友的故事,同時也能感受到種族歧視下黑人的悲慘處境。電影從嚴峻的社會現實切入,通過唐·謝利與託尼這樣一個“黑白組合”的南方之行,落腳到人與人之間如何和諧共存這一終極問題的關注。

1.唐·謝利博士

《綠皮書》告訴我們:當你無力改變環境時,先改變自己

謝利博士是一個黑人音樂家,有著不凡的音樂造詣,受到上流社會的追捧。為白人表演音樂但卻得不到尊重。謝利博士時刻保持優雅得體的舉止,處處表現的像個紳士,與自身的群體格格不入,也得不到白人的認同,無法融入,成為一個邊緣人。

《綠皮書》告訴我們:當你無力改變環境時,先改變自己

在劇中能感 到當時黑人的社會處境及其艱難,即使作為四處巡演的明星,只能在雜物間換衣服,不能在餐廳吃飯,甚至不能使用衛生間。像謝利博士這種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生活尚且如此艱難,其他底層黑人民眾的生活可想而知。

《綠皮書》告訴我們:當你無力改變環境時,先改變自己

電影中有個片段,車子在路上拋錨了,謝利打開車門下車的瞬間,田裡耕作的黑人農民與衣著光鮮的謝利形成鮮明的反差。這些人的目光裡包含著驚訝、怪異、不解甚至敵意。謝利被視為既不“黑”不“白”的異類。他在白人群體與黑人同胞中都找尋不到身份認可。謝利鬱鬱寡歡,這是身份認同障礙所致。雖然這些已經成為歷史,但種族歧視的影響仍然存在,仍然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去消除。

《綠皮書》告訴我們:當你無力改變環境時,先改變自己

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間”(the third space)理論提到在兩種異質文化相遇時,由於身份和文化的“雜糅性”,弱勢群體根據自己的理念和傳統,並從內部解構強勢文化。“第三空間”是在不同質的文化交融下產生的,人們建立起一個平衡的身份,是通過持續、重複的協商來實現的。謝利正是對自己的文化身份進行重構時,內心才充滿動盪與不安。

《綠皮書》告訴我們:當你無力改變環境時,先改變自己

在一次次被侮辱,被輕視後想起他的搭檔託尼對他說的:不要總想這個國家能為你做些什麼,想想自己能為自己做些什麼,在託尼的鼓勵下第一次走進黑人酒吧,第一次為同種族的人進行表演,第一次獲得人們真正的尊重與認同,自己很開心的說,這真是自我突破。

2.託尼

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一個白人,在酒吧工作,舉止粗魯,但因為是白人反而處處受到優待,可以隨意出入社交場合。他的優越性不在物質條件,不在形象氣質,而在於“種族差異”背後帶給觀眾的一種文化——心理傾向。

託尼一開始也歧視黑人,家裡來了兩個工人是黑人,工作完後託尼將黑人喝水的杯子丟到了垃圾桶,可見他的內心對黑人並不友好。


《綠皮書》告訴我們:當你無力改變環境時,先改變自己

因為工作關係,他成為唐謝利博士的司機,帶他到種族歧視更嚴重的南方巡演。朝夕相伴的兩個月,既是磨合的過程,也是道德規範、生活習慣以及價值取向相互認同與接受的過程。他們的認知慢慢被改變,隨著瞭解的深入,他們開始與彼此和解,與自己和解。

在同行的路上,唐謝利博士幫助託尼修改家書,使得託尼的家庭關係更為融洽,託尼也勸導孤身一人的博士學會與家人聯繫,世界上有太多孤獨的人,都害怕先踏出第一步。託尼在夜總會工作,工作環境和思維定式使得他習慣利益交換或者金錢交易。旅途中遇到麻煩時他的第一反應都是賄賂或者暴力解決問題,但是謝利博士告訴他,堅守尊嚴才會贏,因為自尊總能讓你佔理。

《綠皮書》告訴我們:當你無力改變環境時,先改變自己

謝利博士對託尼潛移默化的影響,他的處事原則發生了變化。在巡演的最後一站,白人經理欲意收買託尼,但是出於維護自己和謝利博士尊嚴的考慮,他拒絕了。與謝利博士的相處,也使他的種族偏見發生了扭轉,變得善意、包容、和善。對謝利博士的看法也發生了改變,兩人成了很好的朋友。

3、文化的和解

《綠皮書》是一部關於愛、勇氣、希望的電影。兩個人相處的過程也是兩種文化碰撞融合的過程,兩人的身份認知錯位,不僅是他們自己的困惑,也是所有處於低勢位或弱勢群體的集體困惑。

美國的種族歧視一直沒有消除,這些天的新聞也報道在美國疫情爆發期間,華裔也遭到歧視攻擊。奴隸制雖然消亡了,但是奴隸制卻給美國社會留下了兩大後遺症:一是黑人的社會以及經濟地位低下,二是造成白人的優越感以及種族偏見。

電影導演伯恩斯說:

黑人與白人之間的裂縫處於美國曆史的核心。我們必須用對自由的最大熱情,去迎接這一巨大的挑戰。如果我們忘記——我們忘記了奴隸制的最大汙點就在我們這個國家的心臟裡,忘記了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教訓,忘記了我們是誰;那麼,我們就會使那一裂縫更深、更寬。”

生而為人,誰都不容易,但是偏見和歧視如同一把匕首,傷害著每個人的基本權利。他人即地獄,無知的個人偏好,可以輕而易舉摧毀一個人的生活,甚至生命。這樣傷害,不僅僅只是一個時代的產物,而是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消滅歧視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

羅斯福總統曾說:

“地球上從來沒有任何種族的人配做他們同類的主人。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沒有。”

改變環境僅僅靠天賦或勇氣是不夠的,如果環境無法改變時,我們可以先從改變自身做起,慢慢影響身邊的人,說不定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