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定泗綸鎮蒸籠已經是一個名揚海外的工藝品,一年“蒸出”1.5億


羅定泗綸鎮蒸籠已經是一個名揚海外的工藝品,一年“蒸出”1.5億

泗綸鎮生產的小小蒸籠

泗綸鎮生產的小小蒸籠,走出國門,搖身一變成為了“明星”。馬來西亞航空將它作為紀念品送給旅客;在歐洲某些地區,人們野營時也用上了蒸籠包裝食物,甚至將其作為聖誕節的禮物送給親友;在英國,若是到店裡買一套西裝,熱情的店主也可能送你一套精緻的小蒸籠;在倫敦,一個小蒸籠的售價可達2.99英鎊,摺合人民幣約為25元……

小蒸籠編出全世界

羅定市泗綸鎮被譽為“竹蒸籠之鄉”,如今已是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蒸籠生產基地。泗綸鎮的蒸籠編織工藝起源於清朝嘉慶年間,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當地村民因炊具缺乏,因而用籮竹編織成蒸籠,蒸食紅薯、芋頭,節日也可用來蒸煮魚肉糕點。建國時期,當地農民將一些自編的蒸籠、竹籃等竹製品通過木船運到肇慶、廣州等地販賣,泗綸蒸籠成為西江一帶的名產。之後,編織蒸籠成為泗綸鎮農民的一項副業,鎮上不管男女老少都懂得如何編織蒸籠,倘若走在泗綸鎮的大街小巷,總能看到家家戶戶都在動手編織,門前晾曬著蒸籠。20世紀70年代初,泗綸鎮建成了竹器加工廠,農戶分散加工的形勢演變成了集體化作業形勢,為蒸籠大量經銷出售到外地創造了條件,蒸籠得以大量銷往省外各大酒樓飯店甚至海外地區。隨著蒸籠需求量的增加,當地決定組織更多的農戶種植籮竹,擴大種植規模,發展蒸籠產業,使得泗綸蒸籠頗負盛名。


羅定泗綸鎮蒸籠已經是一個名揚海外的工藝品,一年“蒸出”1.5億

蒸籠製作

七步打造小巧蒸籠

泗綸蒸籠以當地種植的籮竹為製作材料,籮竹又名沙籮竹,據說相互摩擦時會發出“羅羅”的聲響,因此得名“籮竹”。籮竹莖稈粗壯、節頸疏、纖維長、韌性好、通透性適宜,有一股特有的竹香味兒,用籮竹製出來的蒸籠蒸煮食物,能保留食物的鮮味,而且不積聚蒸餾水。


羅定泗綸鎮蒸籠已經是一個名揚海外的工藝品,一年“蒸出”1.5億

蒸籠雖小,但製作工藝不簡單,其製作步驟可分為選料、開料、削片、焙片、定型、晾曬、打磨等環節。

1 選料

需選取已種植4年以上的,竹直、徑長、節疏的優質籮竹。

2 開料

削去籮竹的枝葉,並按照所需蒸籠的規格要求將籮竹裁鋸成各種長度。

3 削片

削去竹片表面的竹青,並把竹片表面刨打光滑,同時防腐黴、消毒。

4 焙片

用火烘焙竹片,增加其的柔韌性。

5 定型

將竹片按照規格捲成圓形,穿過銅線做成蒸籠的外圈,並用篾竹、子口、竹釘、藤條等編織完整、固定形狀。

6 晾曬

將竹片按照規格捲成圓形,穿過銅線做成蒸籠的外圈,並用篾竹、子口、竹釘、藤條等編織完整、固定形狀。

7 打磨

去除蒸籠的毛刺使竹面光滑。

經過以上幾大工序,蒸籠才可以供銷出去。


羅定泗綸鎮蒸籠已經是一個名揚海外的工藝品,一年“蒸出”1.5億

蒸籠成羅定市名片

蒸籠已演變成泗綸鎮的一個符號,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農民合作社辦起了羅定市竹蒸籠文化展示館,通過展示蒸籠產品、歷史圖片、影像視頻介紹等的形式,介紹蒸籠的歷史發展、製作工藝、產業情況等,傳承本土的特色蒸籠文化。這一蒸籠文化展示館,成為了蒸籠文化的宣傳平臺及羅定市與外商交流蒸籠文化與產業的平臺。除了竹蒸籠文化館,當地規劃建設了竹蒸籠加工生產區、竹製品銷售步行街、休閒觀光旅遊等項目,共同為蒸籠產業的發展助力。


羅定泗綸鎮蒸籠已經是一個名揚海外的工藝品,一年“蒸出”1.5億

目前,羅定蒸籠產業年產值已超1.5億元,泗綸蒸籠的產量與出口量分別佔全國同類產品的80%與85%,產品出口到歐美與東南亞地區。蒸籠已不僅是當地老百姓謀生的工具,還成為了泗綸鎮乃至羅定市的一張名片,帶動著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